饅頭得名一解

隨著回歸自然食品的興起,傳統美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人們在喜歡這些食物的財時,對有關這些食物由來的美妙傳說也很感興趣。如饅頭便是一例:
相傳三國時候,諸葛亮輔佐劉備攻下四川建立了蜀國,要和曹操、孫權爭奪天下。可是蜀國南邊的南灣洞主孟獲總是不斷襲擊騷擾,使得蜀國不能專心致志地對付曹操。為了解除後顧之憂,諸葛亮就親自帶了蜀國的軍隊去片伐孟獲。蜀國軍隊向南進攻要經過瀘水,那時,瀘水一帶人煙極少,而且瀘水有毒。諸葛亮手下有人就提出一個迷信的主意:要殺死一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顱去祭瀘水的河神,才能保證蜀軍渡河的安全。諸葛亮是非常仁厚的,他主張以仁義來收復陣獲,當然不願意殺“南蠻”俘虜,使用人頭去祭瀘水的方法。但為了鼓舞士氣,諸葛亮想出其不了一個辦法:用軍中帶的麵粉和成面泥,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作祭品來代替“蠻頭”,去祭祀瀘水的河神。
從那以後,這種麵食就流傳了下來,並且傳到了北方。但是稱為“蠻頭”實在太嚇人了,人們就有“饅”字換下了“蠻”字,寫作“饅頭”,久而久之,饅頭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