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與潮汕餅

日以夏時長,月到中秋圓。這是民間俗話。說到中秋,已出版的鴻篇巨製《汕頭市志》對潮汕中秋習俗有較詳記載。
中秋節,又稱八月節,團圓節。時在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辭海》載:“陰曆八月十五日在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
中秋節的來源,有多種說法,在我國周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時俗,可為信。韋莊《送李秀才歸荊溪》詩曰:“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潮汕的中秋節,民間習俗拜月、賞月、吃月餅、煨芋、燒瓦塔、燒香塔等內容。古時拜月,是婦女和孩童的事。“女不祭灶,男不圓月”,古已成例。潮習也大抵如是。潮人拜月叫拜月娘。婦女拜月,通常祈求月娘能幫助找到一個好郎君。潮汕有首民謠是這樣唱的:“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潮汕不少男人遠涉重洋謀生,妻子在家思念丈夫,於是,往往托月寄情,猶為深切。另首民謠道:“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昏月朗天又晴。思君想君來看月,坐看明月到五更。聽得寒蛩啼叫聲,淒悽慘慘得人驚,不知我君在何處,欲托明月傳心聲。”
潮汕中秋飲食有吃芋、吃月餅,水果有柚、油甘、柿、鳥梨等。有句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畏。”銀河,潮汕人稱為河溪。芋頭與“胡頭”諧音,因蒙古建立元朝後,對漢人殘酷統治,便以“剝芋皮”叫成“剝胡皮”(也有稱“剝鬼皮”,如《澄海縣誌》有載)。
說到月餅,昔非今比,今已勝昔。現在的潮汕月餅品種繁多,市面上紛彩異呈。有蛋黃類、水果類、豆沙類。集味村月餅、金香月餅、茂發月餅以及草莓、鳳梨、綠豆、烏豆沙餅等,均是大眾喜愛的月餅。民國26年(公元1937)有本書(《潮州年節風俗談》沈敏著)中說:“潮安著名的月餅,要稱第七區的宏安鄉和第三區的意溪鄉,宏安的月餅清甜,意溪的月餅細膩,各有好處。”上月23日市社科聯舉行的“汕頭市中秋月餅文化品評會”上,我們品嘗到“潮香月餅”,則是清甜中含有馨香,細膩里味更醇厚,不失為飲食餅中的佳品。即席,筆者曾用四句小詩贈之:潮香月餅,薈萃四精;清膩醇厚,飲譽渤恰(註:“四精:精研、精製、精料、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