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餐館印象

在歐洲,餐飲業主要業態包括社會餐飲、酒店餐飲、公寓餐飲、野營基地餐飲、汽車旅行餐飲等。開辦餐館涉及100多條當地法律法規,包括房屋布局、工作環境、衛生條件、服務質量、員工待遇等等,因此在歐洲開中餐館並非易事。一旦開業,各項限制措施隨之而來,比如工作時間,歐洲法律明文規定職工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5小時,然而餐飲:此員工日有效工作時間與其他行業無法類比,當地飯店業行業協會便與有關政府部門協商,將餐館員工工作時間由每周35小的調整為每周43小時。飯店開業後,便受政府治安部門、衛生部門等的直接管理,要求餐館做到舒適有度,選單明示,有殘疾人無障礙通道和小孩坐椅。

  歐洲近幾年經濟成長速度趨緩,政治生活穩定,當地人生活工作節奏不如中國香港、日本等東亞地區,休閒逐漸成為生活的組成部分,因而街頭咖啡店生意火爆。另外,歐洲人的家庭觀念近幾年不斷深化,家庭生活成為工作之餘的主要形式,使得夜晚街頭異常冷清。而以做晚餐為主的中餐館,不得不面臨市場定位和行銷手段變化的問題。

  原材料:中國加入WTO以後,許多原產中國的烹飪原材料源源進入歐洲市場,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歐洲中餐館的原材料來源不足狀況。但由於非關稅壁壘的限制,進口到歐洲的農產品技術等級要求非常高,造成原產中國的許多農產品在歐洲市場成為高檔消費品。辣椒、黃瓜、番茄等每公斤市場價都高於8歐元,折合人民幣64元,價格甚至超過肉製品。豆腐及豆製品在歐洲市場上也很緊俏,由此形成一些豆腐加工廠生產豆製品,專供中餐館。在歐洲豆腐又稱中國乳酪,在華人圈很受歡迎。而醬油、醋、精製油、味素等調味品一般由飯店員工回國探親帶回來。

  消費者:歐洲中餐館走了一條民眾路線。由於國內一流廚師較少到歐洲工作,餐館廚師烹飪水準平平,消費者一般為旅遊團隊和當地華僑。一方面,歐洲中餐館缺乏高等級的主廚,菜餚質量不高,不足以引起當地主流消費群體的興趣。另一方面,中餐館為了維持生存,不得不用低價位和大份量來取勝,於是中餐館由高檔次落為做團菜、填飽肚皮者的低價去處。由此形成惡性循環,使得歐洲中餐館在當地的群體定位逐級下滑。

  競爭者:在歐洲,團體餐飲占餐飲市場的45%,快餐、正餐、酒吧、便當瓜分餐飲市場的剩餘部分,中餐作為正餐的一種也不占據主導地位。因而,中餐館面臨的競爭對手眾多,市場主動性較差,在快餐、團體餐飲進行連鎖經營、壟斷經營的情況下,中餐館仍然各自為戰,以夫妻老婆店為主,僅從國內招一些親戚朋友做幫手。於是,一般中餐館成為新移民、有語言障礙而又沒有一技之長群落賴以生存的惟一去處。在這種情況下,大多中餐館仍然停留在舊世紀家庭餐館的層次。

  門面與裝潢:一般中餐館營業面積在200~500平方米之間,少數餐館營業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經營方式以堂吃為主,一般沒有包房,門面多用兩種文字標示,其中一種為中文,店名以地名為多。如:上海、北京、四川、亞洲、大世界等。門面招牌用霓虹燈映襯,顯示出小巧雅致;店堂裝潢簡單明快,而且非常乾淨。台面用一次性台紙襯底,餐

  具每人一碗一碟一匙一雙筷。店堂內多以中國吉祥物“龍”或財神做裝飾,頗具華夏風格。

  烹飪水準和管理:歐洲中餐館烹製的中國菜以傳統菜為主,如:麻婆豆腐、番茄蛋湯、紅燒排骨、蒜泥白肉、西芹百合、燒雞烤鴨等。少油少味素,刀工較粗,量大,口感一般,配以歐洲米飯,填飽肚子沒有問題。中餐館以私人承包經營為主,一家一店,僱傭幫手3-7人,忙時老闆雇員齊上陣——端菜、上湯、撤桌。由於普遍對廚師烹飪技術要求不高,老闆的主要工作在於如何吸國內旅遊團隊前來就餐,搞好和導遊的關係。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參與國際事務活動的大量增加,出訪歐洲的中國人大量湧現,且歐共體就中國普通公民到歐洲旅遊事宜與中國有關部門正在進行磋商,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有正式檔案出台。屆時,到歐洲旅遊的中國人將成倍增加,對中餐館的需求也將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為中餐館在歐洲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市場支撐,必將吸引大批國內餐飲企業參與競爭,提升中餐館在歐洲的總體水平。

對欲進軍歐洲餐飲市場的中國餐飲企業家建議如下:一是要詳細了解當地有關餐飲企業開業及經營的法律法規,吃透政策,進退有度;二是要把國內中餐的烹飪和管理精華帶到歐洲,不能在低水平上徘徊;三是要建立中餐業行業協會,一旦出現問題可與政府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