筵席的分餐與合餐

  在原始社會裡,人們遵循一條共同原則,此即對財產的共同占有和平均分配。各人領到食物後都站或坐著吃,這乃原始的分食制。

從殷商至南北朝,我國傳統的飲食方式是席地而坐,稍講究點就是鋪上筵席。天子五重席、諸侯三重、大夫兩重,形式為一人一食案,一人一饌品,也是一種分食制。講排場的貴族們還列鼎而食,《春秋公羊傳·桓公二年)記述,按當時“禮”規定:“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亢士三也。”各吃各鼎里的食物。

戰國時期,《史記·孟嘗君列傳》載:“孟嘗君廣招天下賓客,禮賢下士。對前來投奔食客,不論貴賤,一視同仁,而且與自己吃同樣食物。一天夜晚,孟嘗君請新來投靠的俠士。宴會中,有一侍從無意中擋住了燈光。其中一位俠士認為這裡有詐,一定是自己食品與孟嘗君不同,不然侍從何以遮住燈光熡謔橋氣沖天,放下筷子,欲離席而去。孟嘗君為了說明真相,親自端起自己飯菜給俠士看,以示大家用同樣膳食。如果當時是合餐,那俠士就不會產生懷疑。

又是《史記·項羽本紀》載:秦末,楚漢相爭,劉邦之父被項羽所俘。其後兩軍相持,項羽派人對劉邦說:“今不急下,我烹太公。”劉邦說:“吾翁即若(汝)翁,必欲烹而(爾)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可見當時宴席是分餐的,才有此種形象的比喻。

南朝時代,據《陳書·徐孝克傳》說:國子祭酒,徐孝克在陪侍宣帝宴飲時,對擺在自己案前饌食一口未動。可是當散席後,他案前的饌品卻明顯減少了。原來,徐孝克將一些饌食悄悄帶回家孝敬老母了。這使皇帝很感動,並下令以後參加御宴,凡是擺在徐案前饌食,他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帶一些回家。這故事也證明當時實行的是一人一份的分食制。

從古代繪畫和考古發掘中,也可找到在唐代以前實行分餐制的佐證。從出土的墓壁畫、畫像石和畫像磚中,均可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飲場景,卻從未見多人圍桌歡宴合餐的畫面。從出土的實物中,也是一張張低矮的小食案,僅能供一人使用,說明分餐時一人使用一案。

可見在我國歷史上,曾在漫長時期里筵席上都實施分餐制,食物雷同而食案不同。這恐怕不會像現今從衛生角度實行的制度,主要是由階級地位、尊賤理念使然的一種嚴格餐飲制度。

到了唐代,才逐漸演變為筵席的合餐制。據考,其主要原因是由於高桌大椅的出現,人們圍坐一桌進餐。當然,由分餐變合餐,這其間還有一個發展過程。起初也許人們雖圍坐在一桌聚餐,但饌食乃是一人一份,後來才漸變為大家同夾一碟菜、同舀一盆湯羹的會餐場景。

自唐以後,無論史料記載或民間小說,官府設宴,平民請客,其筵席都是合餐制的。近代拍攝電視或電影,凡有筵席的鏡頭都不曾出現分餐獨食場景,以顯熱烈隆重、有和諧之美。

明代發明了八仙桌,清代又出現團圓桌,這無疑都促進了合餐制的發展。清代學者林蘭痴曾描述:“桌取平方,平此無稜角,曰團……,方桌俗稱八仙。此則團圓圍坐,可容十位。……偶來三五知己,觀月賞花,便酌小飲,圍坐桌中。忽有不招而至者,不妨再留,以添坐位,較之方桌僅可八人入甚便矣。”可見,世面上,不單筵席採用團圓桌,就是今看來似小吃、茶點之類,朋友偶而相聚小酌也用圓桌。倘若是小炒,自然是觥籌交錯、杯盤狼籍。現今,無論酒樓或家宴,筵席上,大多都眾筷大戰餚盤、諸匙共啜羹盆,在津液交流之中溶入情感融洽,美其名曰:“愈吃愈親”。直至出現“非典”之時,才喚醒國人。於是有識之士提出團桌聚餐尚無不可,但須公筷公匙最好,分餐嚼飲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