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的佛跳牆

東鄉一帶開店賣羊肉的很多,每年立冬後,鎮江以東百十里開闊的鄉間,家家宰羊,村村飄香。羊肉店顧客盈門,香飄十里。來此品嘗的人,不僅有本地的,而且更有不少外地客慕名驅車而來。數百年來,東鄉羊肉興旺不衰。

久負盛名的東鄉羊肉,又名“佛跳牆”。傳說很久以前,姚橋鎮北的一個村上,住著個孤苦無依的寡婦,平日裡靠養兩隻羊為伴,即使外出討飯也牽著。轉眼到了冬天,有一天,這個寡婦被一個流氓當眾調戲,她越想越傷心,回家後便要上吊。此時,羊“咩咩”的叫了起來。她想自己死了,羊也沒人餵了,不如殺掉,飽吃一頓再去見閻王吧。於是把羊宰了,洗洗剁成塊,放進鍋里,又把家裡的破桌凳劈了當柴燒,將家裡僅有的一點兒蔥、姜、蒜、醬油、紅糖放進鍋里,邊燒邊器,不知燒了多長時間,把個羊肉燒得肉爛骨酥,噴香撲鼻。可就一點兒食慾也沒有,想想羊平時和自己形影不離,不忍心吃,又去上吊。恰巧這時一個雲遊和尚途經此地,調皮門無人應,便爬過矮牆,推門入屋,猛見寡婦,左勸右導,切勿輕生。寡婦為感謝大家,就將鍋里的羊肉盛出來招待大家。大夥不吃便罷,越吃越要吃,把一鍋羊肉吃得精光。眾人勸寡婦不如開個羊肉店,不愁日子難過。於是,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幫她開起了羊肉店,專賣紅燒羊肉。羊肉店開張後,生意興隆,羊肉越燒越好吃,名氣越來越大。有人提議給這個菜起外名字,寡婦想起當初連信佛的和尚也要跳牆吃這樣的羊肉,不如就叫“佛跳牆”,就知道是東鄉的羊肉,就這樣越傳越遠,東鄉的燒羊肉也有了名。

東鄉羊肉雖屬淮揚風味菜,卻又有自己的風格,且可單獨成席。東鄉羊肉只有香味,而無膻味。製作東鄉羊肉,在選料上基本選當地生長1-2年且閹割過的山羊,製作工藝十分講究、嚴格(即生羊宰煮後拆骨幹凍而成乾飯),佐料齊全,火候得當。用羊肉製作的菜也別致有趣,如:紅光油亮、松酥鮮嫩、香氣四溢的“朕家風味”(紙燒羊肉)。鮮味十足的“功臣莫貪”(鯽魚湯燒羊肉)可滋陰補陽的“仙家掉眉毛”(河蚌羊肉),此外,還有用羊口腔上下兩排肌肉製成的“洞天福地”,用百葉、羊耳製成的“明天夜合”,用羊心製成的“七巧玲瓏”,用羊蹄筋燴制而成的“四蹄奮進”等色香味形俱佳的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