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消暑吃點酸

酸味,是由氫離子刺激味覺神經引起的感覺,因此,凡是在溶液中能解離出氫離子的化合物都具有酸味。
食品中酸味的主要成分有醋酸、乳酸、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等。市場上的食醋一般含醋酸3%-5%,食用酸精含醋酸30%,是使用廣泛的酸味劑。乳酸是優酪乳中的一種物質,故稱乳酸。其他酸類大多數存在於檸檬、蘋果、葡萄等水果之中。夏季吃些酸味食品,對消暑很有好處。
優酪乳:即鮮牛奶煮熟後,舀置容器中,晾至微溫,下入優酪乳酵(含乳酸菌)拌勻,保溫置於恆溫狀態下,半日即成。優酪乳潔白柔嫩,近似豆腐腦,吃口微酸。 酸菜:以鮮蔬菜為原料,經晾曬、燙熟、醃製(用鹽量少於醃萊),裝缸發酵後製成。味酸鹹、清利爽口。
酸豆乳:以豆乳經乳酸發酵製成的冷飲食品。形似優酪乳,質地細嫩,具豆奶香味。因添加料不同,可製成奶味酸豆乳、杏仁酸豆乳、可可酸豆乳等。
酸梅湯:以其酸中帶甜、清涼可口的特殊風味,在眾多的冷飲食品中獨占鰲頭,此湯又名“烏梅湯”,有祛暑、解熱、驅蟲、止渴之功效。
烏梅茶:將烏梅10g放入茶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飲用,有斂肺澀腸、安蛔截瘧、生津止渴之功,適用於夏季瘧疾症。
酸梅茶:將酸梅20個與冰糖適量,沸水沖泡,放涼飲用,有生津止渴功效,適用於夏季暑熱煩渴症。
烏梅粥:取烏梅10-20g,煎取濃汁去渣,與粳米100g、冰糖適量煮粥,溫熱服食,有生津止渴、斂肺止渴、澀腸止瀉之功,適用於久痢久症。
楊梅酒:取楊梅50枚與白酒500g放入瓶中蓋嚴,浸酒3天即可,有止瀉、滌腸胃之功,適用於痢疾、腹瀉、嘔吐症。
烏梅蠶豆湯:取蠶豆、烏梅各10g,加入水、白糖適量,置火上煎15分鐘,代茶飲服,有清暑熱、解煩渴之功效,主治輕度中暑。
酸漿水:是我國傳統的酸味調味品。以蔬菜加麵湯或米湯經乳酸菌發酵製成,味至酸,多於夏日作湯萊或下麵條,可清熱去暑,中醫認為其味甘酸,性涼,可調中和胃,化滯止渴,今甘肅一帶多用。
醋酸水:一種酸味調料,將米湯或淘米水加鹽、糖及醋等,經發酵製成,用於泡製各種蔬菜。醋酸水時間愈久,色澤愈紅,浸泡蔬菜味道愈好,土家族、苗族、侗族常用。
壯族酸湯:一種酸味調味科。用老青菜、嫩玉米棒、米湯等加清水混合入罐,在常溫下發酵24小時即成,味清酸,壯族常用。
隴川酸水:一種酸味調味料。選用蘿蔔葉和米湯入罐醃酸,然後將酸湯入鍋煮沸後倒入另罐內即成。味清酸,四川、陝西一帶多用,可貯存較長時間不變味。 
白族燉梅:一種酸味調味料,將苦梅浸在陶罐內用微火持續加溫一段時間即成,色澤黝黑,酸香異常,能存放數年而不變味。用於烹製酸味菜餚或拌冷盤,雲南一帶多用。
蘇梅醬:一種酸味調味料,以蘇梅去皮核加糖煮製而成,味甜而略酸,一般用於乾炸、脆炸、香炸菜等菜餚的調味料。
番茄醬:一種酸味調料,以番茄製成,味鮮酸,色紅艷,為番茄汁菜式的必用料。
黃皮醬:一種甜酸調味料,以山黃皮果製成的果醬,具甜酸味,有香氣,作食物調味料,廣西一帶的凍食春卷即用之蘸食。
檸檬汁:一種甜酸調味料,以檸檬汁配以鹽、味素、糖、醋等加熱調製而成,用於製作檸檬汁菜式的調味,廣東菜等常用。
酸木瓜:一種酸味調味料,將木瓜用清水浸泡後,其液可作酸醋用;用糖汁浸泡,味道酸甜,亦可作水果食用。
蘿蔔酸:一種酸味調味料,將白蘿蔔洗淨去皮,切絲或薄片均可,用精鹽抓勻,稍醃,潷去鹽水苦汁,用涼開水漂至約含1/10的鹽分,擠乾水分後,加白糖、白醋拌勻即成,福建一帶常用。
綜合上述諸種酸性食物,可以看出酸性食物經消化吸收、代謝後,最終在體內呈現酸性的一種生理反應,有人認為是維生素的抗壞血酸由於分子中的一個羥基分解,而呈現酸味的,其作用是去腥解膩。肥膩的食品加些醋或蘸醋食用就會覺得不膩,這是因為醋可以使脂肪變為醇及其他物質。
炎熱的夏季,適當地使用酸味,可刺激胃口,增加食慾,並有去腥解膩、清新爽口和分解原料中鈣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