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時節好食菊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金秋重陽,正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的菊花盛開之時,也是人們食菊花的好時候。
我國栽培菊花的歷史十分久遠,這從西周《禮記·月令》中“季秋之月,鞠有黃華”句便可得知。栽菊早,食菊飲菊的歷史也早,先秦大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宋《西京雜記》卷三中載:“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
國人食菊,主要是入藥或泡水代茶飲,也可入餚做菜,白菊花和黃菊花皆可食,通常以白菊為佳,杭白菊與黃山貢菊均為菊中佳品。祖國醫學認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清風散熱、平肝明目等功效,可治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高血壓等症,《神農本草經》載:菊花主治“渚風、頭眩、腫痛……久服利氣血、輕身耐老延年”。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菊花中含有揮髮油、菊甙、腺嘌呤、胺基酸、膽鹼、水蘇鹼、水櫱鹼、黃酮類、菊色素及微量的維生素B族,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病菌有抑制作用。
菊花氣味芬芳,入餚可鮮食、乾食、生食、熟食,蒸、煮、炒、燒、拌皆宜,還可剁茸入餡。如菊花豆腐、菊花魚球、菊花肉卷、菊花裡脊、菊花藕羹、菊花拌茼蒿、菊花拌雞絲、菊花餡餅、菊花火鍋等皆清香味鮮,“菊花蟹斗”、“菊花蛇羹”更分別是淮揚菜和粵菜中的名餚。此外,菊花加芹菜、黃瓜、海帶及調味料,可製成“醃菊香”;菊花絲糖漬,可為糕點的青、紅、綠各色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