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工作場所受到歧視該怎么辦?

說到歧視,許多朋友都說曾有過不愉快的經歷。

歧視在任何一個社會都存在。加拿大政府算是高舉反歧視大旗的,有相關的法律和政策監督和引導,至少沒有人會公開地表明自己歧視某種人,任何種族仇恨行為都不會受到容忍。然而很多的歧視行為發生在暗地裡,特別是在工作場所里,從篩選雇用,提撥調動,解僱遣散,薪水福利,到工作量以及班次分配,工作環境安排,都可能有歧視的成分在其中。為了保住工作大多數人會採取忍讓的態度,或者不知道有些行為和語言已經造成了歧視,默許或者助長其發生,長久下去對僱主,雇員和整個社會都沒有好處。

有這樣一個個案,911事件後,全世界反恐情緒高漲。在加拿大,一家公司午休的時候,幾個同事在茶水間看電視閒聊。新聞正在播出美國捉拿涉及恐怖活動的幾個通緝犯的照片,看上去是典型的中東名字和面孔。觀看的人中有個雇員也是中東人,留著同樣的鬍子。一位經理轉臉跟他開玩笑說:“你很象恐怖分子。”就是這一句玩笑話,引來了中東同事對經理“種族歧視”的投訴和對公司的控告。只要是打開門做生意想做長線的企業,沒有一個願意和“歧視”掛鈎,更不願為此上庭,或者在新聞媒體中出現,結果是以書面道歉加賠償一大筆錢庭外和解了結。該員工繼而辭職,除了拿到賠款,還可以申請ei。這樣的玩笑話我相信誰都說過,以種族為內容的幽默電子郵件很多人私下傳播沒有人知道,而這些在工作場所是不恰當的,你不知道哪一天有人會當真,最好謹慎處理。

如果說種族之間的歧視絕不可取,那么同族之間互相歧視是否就可以逃脫法律的管制呢?我一位朋友的太太數年前曾經在一家華人的製衣廠車衣服。那時候多倫多說國語的主要是台灣華人,從大陸來的移民還是極為少數。整個工廠里所有人都會說粵語,只有她一個人說國語。一年多的時間裡,她被分配到最髒最累的崗位,有時候連男工擔任的搬運上貨也要做,同工卻不同酬。她一開始是忍讓,後來和工頭以及老闆理論。自從她為開口為自己爭辯之後,工廠就把她“冷凍”。本來一周排班六天,變成一周一兩天,搞得她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她找老闆說,你乾脆把我lay off了吧。老闆說,我這是不小的企業,如果裁人別人以為我混得不好。我從來不裁人,今天也不會裁你,你要走就辭職好了。當然老闆是不會在乎自己辭職的員工拿不到失業救濟金的顧慮。她忍無可忍,辭職後向安省人權委員會狀告僱主由於語言和來源地不同產生歧視。安省人權委員會受理了這個投訴,經調查後認為投訴成立,問她要什麼賠償。她並沒有趁此大敲一筆,只是憑人權委員會受理的信件申請到ei,並要回“冷凍”期間開工不滿造成的收入損失。

我們華人不管從哪裡來,在此都是少數族裔,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同胞之間要用到這種途徑解決糾紛是可悲的,但如果從來沒有人去抗爭,這種現象永遠得不到改變。

人權法案(human rights code)是針對歧視的法案,由安省人權委員會(ontario human rights commission)監督執行。在加拿大,因為種族,年齡,宗教,性別,性取向,民族和來源地,殘障而產生歧視是非法的。如果你認為受到了歧視或者騷擾,不要沉默容忍,採取合法的行動。專門為移民服務的入口網站建議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一.如果可能的話,直面歧視的人,公開表示你的觀點,讓對方停止歧視語言或者行為;

二.如果對方不停止,保留一份詳細書面紀錄,記載人名,時間,地點,發生的事情,你做出的對應,對方的反應,證人,等等,記錄越詳細將來對調查和解決問題越有幫助。

三.很多企業和機構有相關政策處理歧視問題,應該向這些內部管理部門投訴備案,他們應該做出反應和仲裁;

四.如果還是得不到解決,可以考慮向安省人權委員會投訴。詳細程式可以到它的網站http://www.ohrc.on.ca/english/complaints/index.shtml 查詢。

多倫多都市報 s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