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的好工作

誰能用獨到的眼光,在時代的夾縫中尋得機遇,誰就能獲得成功!

賺錢獨立是我高中時便懷揣的一個夢想。於是,剛進大學的我隨著一股“打工風”一哄而起,但不久便退出了。主要因為那時出去賺錢的方式不外乎發傳單、市調、派送這些。當同學撩起袖管給我看他發傳單時和門衛大打出手留下的烏青塊兒,作市場調查的好友哭訴老闆故意找茬扣押工錢時,我忿忿地想:大學生打工的待遇跟民工還有什麼兩樣!

於是,我收回了心思,暫時不考慮賺錢,而是猛攻英語,告訴自己先運足底氣再說。事實證明我的選擇還是挺明智的,大二便一口氣拿下了中級口譯和六級pass.之後我便開始盤算起自己的將來了。

我的求職觀可能和多數大學生不太一樣。先說大多數人的:

每年招聘會上,那些著名企業,尤其是世界500強的外企格外受青睞,往往是一個offer十幾甚至幾十個人搶破頭。而通常很多名企,像畢馬威只要復旦、交大、財大等名牌學校畢業的。西門子更是非名校研究生不招。也許人們有一種錯覺,認為搶手的必定是好東西。

其實外企的工作節奏和壓力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的。至於薪水,雖然每個月到手的數目不薄,但如果把平時無償加班加點的時間統統算進去,恐怕就不怎么令人羨慕了。而且一個大企業往往從上到下分工相當細緻,一個新手剛入門,通常重複些簡單勞動,直接上司也不太可能是老外,練習語言這樣的願望很難實現。

大概因為我讀的專業是心理學,平時很注重對自身心理需求的滿足,我渴望發揮自身,而不是求安穩地過日子。本來,叔叔有個好友在歐姆龍里做部門經理,他很樂意接納我進去實習。但我覺得自己的性格不適合過這樣朝九晚五的日子,便拒絕了。但我沒有停止尋求自己的夢想,並且堅信一定能找到一份符合自己興趣特長的工作。

這么寫你可別以為我彈得一手好鋼琴或是會跳拉丁舞之類的。我所謂的“興趣特長”是指我從小就特別愛說,也特別能說。很小的時候,我就參加少年宮的“故事班”,是班裡的“故事大王”;上了國中,我每年都參加學校里的辯論賽,還拿過“最佳辯手獎”呢。

很偶然的一次機會,一天我在網上轉悠時看見一家公司招聘兼職培訓師的信息。想像中培訓師就是耍口才的,很羨慕,投了份簡歷過去,幾天后我在信箱里發現了一份“面試通知”。

我記得經理當時說的這番話:“你呢,做講師年紀是小了,其他來面試的最小也大你6歲。不過,看你既是師範大學的,又念心理學,似乎很符合講師的條件啊……”接著我試講了一刻鐘,話題十分引人入勝——“如何應對焦慮”。在我滔滔不絕之後他當場拍板錄用我。

公司每個月都會舉辦公開課推廣自己的品牌,講課的培訓師都是些很有實力的人。大多擁有海外留學經歷和給500強培訓的經驗。不過我聽了很多講師的課後,發現他們講的內容大都八九不離十——企業管理。

企業培訓僅僅是傳授工作經驗嗎?我從國外知名教育集團netg的網上課程中發現企業內訓的課程包括:個人發展、溝通技巧、團隊組建等等。每個系列再細分的話,有改善記憶、壓力管理、eq的認識等……這些才是我的所長啊。

在選擇講課內容時,我沒有規規矩矩地走套路,去講自己毫無概念的企業管理,而是挑了我喜歡和擅長的心理學內容。

公司給我開了個網上課程的賬號,又把那些優秀講師的課堂錄像刻成vcd讓我模仿。那一陣,我經常對著鏡子練,對著攝像機講,甚至拉同學去空教室給他們上課……我的勤奮見效很快。公司決定給我一次做公開課的機會。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身著正裝,將長發高高盤起,站在中環廣場頂樓豪華教室的講台前,面對的是一群企業里的中層經理人。他們的平均年齡大約35歲,洗耳恭聽眼前一位20歲的女孩帶來的公開課——如何改善記憶……

從那一天起,我的生活開始改變了,我的社交圈不再局限於學校。有時培訓一結束,就會有學員主動遞名片,問我要e-mail什麼的。起先我並不在意,但直到有一天,我終於意識到了這就是社交!

那天,我接到個電話,對方說他正經營一家商務諮詢公司,曾經聽過我的課,急需一個英文翻譯陪他參加一天的商務展會。我聽了後真是心花怒放,那時我剛考完口譯,正摩拳擦掌想施展一下呢。後來才知道,他開會時和我的同事坐一塊兒,無意中得知我的英語很棒!

人際網越來越廣,機會便越來越多。至今,我已做過一次陪同、兩次交傳(譯員在講話人講完一句、一個意群、一段甚至整篇後譯出目標語言的翻譯方式)、一次同傳(同聲傳譯)。但英語對我而言,只是一種交際的手段、賺錢的方式,僅此而已。我不會把它當成自己的專業來訓練,因為我沒想過要做職業同傳。

畢業後,我想繼續做我的培訓師,發揮演講的特長。同時也不捨得放棄自己的專業——心理學,它給了我一筆寶貴的財富。所以,我又想當個心理諮詢師——把這筆財富分享給更多的人。我的職業理想是做一個自由職業者,同時扮演著訴說與傾聽的角色。

機遇就像泥沙中的金子,正如徐小平說的那樣:誰能用獨到的眼光,在時代的夾縫中尋得機遇,誰就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