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

都市林立的鋼筋水泥讓久居城市的人對感受自然產生了無限的渴求,因為感受自然即感知著人的自身。

——題 記

我不知道現代的都市人尋美的方式較之過去是多了還是少了,但是我清楚通過出遊走向大自然肯定是人們感受自然的一種最好途徑。

從小就生活在都市裡,有幸常見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閃爍的霓虹彩燈,但在紛繁喧囂的都市氛圍中,人們又對到處開設的旅行社似乎情有獨鍾。似乎一想到這些旅行社聯繫著奇山秀水、荒漠林壑,每個人便無端生出一種親近感。

愛默生在他的《自然沉思錄》中說道,當人面對自然而全然敞開心扉時,所有的自然之物都給人以相似的印象。自然永遠是恢宏大度的,不曾有卑瑣的外觀,對於一個充滿智慧的精神來說,永遠不會成為一個玩偶。我有一位朋友,是一所高校的教授,平日裡張口便是學問,不苟言笑的儒夫子狀態。而當你翻開他那本厚厚一疊的相冊,你也許就能體會一個平凡的人是如何通過感受自然而感知人的自身和美的存在。他和猴子扮鬼臉,和大象比腳印,在黃山奇松下,竟弄成一副流浪藝人的樣子,吹彈奏唱。在這冊精美的相冊中留下了他,正如英國19世紀前期傑出的散文家威廉·赫士列特所說的“我走出城市恰恰是為了忘掉城市”的痕跡。他會在出行前激動萬分,而歸來後,又將思緒久久地沉浸在回憶當中。

在我自己的出遊經驗中,我體會出來一種狀態,即是“看自然”。愛默生說:“人的眼睛具有的那種塑造能力,使我們對於天空、山、樹、動物、且因為它們而產生一種欣悅感,從它們的輪廓、顏色、運動和聚合中體驗到一種快意。”每次,我都懷著一種對自然美的崇尚精神,動用五官乃至心靈,使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讓我的肉體和心靈受到大自然的撫慰與滌盪。我始終能回憶起黃昏時分遊覽聖地南嶽的情景。那時分,空寂的深谷中,遊人稀少,參天的古樹和環山的霧靄在寂靜的山谷與廟宇中漸漸升起的香檀煙云為整個大自然披上了一層清紗。時而從遠處傳來渾厚的鐘聲和近處的鳥兒歸巢聲,讓我為之久久佇立,讓最後的餘暉將自己塗抹成一塊石、一棵樹、一朵側臥的雲。德國早期浪漫主義詩人諾瓦利斯說:“當大自然最奧秘的生命充盈人的心頭時,誰不心曠神怡!”而此時此刻,你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時,感受到的不僅是大自然,同時也感知著人的自身。

因此,我最討厭跟旅行社一塊兒出遊。導遊旗子一揮,按一下喇叭,於是,所有的人都圍在他身邊。他說幾點幾點在何處集合,你就提心弔膽地生怕錯過了時間。按導遊圖上所標示的景點,匆匆地趕路,生怕漏掉下一個,結果花了很多錢卻看不到你想看的風景。英國作家史蒂文森說,“旅行的妙處那種徒知奔波趕命的人不懂,他不懂;他不懂那種毫無頭腦地沒命趕路只會使自己疲憊不堪,不成人形,結果夜晚抵達旅社之後便覺五官麻木,心頭漆黑,空負了那一天風月。”然現實中我們又有多少人不是在追求感受自然的表面形式呢?

當然,我無意反對人們以何種心態和方式去感受自然,只要一個人“能把世俗和輿論的重重束縛脫乾淨——把那纏人惱人的永無休止的不厭自我融入到自然的神力之中”(威廉·赫士列特),並且能從大自然中獲得某種啟示,並以此完善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完美一個人的身體和心靈;那么,感受自然便獲得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本文作者:書劍飄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