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詩——《二郎神》

  《二郎神》原文

炎光謝。

過暮雨、芳塵輕灑。

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

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飈輪欲駕。

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閒雅。

須知此景,古今無價。

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鬟相亞。

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迴廊影下。

願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

《二郎神》鑑賞

上片著重寫天上,開篇以細緻輕便的筆調描繪出七夕清爽宜人的氛圍,誘人進入浪漫的遐想界。首韻“炎光射”,說明炎夏暑熱已退,一開頭即點出秋令。“炎光”謂驕陽,代指夏暑。先說初秋,再從入暮寫起,導入七夕:陣黃昏過雨,輕灑芳塵,預示晚上將是氣候宜人和夜空清朗了。“乍露冷風清庭戶爽”,由氣候帶出場景。“庭戶”是七夕乞巧的活動場所。古時人們於七夕佳期,往往庭前觀望天上牛郎織女的相會。接下來一句“天如水、玉鉤遙掛”意思是說:秋高氣爽,碧天如水,一彎上弦新月,出現遠遠的天空,為牛郎織女的赴約創造了最適宜的條件。“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飈輪欲駕”,想像織女嗟嘆久與丈夫分離,將赴佳期時心情急切,於是乘駕快速的風輪飛渡銀河。織女本為星名,故稱“星娥”。“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表現了人們盼望天上牛郎織女幸福地相會。他們凝視高遠的夜空,縷縷彩雲飄過銀河,而銀河耿耿發亮,牛郎織女終於歡聚,了卻一年的相思之債。上片動靜結合,虛實相間,從景物描寫到幻想神遊的推移中,寄寓了人們對愛情幸福的美好遐想。的場面,也無熱鬧濃烈的氣氛,各家於庭戶乞巧望月,顯得閒靜幽雅。這種閒雅的情趣之中自有很不尋常的深意。詞人強調“須知此景,古今無價”,提醒人們珍惜佳期,從中足見柳永對七夕的特殊重視,反映了宋人的民俗觀念。以下數句著重寫民間七夕的活動,首先是乞巧。據古代歲時雜書和宋人筆記,所謂乞巧,是以特製的扁形七孔針和彩線,望月穿針,向織女乞取巧藝。這是婦女們的事。“樓上女”是說此女本居於樓上,穿針乞巧時才來到庭中的。所以接著說:“抬粉面”,加以“雲鬟相亞”,寫姑娘們虔誠地手執金針,仰望夜空,烏雲般美麗的發鬟都向後低垂。“亞”通壓,謂低垂之狀。此句寫得形神兼備,廖廖數語,姑娘們追求巧藝的熱切與虔誠便活靈活現地躍然紙上了。接下來的一句:“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迴廊影下”,寫七夕的另一項重要活動,這既是詞人浪漫的想像,也是歷史的真實。

  《二郎神》作者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