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手抄報:各國速讀的發展情況

⑤.在韓國的發展

歐美國家的速讀研究和推廣,起步很早,運用了機械、光學、電子等現代化的手段進行教學,但是學生的普遍水平只能達到每分鐘幾千字,極少有人能達到萬字以上。把速讀訓練效果推向每分鐘萬字以上,並取得大面積優異的教學成果的,是韓國速讀專家金龍鎮(也譯作金涌真)先生。 在韓國,金龍鎮把氣功的強身健體、開慧益智的功能與快速閱讀相結合,使其如虎添翼,教學效果大大提高,遠遠超過了歐美。

韓國政府認識到快速閱讀法是一項極具價值的成果,在1981年12月頒布的“私設講習法令”中允許採用速讀課程作為教學科目。教育委員會也推薦速讀法,使它在許多中國小被列入特別活動。教師一旦取得速讀講師的資格,工資就會提升。而成為專職速讀講師的人,其工資將比原來高出一倍。因此,以中國小教師為首,從事教育的人們都儘可能地學習快速閱讀。

不僅如此,在韓國不論是政界、軍警,還是企業界的各種組織,都希望通過快速閱讀訓練來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持有速讀講師證書的軍官,除能得到技能徽章外,還能得到特別津貼。所以,傳授快速閱讀的學校幾乎遍布所有城市,僅漢城一地就有幾十家。

在韓國,對快速閱讀起巨大推動作用的,還有每年一度舉行的“最佳速讀競賽大會”。從全國各地預選出來的200名左右選手匯集在漢城,進行競賽表演,大會由KBS(韓國廣播電視)向全國轉播實況。競賽時,根據年齡層次分別制定規則、標準,比賽閱讀速度和理解記憶程度。取得1983年冠軍的,是一位中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六十分鐘讀完了9本書,總計114萬字,對書中的內容理解記憶達60%以上。

⑥.在日本的發展

在日本,快速閱讀專家加古德次、蘆田獻之、田崎仁、佐藤泰正等人,分別從韓國、美國引進快速閱讀法,並組織團體,開辦學校,出版專門教材和與之配套的錄音、錄像磁帶,進行快速閱讀的研究和推廣,並培養出每分鐘讀1萬字到2萬字的速讀能手。

為了推動快速閱讀的發展,日本速讀協會還制定了類似圍棋段位的速讀段位,對達到不同閱讀速度的選手分別授予一段至四段的稱號。快速閱讀在日本已經形成潮流。“新日本速讀協會”標榜:“提倡快速閱讀法是時代潮流”。

國際上關於速讀的級別與段位標準

1級別標準:級別  閱讀速度

十級  2100字/分鐘

九級  3000字/分鐘

八級  4000字/分鐘

七級  5000字/分鐘

六級  6000字/分鐘

五級  7000字/分鐘

四級  8000字/分鐘

三級  10000字/分鐘

二級  12000字/分鐘

一級 15000字/分鐘

2.段位標準:

一段20000字/分鐘

二段 30000字/分鐘

三段 40000字/分鐘

四段 50000字/分鐘

五段 60000字/分鐘

六段 70000字/分鐘

七段 80000字/分鐘

八段 90000字/分鐘

九段 100000字/分鐘

十段 150000字/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