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手抄報:漢字發展的新觀點

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劉又辛教授負責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漢字發展史綱要”,其最終成果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專著《漢字發展史綱要》,這項成果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新的觀點。

1、關於漢字發展史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圖畫文字階段。商代以前的文字應該屬於這個階段。第二階段是以表形文字為基礎,以表音文字為主體的表音文字階段。從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屬於這個階段。第三階段是以形聲字為主體,還保留了一些表形字和表音字的形音文字階段,從秦漢到現代漢字都屬於這個階段。

2、關於漢字的優缺點

漢字的優點。漢字的最大優點,是他的超方言性。中國是地域廣闊、方言複雜的國家。在古代不可能做到語言規範化,就是現在推廣國語,也還不能在短期內完成。但是漢字卻是全國通行的書面語言交際工具。語言不同,以筆代口寫出字來,卻完全一樣。如果是文字拼音化,就會出現廣東文、閩南文、上海文、北京文等,妨礙人們思想交流。漢字的另一優點,是它的有理性。文字是一種符號體系,它可分為有理性文字和無理性文字兩大類。所謂無理性,是指純表音文字,如假借字、音節文字、字母文字等,這種文字純系一種符號,與要表達的事物沒有直接聯繫。所謂有理性文字如漢字,它除了表示詞的讀音,還是代表事物形類的標誌。如“水”字,是從象形文字水的形狀演變而來的。它有表形和表音兩個作用。再如“汪”、“洋”兩字,用“水”表示類屬,用“王”、“羊”表示讀音,叫做形聲字,是漢字的主體,這種形聲兼顧的特點,便於識別和記憶。

漢字在表音方面的缺點。漢字表形字中,有一小部分長期被當作假借字使用,這是漢字中的表音字。由於它的數目不大,且多為常用字,可以不談。在這裡,只講形聲字的表音功能。形聲字的聲符大都是可以單獨使用的表形字,用以當作表音的聲符,不如字母表音準確。漢字在表音功能方面有不少缺點,而主要是以下三點:a,形聲字的聲符不能區分聲調的差異,同一個聲符往往表示不同的調.如“胡”字是陽平字,但“糊塗”的“糊”讀陽平,“糊弄”的“糊”讀去聲。b,形聲字的聲符,往往因語言的變易,而喪失或減弱了表音功能。如“尚”讀“shang”的第四聲,但以“尚”為聲符的“倘”、“躺”讀“tang”的第三聲,“黨”讀“dang”的第三聲,“徜”、“常”讀“chang”的第二聲,“敞”讀“chang”的第三聲。c,漢字的一字多讀的重音現象。如“參”字,在“參加”、“參觀”等詞中讀“can”的第一聲,在“人參”一詞中讀“shen”的第一聲,在“參差不齊”一詞中讀“cen”的第一聲,共有三個重音。

3、關於漢字的簡化問題

漢字是從圖畫文字演變發展而來的,若畫成其物,筆畫就多。從漢字發展史來看,簡省筆畫一直是漢字演變的明顯傾向。1956年公布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又擴大了簡化字的範圍和字數,這是兩千多年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漢字改革。經過四十幾年的實踐證明,在普及教育和書寫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從另一方面看,簡化字也並非全無可議之處。如“鄧”、“歡”、“難”、“樹”、“戲”、“對”等字,其部件“又”,代替了“登”等聲韻不同的聲符,有些草書楷化的寫法同楷書的結構不同,有些同音代替字也有可斟酌之處。但文字的規範一經確定,就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漢字是中國優秀文化的載體,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待漢字也要像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一樣,一是要繼承傳統而不能割斷傳統,二是要改革,按照漢字本身的發展規律進行改革,使之成為更好的交際工具。由於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經濟的發展,使得學習漢語漢字的人越來越多。在各國教漢語的教師中,有的來自台灣,有的來自大陸,在教漢字時自然就會出現繁簡兩套教法。對這兩套教法是否統一,或如何統一,有待海峽兩岸及海外有關人士和專家學者聚集一堂,共同討論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