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民族精神黑板報:解讀民族精神

再次,中華民族精神還表現為各民族自強不息、共同發展的精神。中華各民族勤勞勇敢,吃苦耐勞,聰明智慧,具有廣納博取、熱愛生活、不甘落後、善於創新的可貴品質。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中國各民族在廣闊的土地上,不管生存條件多么艱苦,都能以頑強的精神辛勤勞動,努力開拓,不斷進取,各民族都創造出了自己獨特的絢麗多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這種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千百年各民族的共同生活中交織匯流並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成為中國在歷史上長期保持領先地位的根本原因。近代以來,為了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落後狀況,中國各族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奮發圖強,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這些都是中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精神的體現。自強不息揭示了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動力來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動力來自她的成員對國富民強的不懈努力,來自對民族自立、自尊、自強的強烈渴望,來自對至善理想和人生價值的執著追求。就民族、國家的發展而言,在民族興旺發達、繁榮向上時期,人們總是懷著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在外敵入侵、民族危亡的關頭,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人們頑強地反對侵略;就個人的人生價值而言,自強不息表現為仁人志士在強暴面前堅持正義,寧死不屈,在人生遭遇挫折時則奮發圖強,為理想不懈奮鬥。

需要強調的是,中華民族精神要素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它有一個逐漸積累、不斷發展,最終形成並為人們所認識的過程。在中國古代,由於統治階級的民族壓迫、民族歧視和民族仇視政策,影響了各族人民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識。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各民族之間存在著密切交往和內在聯繫,中華民族精神的基礎和各種因素,實際上通過各種不同形式出現和存在。自19世紀中葉中國進入近代社會以來,中國資產階級的產生以及世界資本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促進了中國各民族的覺醒,各民族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精神開始強烈表現出來,各民族愛國志士在民族精神的激勵下,為了救亡圖存,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推動民主革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