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手抄報:吸毒“亞文化”簡史

影片中的安眠酮這類毒品讓人印象深刻,按劇中人的話來講,如果撐過了這東西最初的致睡效用期還沒睡著的話,就會“嗨翻天”,因而吸毒者就抱著強烈的“挑戰自我”、對“從低谷到高峰”體驗的渴望來一次次濫用藥物,這和他們在金融界“刀尖舔血”、“玩的就是心跳”的態度恰巧吻合。當然,伴隨毒品濫用的自然還有性、暴力和犯罪的肆意流淌。

電影是藝術的誇張,也沒有為人們做價值判斷,但這部基於美國1980、1990年代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中展現的吸毒亞文化,當下卻開始在國內流行。藝術家、作家、娛樂圈人士、企業高管、政府官員、大學生、未成年人……這些人吸毒時並不認為自己在做一件多么可怕可恥的事,而是認為在融入一種圈子、一種文化,去接觸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常常認為這種方式是合理的、甚至前衛時髦的。然而,人們的精神世界究竟應該以什麼為寄託,是不是可以一直沉浸在物質帶來的幻境?

正如德昆西在《自白》的結尾所說:就算毒品曾帶給他貌似絕妙的夢境,但當這些幻覺漸漸逝去時,“我的夢仍是喧囂不安的,正像樂園的大門在我們最早的祖先遠遠回頭望去之時那樣,它仍然是擁塞著可怕的面孔、閃亮的武器。”

日新月異的“毒蛇”

“來源多、渠道多、吸毒人員低齡化和高層化,這是目前國內毒品形勢的幾大特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禁毒教研室主任李文君向《新民周刊》記者介紹,一些合成毒品的化學結構並不複雜,製毒門檻不高;現在還出現了某些不法分子模仿已有毒品的結構製造出的藥品,具有與合成毒品類似的毒性,但暫不在法律管控的範圍內。

這些藥品被稱為“新精神活性物質”,即所謂“第三代毒品”。對此類物質的研究和管控工作也在持續進行中,根據國家禁毒委辦公室發布的最新《中國禁毒報告》,2024年國家禁毒辦、公安部禁毒局配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2007年版麻精藥品目錄所列重點管制品種開展評估,將苄基哌嗪、恰特草等12種新精神活性物質納入《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錄》予以管制。

傳統的販毒採取零包出售,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形式,但隨著物流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通過網路的販毒也日趨增多。上海市公安局相關人士介紹,販毒人員在網上開設需要通過驗證才能進入的聊天室,在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裡完成交易,毒資通過第三方平台支付,毒品直接用快遞、物流等形式送達。這種方式比傳統毒品交易更快速和隱蔽,而且,主要針對的是習慣網路購物的年輕吸毒人群,進一步增大了毒品的易獲得性。

“傳統毒品是麻醉劑,而冰毒、搖頭丸這樣的合成毒品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吸食之後雖然可能感覺癮不是很大,但只要吸一次,對神經的傷害就已經造成了,而且這種傷害是不可逆的,會改變神經傳導的機理,異化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就是說,‘溜冰’之後就成為了潛在的精神病患者。如果能讓人們明白地知道這一點,相信會減少吸毒的意願。”她還說,毒品是否容易戒斷是有相當大的個體差異的,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易上癮的體質,所以,無論是面對什麼類型的毒品,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唯一的方法就是堅決拒絕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