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手抄報:晉文公

姬姓,名重耳,第二十四位晉國國君。齊桓公之後,中原沒有真正的霸主,直至晉文公(前636年~前628年執政)時才重舉“尊王攘夷”之旗幟。文公早年曾因“驪姬之亂”,在外流亡十九年,飽嘗艱辛。即君位後,他任用狐偃、趙衰等賢良,整頓內政,改革政治,發展經濟,整軍經武,取信於民,安定王室,和好秦國,國力大盛。方文公即位之時,周室發生內亂,襄王蒙難出奔於鄭。趙衰向文公指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方今尊王,晉之資也。”文公乃於公元前635年獨力勤王,匡扶周室,迎襄王復位,於是晉之聲名大噪。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軍包圍宋國都城商丘。次年初,晉文公領齊、宋、秦之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與楚軍交戰。

歷史手抄報:晉文公

由於楚國立國至此,從未有敗戰記錄,甚至齊桓公也不敢與楚人開戰,因此當時所有人都以為晉國必敗無疑。

而晉文公為了回報昔日流亡時楚成王的接濟之恩,堅持先退讓三舍(約45公里)才接戰。敵前退兵形同不戰而逃,為此晉文公承受極大壓力,甚至晉軍內傳出他夢到了被楚成王打倒在地、吸食腦髓,所以才嚇得想放棄決戰之傳聞。但這場戰役最後晉國贏了。晉國的山戎大軍打破了楚國荊蠻大軍的不敗神話。

晉文公歸途中大會諸侯於踐上(今河南鄭州北),天子遣人封其為“伯”(霸)。後來,晉文公又會諸侯於河陽(今河南孟縣西),周襄王亦被召與會。晉文公因戰勝楚國而稱霸於諸侯。文公死後,晉國之霸業猶維持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