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手抄報資料:第一部斷代史

以朝代為斷限的史書,即記述一個朝代歷史的史書,叫斷代史。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是東漢著名的歷史學家班固編著的《漢書》(又稱《前漢書》)。

班固(32-92),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自幼聰敏。九歲就能作文章、誦讀詩賦,成年後博通各種書籍,有很深的史學修養。

西漢司馬遷著的《史記》,只寫到漢武帝太初年間,班固的父親班彪,為了續補《史記》,曾作《史記後傳》六十五篇。班彪死後,二十三歲的班固決心繼承父業,在《史記後傳》的基礎上編撰《漢書》。不料,公元62年,有人向朝廷誣告他“私作國史”,遂被捕入獄,書稿也被查抄。幸而他的弟弟班超趕到京城洛陽,上書漢明帝,說明其兄著書的用意。明帝看到了書稿,對班固的史學才能十分讚賞,非但沒有治罪,還任命他為蘭台令史,負責掌管宮廷的藏書和校勘工作。不久,他編撰《漢書》的願望,也得到了明帝的準許。班固前後經過二十餘年勤奮不懈地努力,到章帝建初年間(76—83),《漢書》大體完成。班國死後,未完成的八表和《天文志》,由其妹班昭續成。

《漢書》記事,上起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元年),下至公元23年(王莽地皇四年),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族等各個方面,比較全面地反映了西漢王朝二百三十年的社會面貌。《漢書》仿照《史記》的體例,用紀傳體寫成,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計有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八十萬字。一百篇也就是一百卷。後人將其中篇幅過長的分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這樣就成了目前看到的一百二十卷。《漢書》中對漢武帝以前史事的記載,多採用《史記》的內容,對漢武帝以後史事的記載,則參考了班彪的《史記後傳》和其他許多有關的著述。

《漢書》在沿襲《史記》的本紀、列傳記事方式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比如將“世家”併入“列傳”,改“書”為“志”。《漢書》的十志雖然取法於《史記》的八書,但又增加了《藝文志》、《地理志》、《五行志》和《刑法志》四篇,擴大了記述歷史的領域。《漢書》的“十志”,包括大量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珍貴資料,如《食貨志》記述了周代至王莽時期的經濟制度和社會生產發展狀況,《藝文志》記述了歷代著作的流傳情況,是我國最早的目錄學。“十志”確立了比較完整的志書規模,對我國的史學有深遠的影響,以後正史的“志”,多沿用《漢書》諸志的名目。

《漢書》組織嚴密,體例完整,記事系統而詳盡,內容廣泛而豐富,堪稱“包舉一代”,是繼《史記》之後又一部重要的史學巨著。《漢書》語言精煉,人物描寫細膩、生動,因而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名著。後人常將《漢書》與《史記》並提,稱為“史漢”。

《漢書》開創了紀傳體斷代史的先河。在它之後,歷代的正史都採用這種體裁,可見它對中國史學的貢獻之大。不過,班固的歷史觀是以封建正統思想為指導的,他往往神化皇權,用迷信附會政事,對農民起義領袖等反抗暴政的人物加以貶斥,這些都是他不及司馬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