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手抄報:處理推廣國語的幾個關係

(三)學校推廣國語和社會推廣國語的關係,以及重點地區和一般地區推廣國語的關係。

推廣國語的基礎在學校。學校推廣和普及國語的工作搞好了,就能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送掌握民族共同語的合格人才。假以時日就可以實現國語在全社會的普及。這是國內外推廣共同語的共同途徑。在學校還沒有實現普及國語的階段,社會又要求實現共同語的溝通,語言文字工作職能部門必須協調各有關部門,推動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開展國語的學習,鼓勵為適應工作的需要自覺使用國語的單位和個人。所以我們在抓緊學校普及國語工作的同時,一點也不能忽略推動社會各界學習和使用國語的工作。社會上形成以講國語為榮的良好風尚,還會支持、促進學校普及國語的工作。學校和社會互相影響、互相促進,這是我們要努力開創的語言環境。

從漢語方言的分布情況來看,推廣國語工作的重點無疑應該放在方言地區。應該實事求是地看待方言的差異,認真地對待方言地區學習國語的困難。工作上要有傾斜,人力(師資)、物力(設備、教材)要做重點安排。1990年國家語委明確以廣東、福建兩省和上海市作為南方方言區推廣國語的重點地區。1991年派出專門的調查組深入廣東、福建的一些地區做了較為深入的調查研究,就兩省推廣國語的工作提出建議。與此同時,廣東、福建兩省也分別對本省推廣國語的工作做了新的部署。1992年2月2日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頒布了《關於大力推廣國語的決定》。《決定》指出:“我省推廣、普及國語工作雖已取得一定成績,但各地的工作開展很不平衡,相當部分地區的學校教學和社會交際都未能使用國語。這種狀況,不僅同我省在全國的地位不相稱,而且不利於我省經濟、教育、科技、文化等到事業的發展,不利於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為此,《決定》號召,“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在推廣國語工作中要起模範帶頭作用,要把國語作為會議用語、宣傳用語和接待外地人員的工作用語。”《決定》對學校普及國語的進程、服務行業的推廣套用國語工作都做出了新的規定。前不久謝非同志在全省傳達黨的十四大精神大會上,特別談到推廣國語的問題,號召全省人民要面對大市場、大流通的新形勢,認真推廣國語。

北方話分布地域廣闊,不少地區的語言與國語有一定的差異。在這些地區推廣國語要比南方方言區的困難少一點。但是如果不認真對待也不可能收到實際效果。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越是比較接近的語音差異越不容易被民眾覺察,如果把這種比較接近國語的鄉音誤認為國語的語音,那就很難學好說準國語,師生如果停留在這種水平上,國語教學、漢語拼音的實際運用都將存在許多問題,更不必說適應高科技對語言信息處理的技術要求了。在推廣國語工作中,南方方言區要知難而進,嚴肅、科學地分析語音訓練的各種問題,精心施教,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北方話區也要認真對待,嚴格訓練,精益求精。

推廣和普及國語是關係到國家利益、民族前途的千秋功業。我們應該繼承前輩堅韌不拔、不斷開拓的精神,為實現本世紀的目標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