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手抄報:什麼是語文素養

語文教改實驗中的“能力中心”傾向就更明顯了,幾乎所有實驗都提出了遠遠超出大綱要求的語言能力目標。如,一項閱讀教改試驗,要求國小生每分鐘的閱讀速度達到2000多字,理解率80%以上;還有一項著名的試驗,要求國小生在40分鐘內寫出1000字的作文,並要做到中心明確,內容具體,沒有錯別字;低段識字教學改革,流派紛呈,在識字量上“你爭我奪”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你識800,我識1000,你識1200,我識1500,恨不得在一年級就完成國小階段3000字的識字任務。上述“深、難、多”的認知教學目標既脫離教學現實,又脫離兒童的心理發展水平,如果不在課外加班加點,實現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即使實現了,那種抓住一點,不顧其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以犧牲其他語文能力、其他學科能力以及學生的個性、興趣、愛好為代價的“教改成果”,究竟有多少推廣價值?

20世紀快要走到盡頭的時候,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對語文教學現狀產生了“憂思”。1997年底,《北京文學》《中國青年》等幾家刊物發起了一場關於語文教育的大討論,對中國小語文教學的積弊展開尖銳的批評。一批文化界的元老、文學界的泰斗、教育界名人的參與,使這場討論引起了上至中央領導、下至普通教師的普遍關注。討論中涉及到語文教學的許多根本問題,例如,怎樣評價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語文教改的成就,語文教學的功能到底是什麼,語文教學如何體現人文性,如何吸取古代傳統語文教育的成功經驗,語文教育如何體現時代性。有些文章儘管觀點片面,言辭偏激,但對活躍氣氛、解放思想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磨滅的。這場大討論是中國語文教學的轉折點,是語文教學現代化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討論中形成的許多共識成了課程標準的立論基點。

其一,語文教學要確立“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語文是人類“詩意地棲居”的精神家園。於漪說:“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語言負載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漢語言文字負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沒有生命的符號,而是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性格的精靈”。語文教學除了讓學生學習祖國語言及其各種表現形態(口頭語、書面語等),學習利用語言進行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祖國語言,繼承民族精神和人類遺產,提高文化修養,培養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靈魂。語文教學應當高揚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學生的發展打下“精神的底子”。這裡的先進文化不能單純地理解為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以及富有時代氣息的現代文化。

其二,語文教學要貫徹終身教育思想,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放到重要地位。語文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們正是通過聽、說、讀、寫,與外部世界(自然、他人、社會)進行交流,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內心世界,開拓精神的自由空間,開發自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未來的信息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社會發展加速,人們的職業、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呈現出多變性和多樣化的特點,終身學習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素養。因此,語文教學要從以知識積累為取向,轉向以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為取向,立足於促進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喜歡語文,學會學習語文,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其三,語文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語文教學必須改變學生被動聽講、機械操練的學習方式,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倡自主閱讀、自主寫作,提倡啟發式教學、會話式教學,提倡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允許每個學生髮展的不同,要求對不同的學生作不同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