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姓的來源,姓嵇的名人

一、姓氏來源  

上古夏朝君主少康,將王子季抒封於會稽,遂以稽為姓。到古代漢朝初年遷到礁郡的嵇山,便又改為嵇姓。

二、郡望堂號 漢置譙郡,現在安徽省毫州市。望出河南、譙郡。

三、歷代名人

嵇康——字叔夜。三國魏礁郡人。博學多聞,有奇才,崇尚老莊,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工詩文,善鼓琴,精樂理。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鹹、琅邪王戌、沛人劉伶友善,游於竹林,稱“竹林七賢”。後遭鍾會誣陷,為司馬昭所殺,年40。著有《養生論》,《琴賦》、《聲無哀樂論》等。後人輯本,以魯迅輯校的《嵇康集》為最詳備。

嵇紹——字延祖,晉朝礁郡至縣人。事母孝敬。山濤薦諸武帝,征為秘書郎。趙王倫篡位,署為侍中,惠帝復昨,遂居其職。永興初河間王禺、成都王穎舉兵,紹從帝戰於盪陰,侍衛皆潰,惟紹以身捍衛,遂被害於帝側,血濺御衣。事定,左右欲洗衣,帝說:“此嵇侍中血,勿洗”。元帝時溢忠穆。  

嵇文甫一一名明,河南汲縣人。民國7年(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提前回國。先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中國大學、民國學院等校講授先秦思想史、明清思想史、宋代哲學及中國社會經濟史等。民國20年後,任教於河南大學,曾任教授兼文史系主任、文學院院長。 1948年6月,與一部分師生投奔解放區,幫助創辦中原大學,任副主任委員。 1949年5月起,歷任河南大學校長,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1956年9月,任鄭州大學校長。著有《先秦諸子政治社會思想述要》、《先秦諸子與古代社會》、《中國社會史》、《嵇文甫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