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對聯技巧理論1

網路對聯技巧隨著網路對聯的發展,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由早期的一枝獨秀變成百花齊放,並由早期與意境聯的分居現象,又回到了融洽的地步。對於網路技巧聯與意境聯的辯證關係如何?打個簡單的比喻,意境是亞當,技巧是夏娃,而上帝曾是創造而今成為阻礙其交流發展的先知。那么意境與技巧聯的相融便是亞當與夏娃嘗試禁果的完美產物。網路中的聯友也越發意識到意境與技巧雙修的重要性。前人有《巧對錄》在先,今人在網路技巧對聯的認識還多半是從其《巧對錄》書中摘取支言片語,引經據典,闡述很片面,觀點很模糊。另外更有把技巧說成玄乎,對技巧的最佳表現形式與最高境界都無法把握。從而形成此類以上觀點是孤家之言,而不是方家之言。網路技巧對聯因此也沒有較統一與完整的技巧理論篇存在。

本文正是基於以上因素,將以簡潔的語言,完整的邏輯,生動的例句,獨特的見解,從網路技巧對聯的構成,創作,診斷,鑑賞,及表現形式等方面,對技巧進行全方位的闡述,使之構成網路對聯技巧理論體系,從而對學習網路技巧對聯的聯友有所啟發,少走彎路。

一。技巧對聯的構成特性。

(一)技巧的趣味性。 技巧的製造以知識為底。你所知道的知識(包括天文,地理,歷史,數學,時事政治等等)越多,則可能製造出更豐富的技巧。或說知識鏈的形成,促成技巧句的連鎖反應出現。此點可以觀余的作品,從地理篇到詩鐘篇(在余的觀點,詩鐘也屬於近似燈謎,故歸類於技巧)或許能感受一下。(二)技巧的天然性。 一個技巧該存在多大的難度,應看句的意有多大。而不是認為技巧難度越高就越好。技巧句應該是注意天然性的,即以多大的意賦予多大的技巧成分。或說:好的技巧天然成就,無須可以雕琢。 技巧製造者比較容易走進死谷的是在拆字與嵌名。如:囚困人身十字架(拆困字)常遇春風拂笑面(嵌常遇春)余覺得此兩句若為拆而拆,為嵌而嵌,則無多大的意義。故視第一句不拆字,第二句不嵌名。作為普通出句處理更好些。 技巧製造者比較容易成功的是在:歧義與借意方面。如:夫差在外,可憐居里夫人 (夫差與居里 在此被歧義與借意)醉翁別號六一,必是老頑童(六一在此被歧義與借意)此第一句作為搞笑技巧聯,借東西人物合壁造就一種詼諧的語氣。是不錯的出句。第二句則借意六一居士稱呼與六一節日,也促成醉翁心態如童的句意,故也可以算是教好的出句。 故技巧創作者應注意的一點,別為技巧而技巧,弄巧成拙反不好。(三)技巧的合成性技巧句如果是複合句(a單句與b單句組成)。那么此技巧的構成通常是以a單句為基礎,再用a單句引申出b單句。b單句通常就是需要表達的技巧部分。可以說,當a單句與b單句在內容上的銜接成功,那么一個成功的技巧句已經出爐了。如: 武松打虎,亦是與蟲蠻幹。武松打虎(a單句)---(聯想到虎是“蟲”,而打虎則是力氣的“蠻幹”使然)-----(感知相通點在“蟲”與“蠻”的字型上有相似)----引申出:b單句:亦是與蟲蠻幹。從而複合句出現如上。一個較為成功的拆字聯即出現。 反之:或以b單句為基礎,引申出a單句的技巧部分。從而構成複合句式的技巧句。如: 泰山名揚四海,並非魯有腳並非魯有腳(b單句)-----(魯有腳中,魯字為山東的簡稱)----(自然聯想到山東以泰山為出名。)----(大膽試想泰山的出名並非靠廣告之語或吹說)-----故可以引申出:泰山名揚四海(a單句)。從而複合句如上。一個教好的嵌名聯即可出現。(四)技巧的可集性 當作者以一個教大的題材範圍來製作技巧時,可以以該題材作個專題技巧的收集。如或以三國故事,或以國家地理,或以時事政治等等。以三國故事為例子,當試做出: 操之過急,兵敗赤壁此句出來,即聯想到三國中有趣的人物故事有許多。是可以在其他人物原型上作文章。故有後面的: 趁火打劫,周瑜在行等等,請觀看集中的三國篇,或對聯友有所啟發。(五)技巧的精確性 此點比較有意思。技巧製造何以用精確來形容呢。因為一個好的技巧出句在用詞造字上如果失去精確,就有可能出現漏洞,從而使技巧部分遜色或直接失敗(成為偽技巧)。如: 張良曾鞏劉基此出句是用張良幫助劉邦打江山的典故。出句嵌張良與曾鞏兩人名。余見後認為“劉基”為敗筆所在,若“劉基”改為 “劉邦”,則在句上或技巧上達到好技巧的要求。技巧部分:三連嵌人名。句意:語意比原句更為通順。 鄭和下海出洋相此出句用鄭和出海的故事,技巧在 出洋相 讓人產生誤解。出洋相為一俚語,用在打趣。雖在此典中適合鄭和的身份,但與出句組合一起的意思卻不大明了。是以試改其他人物: 大山表演,盡出洋相大山為所熟悉的洋博士或中國通一個,其在主持節目風格時有風趣之語。故出洋相一語用在其身上倒是有可取之處。 史鑑雙司馬此出句史字讓人誤解,是歷史還是文史。以歷史而言,司馬者不當兩個。以文史而言,確有司馬遷與司馬相如兩位文學史家。從以上幾個出句可以看出,技巧對於文字的精確使用,其實有很高的要求。故須注意。(六)技巧的可塑性技巧句稍加變化,即可達到意境句所需要的要求,成為意巧兩兼的好句。而意境句在通融到技巧方面卻是比較難作到此點。技巧句的穿梭自如,給技巧的製造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與取捨。此觀點可以參看《淺談意境與技巧的融合》一文。 總結:技巧在一般表現形式上只是表現手法與表達內容的有機結合。而實質上技巧的更高明的表現形式應為在處理句時的斟酌的過程。或可以說,技巧存在於意中,是作者在鍊字鍊句煉意所用的知識的集成。與聯友共勉,作個拋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