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知識——對聯的用典與出新

 

出新

 

即用原來的典故翻出新意。

 

如河南南陽臥龍崗諸葛廬聯:

 

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
名高天下,有何辯襄陽南陽

 

據傳此聯為清代鹹豐年間的南陽知府顧嘉衡所做。有關部門對茅廬的所在地,多有爭議,一說在湖北襄陽的隆中,一說在河南南陽。顧嘉衡是清襄陽人,當時他正在南陽任職,地方人士要他證明茅廬的出處,顧頗感為難,於是便撰寫一聯於臥龍崗處。意思是說既然諸葛亮對政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功績揚名天下,又何必去為茅廬這一小事而爭論不休呢?此聯句顯示了作者的大度胸懷。

 

脫化

 

即用典用得不著形跡、使典故原來的風貌不易被人察覺。

 

例如湖南嶽陽樓一聯:

 

四面湖山收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此聯乍看不見用典,其實不然。下聯應是將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意思脫化。重在“憂樂”二字。二字關情,用得極巧。

 

改造

 

即對所用典故的內容做一番改動,以為己用。

 

請看下聯:

 

不明才主棄
多故病人疏

 

傳說此聯為清代大學土紀曉嵐所做,因他的府上人多次被庸醫所誤,故對不學無術的庸醫恨之入骨。為此,他將孟浩然的詩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改變成一幅嘲諷庸醫的妙對。按原詩的意思是說,因為沒有才華而不被當權者重用,因為身體多病,連老友也疏遠了。改聯不變一字,只調換了“才”、“明”、“病”、“故”四字的位置,意思則變成為由於庸醫所致遭財主嫌棄,由於總出事,故病人都不來求醫。可稱神來之筆,令人稱奇。此為改造典故的很好範例。當然,對用典的改造,不僅在於動字,有的可用原意,有的反其意而用等等。這要作者通曉典故,掌握好用典的分寸及典故的內涵及外延特點,才能得心應手,改出新意,不落俗套。

 

修飾

 

修飾即摘取原文中、詩詞中的句子加以修正,以符合對聯的要求。

 

下聯是清末秀才許經明為明誠學校所題之聯:

 

明以辯之,學以聚之
誠者成也,校者教也

 

聯中四小句,形成字句對,集引對,聯首二字藏“明誠”二字,以譽明誠學校之意,後半句首字冠“學校”二字,主語誠、校與謂語成、教分別構成疊詞,妙趣橫生。上句“明以辯之”,出自《禮記·中庸》原句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誠之”,在明辯之句中加一“以”字。“學以聚之”語出《易經·乾卦》:君子“學以聚之”。下句“誠者成也”,出自《禮記》,原文為“誠者,自成也”,刪去一個“自”字。
“校者教之”出自《史記·儒林傳》正文。上句的意思是說,學者要對所學知識必須加以分辨以求其解。學者以學而聚,亦學問之聚處。下聯的意思是說教育十分重視“誠”的,只有講誠,方成大器,聯語典雅自然,主意深邃,堪稱奇絕之作。

 

(四)用典要照應主題

 

做對聯,不僅形式上要對稱,內容上更要講對稱,用典時特別要注意它的對稱形式,即文與義的關係。如上下句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典故,典故之間內容要和諧,性質要對稱,不要生拉硬扯。典故的引用必須服務於主題,這是關鍵。因為用典的作用是讓人們從典故中更深刻地領悟聯語的旨意。如果用典失誤,文義錯節,題典火調,必然使讀者誤入歧途。

 

如廬山白鹿升仙台(又稱街碑亭)一聯寫的與內容十分貼切:

 

故從此處尋蹤跡
更有何人告太平

 

史傳,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之時,有一名周顛的瘋和尚,於南京處唱太平歌,歌詞大意是說:“朱元漳當了皇帝,天下會得太平”。朱聽說後,派人將其招至軍中,隨軍而行。在朱元璋橫渡長江時,狂風大作,兵馬難行。周顛立於船頭,向天大叫數聲風雨驟止,順利渡江,後周顛告辭要走,朱元璋問去何方?周答:我是廬山竹林寺僧人。後來人們傳說他在仙人洞北竹村等處騎白鹿升天而去。朱元璋為他在此建升仙台和御碑亭。此聯之妙,在於它全面地將故事化為聯內,文辭緊扣主題,語言平中具奇,非大家所不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