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知識——對聯的音律與平仄

 

看一書齋聯:

 

開窗林月白
洗硯石泉香

 

這是一平起仄收式聯,如將此聯按平仄寫出,即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下聯是一副峨眉山雷洞坪聯:

 

老雪凝千古
殷雷遲半空

 

此為仄起仄收式聯,如將此聯用平仄調寫出,則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面再談一談四字聯。四字聯沒有固定格式,它要求上下聯平仄相對,平仄交錯,一般上聯末字為“仄”,下聯末字為“平”。如奉節縣白帝城聯:

 

節以明理
德能立名

 

平仄調為:

 

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

 

再如黃州赤壁聯:

 

月色如故
江水有聲

 

其平仄調為:

 

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

 

最後再說六字聯的格式。六字聯的格式比較鬆散,歸納起來,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格式為: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如章均所撰聯:

 

慎言語節飲食
道德能文章

 

第二種格式為:

 

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

 

如某一園亭聯:

 

竹雨松風梧月
茶煙琴韻書聲

 

以上格式,為一般式。但什麼事物也不是絕對的,如一些趣聯巧對,則可打破原有格式。這裡不一一贅述。

 

我們說一副聯是平聲起頭還是仄聲起頭,並不是去看第一字,而是要看第二個字,因為漢字多以兩字為一個音節,而且音節的重點一般落在第二字的上面。兩字一停頓,一字一煞尾(有的也以兩個字煞尾的)。兩字為一頓叫雙音步,一字為一頓叫單音步。頓是音節單位。

 

我們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有時也要靈活一些,律詩在這方面有很多說法,這裡不再論及,只就一般現象加以說明。

 

1.一、三、五不能不論

 

例如在上面所舉的峨眉山萬年寺聯中,下聯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須是仄,如果改成平聲字,那么就變成“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末連用三個平聲字,叫“三平調”,是對聯中的大忌,是絕對不允許的。還例如在長沙愛晚亭聯中,下聯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就必須用平,而不能不論,如用了仄聲,句子就變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除了韻腳以外只有—個平聲字,導致字的平仄、陰陽不平衡,這又犯了孤平的毛病。在詩歌中,孤平是可以救的,救的辦法是將出句中的第五字由仄變平,這樣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

 

2.二、四、六有時可以不分明

 

例如,在蛾眉山萬年寺聯中的上聯,第五字原為平,如果用了仄,那么第六字就要由仄改為平(為救)。即全句變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注意在這種拗的情況下,本句七言的第三字或五言的第一字必須是平聲)。再例如在長沙愛晚亭聯的上聯中,第六字也可不用平而用仄(拗),其條件是對句的第五字不用仄而用平(救)。這樣.全聯即成為:

 

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以上這些律詩平仄的一般規則,在寫對聯時,值得借鑑。

 

平仄對仗,是指對聯的上聯與下聯的平仄音律相對而言。具體到對聯的上下聯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平聲和仄聲必須交替使用,既不能只用平聲,也不能只用仄聲。因為平仄的作用是掌握聲調平衡的關鍵。如平仄單調,就會造成聲調的枯竭、失調,讀之也覺得吃力、不舒服。還有,如果上聯和下聯是幾個短句組成,則必須在每個短句之間,形成平仄交替的效果。即上一個短句的末一個音步與下一個短句的頭一音步,要平仄交替。

 

例九江煙水亭聯:

 

煙柳有情,駘蕩春光,風籟更吹晨笛起
水天無際,澄鮮秋色,月明遠共夜珠來

 

上聯的第一個短句中的“有情”音步為平平,那么接下來的二個短句中的第一個音步的“駘蕩”必須是仄仄,其它處都必須是如此處理,我們通常把上下聯的平仄相對稱為相拗,以上這種平仄交換稱為交替。一副好聯,必須做到上下相拗,句中交替,才能產生輕重、緩急、迴旋的音樂感,吟誦時會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