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北朝皇帝列表

北齊後主高緯(556年——577年)565年—577年在位12年。

高緯,字仁綱,漢族,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五位皇帝。北齊武成帝高湛的長子,母親為胡皇后。556年(天保七年),生於并州的王邸。少年時容儀美好,為父親寵愛,拜為王世子。武成帝即位,562年(大寧二年),立為皇太子。565年(河清四年),武成帝禪位於他。568年(天統四年)親政。576年(隆化二年),禪位於長子高恆。在位期間朝政敗壞。

北周武帝宇文邕伐齊,北周軍隊攻至青州,高緯準備逃往陳國,中途被周將尉遲迥抓獲,送往鄴,被封為溫國公,北齊滅亡。577年(建德六年),被誣與宜州刺史穆提婆謀反,與北齊文襄帝高澄第五子高延宗等數十人無論少長皆賜死。大象末,葬於長安北原洪瀆川。

安德王高延宗(?——578年)576年在位

高延宗,北齊文襄帝高澄第五子、後主高緯的堂兄弟。幼時為文宣帝所養,天保六年封安德王,歷定州刺史、司徒、太尉、相國、并州刺史,576年後主南逃,他留守晉陽,被部下擁立為帝,改元德昌,在位2天,被北周武帝俘獲,後被殺,葬處不明。

幼主高恆(570年8月9日——578年11月)576年在位

高恆,南北朝時期北齊最後一位皇帝,後主高緯之子。當時北周不斷進攻腐朽的北齊,齊軍屢戰屢敗。高緯便禪位於自己的兒子高恆,改元“承光”,是為北齊幼主。高恆即位25日後,北齊京師鄴淪陷,幼主等10餘人騎馬欲逃往南方的陳朝。高恆見北周大軍緊追不捨,便發布文書,將皇位禪讓給駐守在瀛州的大丞相、任城王高湝。高恆自稱守國天王,高緯稱無上皇。高緯父子委派侍中斛律孝卿將禪文和璽紱送給高湝,斛律孝卿卻沒有將它送給高諧,而是送給了北周武帝宇文邕。跟隨高緯多年的心腹大臣高阿那肱與北周裡應外合,使高恆、高緯一行數十人全被北周俘虜。578年(建德七年)十月,高緯、高恆等人被北周武帝宇文邕處死。不久被殺,享年8歲。

范陽王高紹義(?——580年)578年—580年在位2年。

高紹義,北齊文宣帝高洋第三子。559年封為廣陽王,560年改封范陽王。578年北齊滅亡,高紹義逃往突厥,受到突厥他缽可汗愛重,北齊被滅後逃到北邊者,都歸高紹義管轄。578年,高保寧在營州奉高紹義為北齊皇帝,用武平年號,作武平九年。580年,北周派賀若誼勸他缽可汗交出高紹義,他缽可汗同意了,高紹義在和他缽可汗打獵的時候,被賀若誼所擒,同年7月,賀若誼將忠帝高紹義從突厥囚送長安,北周將其流放於蜀地,高紹義後來死於蜀地,北齊滅亡。

北周

文帝宇文泰(507年——556年)

宇文泰,字黑獺,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鮮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實際統治者,西魏禪周后,追尊為文王,廟號太祖,559年(武成元年),追尊為文皇帝。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542年——557年)557年在位8個月。

宇文覺,字陀羅尼,宇文泰第三子。宇文泰死後他襲職,後廢西魏恭帝,稱帝,史稱北周。代郡武川(今屬內蒙古)人,鮮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親為北魏孝武帝之妹馮翊公主。542年(大統八年),生於同州。556年(西魏恭帝三年)三月,以嫡子被宇文泰立為世子;四月,拜為大將軍。十月,宇文泰去世,宇文覺嗣位為太師、大冢宰。宇文泰的侄子宇文護開始扶持15歲的宇文覺承襲父位,由宇文護輔政。十二月,魏恭帝又下詔以岐陽之地封覺為周公。557年正月在其堂兄宇文護的扶持下,宇文護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把皇位禪讓給宇文覺,宇文覺即位稱帝,後來北周武帝宇文邕誅殺宇文護,下令為宇文覺上諡號。於是派遣蜀國公尉遲迥在南郊上謚其為太宗孝閔皇帝,稱其陵墓為靜陵。

明帝宇文毓(534年——560年5月30日)557年—560年5月30日在位3年。

宇文毓,突代郡武川人,生於534年(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48年(大統十四年)封寧都郡公。累授大將軍,鎮隴右。周孝閔帝踐阼,進位柱國。轉岐州諸軍事,歧州刺史。治有美政,黎民懷之。及宇文護廢孝閎帝,乃迎立毓。武成初,以稱王不足以威天下,始稱皇帝,建年號。毓明敏有識量,護頗畏憚,於是進毒弒之。560年5月30日(武成二年四月辛丑日),宇文毓被宇文護毒死,終年僅27歲。葬於昭陵,廟號“世宗”,諡號“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