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簡介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文章分析

課文研討

一、整體感知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還鄉的第二年,應詔入朝晉見。正在太學讀書的同鄉晚輩馬君則前來拜訪,宋濂寫了這篇序,介紹自己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態度,勉勵他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本課只節選了序文的前半部分。在這部分中,作者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地位和長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說教,而是現身說法,敘述自己青少年時代求學的艱難和勤奮學習的經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作者對馬生的殷切期望,寓於其中。

二、問題研究

1.作者是怎樣寫自己的求學經歷的?

作者寫自己年輕時學習上的艱苦情景,主要寫了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開篇即點出學習上難以解決的矛盾:“家貧”和“嗜學”,由此引出了求學的艱難:常借書於人,手自筆錄,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觀群書。苦無名師引導,趨百里外,從師叩問。經過作者的主觀努力,頑強拼搏,在付出了無數辛勤的勞動,經歷了無數辛酸後,終於克服了學習上“無書”和“無師”的困難,獲得了知識,成為飽學之士。作者特別渲染了從師求學的艱難:窮冬時節,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膚皸裂而不知”,“四肢僵勁不能動”。生活上艱苦異常,粗茶淡飯一日也只有兩頓,穿的是破衣舊袍。但這些都未動搖作者求學的意志。在艱苦的學習生活中,作者怡然自樂,對同捨生的豪華生活毫不艷羨。精神上的富足,戰勝了物質上的貧困。知識的積累,精神的充實,是學子讀書的必備條件。作者最後以“勤且艱”小結自己的學習生涯,想必馬生能從中受到啟發。

2.作者寫自己艱苦求學經歷的目的何在?

是為了鼓勵馬生勤奮學習。因為課文只是節選,參照後文敘太學的優越學習條件,以及對馬生語重心長的鼓勵和期望,作者的意圖非常明顯。同時,文章由自己的經歷寫起,讀來也更親切平易。

練習說明

一、背誦課文,說說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他為什麼能夠這么做。

設計此題,意在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於古文背誦的要求。要求學生說說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夠這么做的原因,既為學生鍛鍊口語表達的能力提供了一次說的機會,同時通過這樣的練習,也能引導學生在背誦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最後一問“他為什麼能夠這么做”可不拘一格,只要說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二、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2.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3.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4.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5.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注意文言文中的特殊詞語,特別是與現代漢語表達不同的詞語,從而積累文言詞語,培養對文言文的語感。

1.致:得到。

2.走:跑。稍:稍微、稍許。

3.益慕:更加仰慕。益,更加。慕,仰慕、傾慕。

4.患:憂慮,擔心。嘗:曾經。

5.俟:等,等到。

三、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方式?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練習題。意在引導學生運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這篇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可以讓學生就這一話題開展討論,最好能有不同的意見。討論中看法不一致不要緊,通過討論甚至辯論,更有利於碰撞出學生思想的火花。如果能有同學就此談到尊師重教與師道尊嚴的關係,甚至引用“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名句,顯然有助於將討論引向深入,應該大力表揚。

教學建議

一、補充文體知識,引導學生大體了解“書序”和“贈序”的區別。

二、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對比手法,領會文章內容,體會這種寫法的表達效果。

三、辨識一些文言詞的讀音。

四、挖掘本文的現實意義,引導學生勤勉學習,不怕吃苦。

有關資料

一、作者介紹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現在浙江義烏)人。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

明初朱元璋稱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提舉,為太子講經。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全家流放茂州(現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途中病死於夔州(現在重慶奉節縣)。

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宋濂與劉基、高啟並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以繼承儒家封建道統為己任,為文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著作甚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散文或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讚許他“當今文章第一”,四方學者稱他為“太史公”。著有《宋學士文集》。

二、明初散文

明代初期的散文作家大都是由元入明者。他們經歷了社會動亂,對治亂興亡的體驗較深,因此創作比較貼近現實。這個時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宋濂、劉基、方孝孺等。

宋濂是“開國文臣之首”。他堅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經師古,強調“辭達”,注意“通變”,要求“因事感觸”而為文,所以他的散文內容比較充實,且有一定的藝術功力。劉基則詩文兼長。散文長於議論,風格古樸豪放,鋒利遒勁,且富於形象性,《郁離子》《賣柑者言》可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學生,繼承了宋的文統與道統,且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潑辣,如《蚊對》《指喻》等。

三、譯文

我小時就愛好讀書。家裡窮,沒有辦法得到書,就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天氣特別冷的時候,硯池裡的墨水結成堅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鬆。抄寫完畢,趕快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成年以後,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與大師、名人交往。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捧著經書向同鄉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學生擠滿了屋子,他從不把言辭和表情放溫和些。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向他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也不敢多說;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於能夠有所收穫。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節,刮著猛烈的寒風,踏著幾尺深的積雪,腳上的皮膚凍裂了還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洗腳,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紅纓裝飾成的綴著珠寶的帽子,腰上繫著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渾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棉襖,舊衣衫,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不羨慕他們,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求學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

四、課文刪節部分原文、注釋和參考譯文

今雖耄老⑴,未有所成,猶幸預⑵君子之列,而承⑶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待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⑷於余者乎?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⑸日有廩稍之供⑹,父母歲有裘葛⑺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⑻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⑼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⑽之卑⑾,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⑿在太學已二年,流輩⒀甚稱其賢。余朝京師⒁,生以鄉人子謁余⒂。撰長書以為贄⒃,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⒄。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⒅也;詆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人⒇者,豈知余者哉!

注釋:⑴〔耄老〕年紀大。⑵〔預〕參與。⑶〔承〕承受,接受。⑷〔過〕超過。⑸〔縣官〕這裡指朝廷。⑹〔日有廩稍之供〕天天有米糧供給。廩,糧倉。稍,廩食,官府發給的糧食。⑺〔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⑻〔司業、博士〕官名,國子監的老師。⑼〔假諸人〕假之於人,向人借。⑽〔天質〕天資,人的智力。⑾〔卑〕低下。⑿〔君則〕馬生的字。⒀〔流輩〕同輩的人。⒁⒁〔朝京師 〕這裡指去官後進京朝見皇帝。⒂〔以鄉人子謁余〕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浦江縣和東陽市在明朝同屬金華府,所以說是同鄉。謁,拜見。⒃〔撰長書以為贄(zhì)〕寫一封長信作為表示敬意的禮物。贄,初見面時為表敬意送的禮物。⒄〔夷〕平和。⒅〔志〕意願,心愿。⒆〔詆〕詆毀,誣衊。⒇〔驕鄉人〕在鄉人面前炫耀。

參考譯文:

現在太學生們在太學裡學習,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來,沒有挨餓受凍的憂慮了;坐在高大的屋子裡誦讀詩書,沒有奔走的勞苦了;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去詢問而不告訴、去請教而得不到指導的情況了;凡是應該有的書都集中在這裡,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才能看到。如果他們的學業還有不精通,品德還有沒養成的,那么不是天資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樣專一罷了,哪裡是別人的過失呢?

東陽縣的書生馬君則,在太學裡讀書已經兩年了,同輩人十分稱讚他的賢能。我到京師朝見皇帝,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來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見面禮,言辭很順暢通達。同他談論事理,言辭溫和,臉色和悅。自己述說少年時用心學習很勤奮。這可以說是善於學習的了。他將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把過去求學的艱苦告訴了他。

五、《送東陽馬生序》講析(節選)(吳功正)

這篇文章意在勉勵當時的太學生要刻苦讀書,說理透徹,文字樸素,很有感動人心的力量。現在分幾段來談。

第1段記述自己青少年時期求學的經歷,一共有三層。第一層寫少年時代讀書的刻苦勤奮。文章一開始就揭示了“嗜學”和“家貧”的尖銳矛盾。“嗜學”就是喜歡讀書,家境貧寒卻又無法買書來看,只好向別人借書,“手自筆錄”,自己親手抄寫,這就成了解決矛盾的辦法。“手自筆錄”這一情景,初步揭示了他學習的勤奮態度。接著用寒冬天氣抄書的情景進一步描寫這種刻苦精神。“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硯台里結了很硬的冰,手也凍僵了。這既是指天氣,又是指家道貧寒。而“硯冰”“手指”,是圍繞著“手自筆錄”的抄書方式寫的。“弗之怠”,是說不懈怠偷懶。這是用學習態度和學習條件進行對比,進一步突出學習的刻苦。作者從最艱難的嚴冬季節著筆,用來說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很有概括作用。“走送之,不敢稍逾約”的“走”字和“稍”字值得注意。“走”是跑的意思,這裡指“趕快”。“走送之”,親自去借,又親自去送,而且趕緊送去。“不敢稍逾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這個“稍”字強調了他堅守信約,決不耽誤,即使困難再大,也是這樣。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樂於借書給他,他也才有可能“遍觀群書”。從“無從致書以觀”到“遍觀群書”,這中間的原因,表面看來,是“不敢稍逾約”,實際上是“弗之怠”,是他不畏艱苦的學習精神。這一層是寫讀書刻苦。

第二層一開始,用“既加冠”的“既”字承接上文,“既加冠”就是到了成年。古代男子到了二十歲便舉行加冠儀式,束髮戴帽,表示已成年。前一層說的是學習刻苦,這一層講的是求師艱難。寫的是“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的情景。所謂“鄉之先達”,是指當地有學問的前輩。“執經叩問”,就是帶著經書去請教。“百里”,是說路程遠,顯示了求師欲望的迫切和堅決。這個情景是分三點來寫的。第一點寫老師的嚴厲。“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德隆望尊”也就是德高望重,這是概括性的評價,然後用學生擠滿屋子這一情景進一步烘托渲染,說明這位老師確實有學問、有知名度。但是,即使是求教的人很多,老師也沒有“稍降辭色”,言辭、態度很嚴肅,絲毫也不隨便。這是用的反襯手法。而寫老師嚴厲又是為了突出作者求師的誠懇。於是,接下來的第二點是寫平時請教老師的情景,“立侍左右”,“俯身傾耳”,生動地表現了他的虔誠和恭敬的態度。第三點是寫老師發怒時他求教的情景,“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態度更加謙和,以至於不敢出聲。這裡的兩個“愈”字,相當傳神。“俟其欣悅,則又請焉”,等到老師高興的時候,又繼續請教。這一層是寫求師難。

第三層主要寫求學的艱苦情況。作者選取了一個特定情景加以描寫。“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負篋曳屣”,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表明窮苦;“深山巨谷”,表明路途險惡。窮冬、烈風、大雪,分別從季節、環境、氣候的特點上著眼。“足膚皸裂而不知”,“四肢僵勁不能動”,這些又反襯了天氣的嚴寒和行路的悽苦。這是寫行,同時寫到了衣、食、住,寄居旅舍,穿破舊棉袍,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鮮魚美肉可供享受。這一切,都表現了一個“苦”字。而著力寫苦,有兩個目的:一是對比“同捨生”,那些住在同一旅舍里的富家子弟;一是表現自己“中有足樂者”,也就是內心的樂趣。作者連用這樣幾個動詞,“被”“戴”“腰”“佩”“備”,著力寫出富家子弟服飾的華美,勾勒出他們的形象,“燁然若神人”,像神那樣光彩艷麗。這是個比喻,這一個比喻越是突出,下面的對比就越鮮明。“余則袍敝衣處其間”,一邊是服裝鮮艷,一邊是破衣爛襖。這就進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寒酸相。在經過這樣的對比後,作者的筆墨開始轉折,進入對精神境界的揭示,“略無慕艷意”,表明他一點也不羨慕,不自慚形穢。那么,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有足樂者”,內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託,所以他就不會在吃、穿上和別人比較了。接下來作者用“蓋余之勤且艱若此”結束這一層,說明這只是一個例子,是一種特定情景,從而用特定來說明一般,概括了許多類似情形。

這篇文章中心意思明確,但作者不是板著面孔空講道理,而是用夾敘夾議的方法。而這種夾敘夾議手法的運用,又是通過現身說法的途徑,包含著自己親身的經歷和感受,因而顯得情意懇切,語重心長,使人感到親切。文章從敘述入手,表面上看似乎離題,實際上內在的勾連很緊。寫年輕時讀書、從師、求學的經歷,選取的是跟題旨有關的事情,因而在敘述中隱隱地有著議論的意圖。寫自己的艱苦經歷是正面教育,寫富家子弟求學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訓。這一切又無不是為著勉勵馬生。因而,全文的結構緊密,最後推出題旨就顯得水到渠成。

本文的另一個重要的寫作特色是善於運用對比手法。比較明顯的是富家子弟的豪華和作者自己的貧寒的對比。本章的結論便是從這些對比中引出的,因而很鮮明,很有說服力。

六、《送東陽馬生序》賞析(周溶泉、徐應佩)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今浙江金華)人。元至正中,薦授翰林院編修,以親老,辭不赴,隱東明山著書。明初以書幣征,除江南儒學提舉,命授太子經,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學士。後因長孫宋慎與丞相胡惟庸謀反案牽連而被貶四川茂州,死於洪武十四年(1381)五月,終年七十二。正統中,追諡文憲。

宋濂少時勤苦好學,元時曾受業於文豪吳萊、柳貫、黃之門,得其薪傳。於書無所不窺;自少至老,未嘗一日釋卷,故學識、文才俱登峰造極。及事明太祖,凡國家祭祀、朝會、詔諭、封賜之文,多出其手。相傳明太祖嘗以文學之臣問於劉基,基對曰:“當今文章第一,輿論所屬,實在翰林學士臣濂,華夷無間言者。其次臣基,不敢他有聽讓。”(《跋張孟兼文稿序後》)當時日本、高麗使臣來京朝貢者,每問“宋先生安否”,且以重金購其文集而歸。著有《宋學士集》《宋文憲全集》並行於世。宋濂文雍容高華,醇厚演迤,而多變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濂文雍容渾穆,如天閒良驥,魚魚雅雅,自中節度。”劉基於其所著《宋景濂學士文集序》中引歐陽玄贊濂之言曰:“先生天分極高,極天下之書無不盡讀;以其所蘊,大肆厥辭。其氣韻沈雄,如淮陰出師,百戰百勝,志不少懾;其神思飄逸,如列子御風,飄然騫舉,不沾塵土;其詞調清雅,如殷卣周彝,龍紋漫滅,古意獨存。其態度多變,如晴霽終南,眾騶前陳,應接不暇,非具眾長,識邁千古,安能與此!”他在文學上主張崇實務本,“必有其實,而後文隨之”;強調“隨物賦形”、“人能養氣則情深文明,氣盛而化神”(《文原》)。著名篇章有《秦士錄》《王冕傳》《胡長孺傳》《李疑傳》《環翠亭記》《看松庵記》等,《送東陽馬生序》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送東陽馬生序》,“序”是一種文體。“序”有書序和贈序兩種。書序比較早,多為敘述著作者的意趣、寫作緣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贈序創於唐初,用於臨別贈言,如韓愈的《送孟東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義序》等。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鄉、浙江東陽縣青年馬君則也在京城,就讀於“太學”。馬生回鄉探親,宋濂寫了這篇文章,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道為學之難”,勉勵馬生勤苦學習。這篇贈序不是板著面孔說教,也非輕施諛詞以恭維對方,而是現身說法,針對時弊以加針砭,因而寫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辭流暢,其中所講道理對我們今天也很有啟發意義。

敘自己“為學之難”,先揭示“嗜學,家貧”的主客觀情況。“嗜學”,有強烈的讀書願望,濃烈的讀書興趣,而“家貧”則無力購書,無資聘師,無法結友。在這種處境下,唯有靠自己的“專心”、“勞苦”予以克服。作者先敘無書之苦。“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好讀書卻買不起書,只有走借書之途。再寫借書之難,借來的書,不能污損,不可久待,只有“手自筆錄,計日以還”。為了不逾約,即使是“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也“弗之怠”,仍要“筆錄”。複寫求師之艱。先寫“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嘗趨百里外”求教,不辭勞苦。鄉賢因門人弟子眾多,對他“未嘗稍降辭色”,他不因冷遇而灰心,不因疏淡而反感,相反的卻是“俯身傾耳以請”;甚至會遇到“叱咄”,而他卻“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鄉先達的態度愈差,他的態度卻愈敬,可見求知的心誠。再寫外出從師的“勤且艱”。“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道路、環境、季節、氣候,都極惡劣,而他“足膚皸裂”、“四肢僵勁”,則置天寒地凍於不顧,山高路遠而不管。對於衣、食、住也不講究。寄居旅舍,一天兩頓飯,無甘美肥鮮;一身粗布破袍,無光鮮錦繡。作者於前面以環境的惡劣突顯其堅苦不移,這裡則以“燁然若神人”的紈絝子弟為對比,反襯其獨得其樂。正由於如此,不計客觀條件的艱苦,執著追求,虛心求教,他才能“遍觀群書”,而列於君子之列,居天子之側,四海稱其姓氏。從封建社會的“學而優則仕”的觀點看,宋濂可謂學有所成的了。接著寫諸生學習條件優裕而懈怠,回應上文,又明揭意圖。作者仍然從食、住、書、師四個方面予以對比。太學生無衣食之患,相反的是鮮服美食;高堂大廈,群書畢集,師隨左右,不像自己當年的學習,有“凍餒之患”、“奔走之勞”、“求而不得”之苦,可是條件好了,卻有“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條件的優裕和效果的不佳又形成對照。作者在充分比照的基礎上其理穎然而出:“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顯示了不容置辯的力量。最後一節文字寫作這篇序的目的:“勉鄉人以學”。作者和馬君則系同鄉關係,又是位勤奮好學的青年,加之以長信為進見禮,言和色夷,是個流輩稱其賢的“善學者”,因而才誠懇地以“為學之難以告之”。由於文中是以個人的經歷和體會為例證的,因而要申說一下無“夸際遇之盛而驕鄉人”的意思。作者在行文中也一直注意防止驕矜之意,寫向人請教,說“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稱自己“今雖耄老,未有所成”,以及“幸預”、“綴”、“謬稱”等謙讓之辭,純然是長者之風,學者之范。

作者勖勉後生馬君則,語重心長,寓理於事,其事一為己事,一為人事。敘己事,娓娓動聽;述人事,頭頭是道。以己事與人事相比照,其理煜然。人事即為太學生事,馬生系太學生中之一員。但又不同於一般的太學生,是個“用心於學甚勞”的“善學者”,因而具有勸勉的基礎,否則也不必如此諄諄告誡。這篇勸學篇,因為作者現身說法和嚴密對比,事繁而不蕪。語簡而意昭,不愧是宋濂的力作之一,也是明文中的佼佼者。

宋濂不僅學識豐贍,文才彪炳,而且政治經驗富足,馬生原是個用心於學的人,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那作者又為何還要如此教誨?作者不說太學使人養尊處優,不求上進,而講條件優越,要充分運用。這是因為他深知朱元璋登上寶座後一直妒賢嫉能、殺戮功臣,以鞏固其統治。他的親信謀士、開國功臣劉基就死於朱元璋的陰謀,開國元勛徐達、太師韓國公李善長、中丞塗節、吏部尚書詹徽、開國公常升等都被朱元璋以各種藉口而殺害。宋濂可謂知時識世,在朱元璋大清洗之前就告老還鄉,退居林泉。他這次“朝京師”,馬生“撰長書以為贄”,對他加以讚頌,他為了避免朱元璋的疑忌,在贈序中不講為國為民之類的涉嫌的話,而講萬年百處可說的讀書問題。談讀書,還不忘讚揚一下太學,對皇帝主辦的學校條件說了一番好話。從這裡可見宋濂不僅飽有學識,而且老於世故。宋濂雖然如此小心謹慎,可是後來他的孫子與一案有牽,也株及了他。

(選自《中華文學鑑賞寶庫》,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