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對聯

挺七十二峰之英奇,帶江襟湖,突兀陣雲開,豈唯見天柱高撐,石廩騰擲;
為三千萬人所瞻仰,舜巡禹奠,蕭條冠蓋異,猶得考太康故址,貞觀殘碑。 謝國光題南嶽廟。 天柱、石廩:衡山二峰名

 

雄鎮峙南維,看七二峰,回雁為首,嶽麓為足,遞九嶷而通五嶺,蜿蜒八百里瀟湘,屏藩楚屾,有祝融高,水簾奇,藏經秀,方廣深,更日出壯輿圖,雲海盪胸臆,絕頂寒松,當門老檜,蔚然集山川之繪彩。點綴些清澗甘泉,紅牆碧瓦,弦歌梵吹,牧笛炊煙,丹青隨意匠,最是層嵐獻翠,宜春,宜夏,宜秋,宜冬,四時景色到眼殊;好乘興陟天柱翫月館,毗盧品霧茶,頓令目接心怡,嘆造化窮工,埒泰華恆嵩而夸獨秀;
遺篇光前烈,斯兩大間,靈氣所鍾,精英所郁,自開鑿以曆紀元,上下數千年俊彥,瑞應璣衡,亦堯之封,舜之巡,禹之郡,王之畿,想騷雅肆盤桓,樵隱雜交處,羽客談玄,禪宗衍盛,綺歟萃古今之勝事。緬懷那鄴侯遁跡,李杜賡吟,韓僡雲開,朱張霽雪,白沙牽夢魂,依稀藻韻流風,可興,可觀,可慕,可怨,一帙史詩如畫卷;待炷香讀神禹岣嶁碑,船山蓮峰志,直教頑廉懦立,慨人文紀踵,冶儒釋道墨以毓多才。

南嶽廟正殿。 鎮:一方主山。 九嶷:九嶷山。 水簾:洞名,位於紫蓋峰下。 方廣:方廣寺。 天柱:天柱峰。 毗盧:洞名,位於芙蓉峰後。 遺篇:王夫之《船山遺書》。 兩大間:天地之間。 李杜:李白、杜甫。 朱張:朱熹、張栻。 岣嶁碑:即禹碑。 蓮峰志:王夫之著《蓮花峰志》

登峰巔俯視洞庭,高唱江從東去;
問天下誰稱福地,長歌風自南來。 南嶽廟戲樓

太微為衡,門羅將相;
盛德在火,運啟秋冬。 陳逢元題南嶽廟戲樓

虞帝率諸侯,北面而朝,儼若恆山對拱,頂禮文明,當年如岱,修儀典章,特崇五月;
夏王乘四載,東巡於此,自從蒼水周鏇,交通寤寐,使者先天,啟鑰禹貢,孳乳千言。 陳逢元題南嶽廟戲樓

四岳踞黃河,個個稱雄,惟茲坐控長江,使挾漢潛,望洋朝海;
一尊瞻赤帝,巍巍在上,但願靈鍾大楚,篤生申甫,為國補天。 陳逢元題南嶽廟戲樓。 申甫:周代大臣申伯、仲山甫

暮鼓晨鐘,要從頭自家猛省;
盲枷瞎棒,看行腳默記擔當。 陳逢元題南嶽廟戲樓

寒空聳危闕;
高士著幽禪。 陳逢元題南嶽廟戲樓

 

萬斛珠璣輝梵宇;
一襟星斗煥經台。

藏經殿,位於赤帝峰下,原名小般若禪林,南朝陳光大二年慧思和尚創建,陳後主妃曾於此避亂學佛。殿因朱元璋所賜《藏經》而得名,有“藏經殿之秀”的稱譽。該殿四周古木參天,有連理枝、同根生、搖錢樹、雲錦杜鵑等奇異樹木,附近有龍池、允春亭、水月亭、古華居等勝跡,為景色佳秀之處,為南嶽“四絕”之一

大道之行;
天下為公。 藏經殿

我讀文公詞,勸過此奸雄,思量仔細;
神知韓子意,要掃開晦昧,突兀晴空。 藏經殿。 奸雄:有才智且具權詐欺世之人

我佛所宗,真如貝葉;
眾經之長,妙法蓮花。 藏經殿

乾坤定位;
日月運行。 明心樓

放浪形骸以外;
寄跡山水之間。 明心樓

極目在天以外;
游情於古之初。 明心樓

左龍右虎間來往;
明月清風是故人。 明心樓

 

上摘星辰,旁飛日月;
封彌雲雨,澤沛山河。

上封寺,在祝融峰下

南鎮地無雙,播漢凌霄,目極海門觀日出;
上封峰第一,登高望遠,手撐天柱挾風來。 上封寺

三摩隨入三摩地;
十方常住十方僧。 上封寺

雲濕幽峰滑;
風梳古木香。 上封寺

天半朱霞,雲中白鶴;
山間明月,林下清風。 上封寺

七二峰絕頂獨占,仿佛神仙雲外境;
九萬里瀛寰一覽,平分歐美海邊春。 上封寺

回雁依稀,路上雲層迷絕頂;
臥虹環繞,我來掬水洗塵心。 上封寺。 回雁:衡山之回雁峰。 臥虹:喻湘江

浩浩湘流,望衡九面;
巍巍岳峙,祭秩三公。 潘力生題上封寺

登南楚靈山,禮西天古佛;
續隋朝大業,建現代伽藍。 周亮題上封寺山門

 

山鄰泰華嵩恆,水繞湘資沅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