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禪師簡介

佛陀禪師

中文名稱: 佛陀禪師

性別: 男

朝代: 南北朝

國別: 外國

出處: 中國歷代名僧

生平檔案

佛陀禪師,創建嵩山少林寺的佛陀禪師

佛陀禪師,意譯為覺者,本是天竺人。早年在天竺時,性喜守靜習禪,與同伴5人相隨出家修道,其他5人都已正果,唯有他無所收穫。佛陀乃勤苦勵節,自怨自艾。已得道的一位同伴勸他說:修道要看機會,時機一到,自有成果。我看你與中國有緣,我們還是到中國等待機緣吧。佛陀便與這位道友一同遊歷,於北魏孝文帝時來到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北魏自孝文帝之後,禪法大行,一般僧人都以禪誦為務,不重講論。佛陀精於禪法,正好投合了北魏社會的習尚,深受孝文帝的敬重。孝文帝特地為佛陀設立禪林,鑿石為龕,讓他結徒修禪。修行所需的一切用品,都由國家供給,事事豐厚。而佛陀在平城修行一段時間後,禪法更加精進,坐禪入定時常常出現一些人們難以理解的神異事跡,道俗都認為這是他道行高深而產生的征應。平城城內有一位姓康的富戶,家財百萬,崇重佛法,專門為佛陀造了一所禪院,讓佛陀居住,靜修禪業。修行中又有神異現象發生,康家老少驚奇讚嘆,都以為佛陀已經得道成佛。訊息迅速傳遍遠近城鄉,佛陀由是聲名大噪,譽動朝野。

孝文帝於太和十八年(494年)遷都洛陽,讓佛陀也同行至洛,又由國家營造靜院,撥給佛陀居住。那洛陽是東漢以來的舊都,地處南北之中,交通方便,文化發達,熱鬧非凡。況復遷都伊始,事務殷繁,嘈雜倍於平時。佛陀修禪需要安靜的環境,不適應洛陽城中的熱鬧忙亂氣氛,便常常到洛陽城東南方的中嶽嵩山,在那密林幽谷中屏營獨處,流連忘返。孝文帝尊重佛陀的意願,下敕令有司在嵩岳擇地為佛陀造一寺院,官給衣食。佛陀把寺址選在嵩岳之少室山,親自加以規劃經營。寺成,即有名的少林寺,佛陀自任寺主。

天下禪僧聽說佛陀禪師在嵩山立少林寺傳授禪法,聞風而動,紛紛趕來參拜受業。於是少林禪眾,常滿數百。佛陀加以妥善的組織和指導,使他們精勤修煉,一一把握禪要,達到預期的目的。佛陀又利用自己的影響,為少林寺建立了穩定的寺產,開闢了多種經濟來源,保證禪眾有吃有穿,無後顧之憂。他在少林寺初創時期做出的周密安排,日後成為少林寺的優良傳統,無論來少林修道的僧徒如何增加,也無論遇到怎樣嚴重的水旱災害,少林寺始終保持寺業充實,僧廩豐溢的昌盛景象。所以歷代少林徒眾在安心修道之餘,總是感激地追念緬懷佛陀的功業。

佛陀在少林寺定居之後,也還不時到洛陽城中走走,旨在物色合適的傳法對象。有一天,他在洛陽市上看見一位少年,在天街井欄上反踢蹀□,連踢500下,技藝絕倫。一打聽,知此少年姓楊,年長12。佛陀心想,這小孩身手如此不凡,若學道的話也一定能出類拔萃。設法和他接談,聽他聲音洪亮,更斷定這是一位好苗子。便問他願不願出家,那小孩回答說:這是我求之不得的。佛陀大喜,立即找到這小孩的父親,徵得其同意,便領著這小孩回寺,為他剃度,取名慧光。慧光聰明穎悟,後來在禪學、《地論》、《四分律》學諸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是馳譽北朝的一代名僧。

佛陀又讓弟子道房剃度了僧稠,教其禪法。後來僧稠在禪學上的修養達到極高的水平,佛陀稱讚他說:“自蔥嶺已東,禪學之最,汝其人矣!”並傳授給他更精深的禪門奧秘,使僧稠的禪法更加提高,歷北魏、東魏、北齊三代,獨步一時,備受帝王和道俗的尊崇。佛陀所傳禪學,通過僧稠而盛行於魏、齊之世。

在佛陀大弘禪法之前,北朝的一般禪僧,往往不明經義,徒事修持。甚至有人把修禪與義學對立起來,用極端的態度排斥並企圖廢除講論經義之事。佛陀反對這樣的錯誤做法。他所行的禪學,本身是有理論作指導的;他於修禪之外也重視義學的闡揚,曾與梵僧勒那摩提等合作翻譯了《十地經論》。他以禪師而兼習《地論》,不少《地論》師則兼習禪法,實際上都有定(禪定)、慧(義解)雙修的傾向。他們的作風,對於北魏末年北方義學興盛、中國僧人走上定、慧雙修,禪智兼弘的道路,是有促進作用的,也可以說他們的行事已開風氣之先。

佛陀晚年,仍住於少林寺,但已不參預寺務,也不再傳法授徒。他囑徒眾們互相學習,自相成業,自己移住到寺外一間小房子裡,獨自靜修靜養。臨終之前,親自在這間房子的牆壁上手畫神像,畫訖而終。他畫的神像,曾經保存了很長的時間,供崇敬他的人們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