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翼簡介

王方翼

王方翼(622—685年),字仲翔,并州祁人(今山西省祁縣),唐朝大將、良吏、書法家。

祁縣,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多豪門望族,商賈巨富。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王氏,從東漢時期的王允到金朝的文學家王郁,王氏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興盛達一千多年之久。其中身為武將的就有南朝宋大將軍王玄謨、征北大將軍王懿、南朝齊年北將軍王玄載、南朝梁車騎大將車王僧辯、北朝周太原郡公王思政、北朝周郯國公王軌等。到隋唐時期,祁縣王氏更加貴顯。除王方翼外,還有兵部尚書王忠嗣、文學家王維等名人。王氏的興旺,連後來的唐文宗都感嘆“李氏君臨天下二百年,但想和皇家聯姻的人竟然比想和王、溫等望族聯姻的人還少。”由此可見王氏在當時的社會地位,絲毫不遜色於皇族李氏。

王方翼的祖父王裕,在唐高祖武德年間曾出任隨州刺史,後來娶唐高祖李淵的妹妹同安大長公主為妻,從而使王氏的地位再次得到提高。王裕後來官至開府儀同三司。死後,賜諡號為“文”。唐太宗時期,李世民因公主年長,多次到王家看望公主,賞賜不計其數。王方翼的父親王仁表,貞觀年間官至岐州(治雍縣,今陝西鳳翔)刺史,但在王方翼很少的時候便去世了。王仁表死後,王方翼和母親李氏被公主從京城逐出,只好遷居到鳳泉別業。

由於王氏富貴已久,所以鳳泉的產業多已荒廢。王方翼當時雖然年幼,卻是孝子,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便主動和傭人共同勞動,同甘共苦。功夫不負有心,經過數年的經營。王氏在鳳泉的產業已是“闢田數十頃,修飾館宇,列植竹木,遂為富室”(《舊唐書·王方翼列傳》)。王方翼在幾年的勞動中,深深體會到了勞動人民的疾苦,期間也顯示了他過人的經營治理才能。這些經歷,為他將來造福一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主去世後,王方翼和母親回到了長安(今西安市)。一次,王方翼走夜路,忽遇一個身高丈余的人。王方翼並未害怕,引弓將其射倒。待走近一看,原來是配木。後來這件事傳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將王方翼提升為右千牛。

永徽元年(650年),唐高宗李治繼位,王方翼的堂妹被冊封為皇后,王方翼也因此升職,安定令,出任安定(唐初共有兩處安定,一在涇州,卻今甘肅涇川北涇河北岸,一在豳州,今陝西彬縣)縣令。在任期內,王方翼誅滅了當地土豪皇甫氏,使社會治安得以安轉,同時發展生產。因政績顯著,王方翼遷任瀚海(治今蒙古哈爾和林西北)都護司馬,因事受到牽連,降為朔州(治善陽,今山西朔縣)尚德府果毅,歲余代還。後來母親李氏病逝,王方翼因難受過渡而一病不起。唐高宗得知王方翼的事跡後,非常感動,特派御醫為其看病。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廢王皇后,改立武氏為皇后,王皇后被廢不久,即與蕭淑妃同被則天害死。

顯慶四年(659年),禮部尚書許敬宗秉承武則天皇后的意旨,陷害長孫無忌。由於王方翼的好友涼州長史趙持滿是長孫無忌的親屬,許敬宗唯恐留下趙持滿對自己不利,就誣陷趙持滿與長孫無忌一同陰謀反叛。結果趙持滿被殺,屍體被扔棄在城西,他的家屬均不敢去收屍。王方翼聞訊後,感慨地說 :“欒布之哭彭越,大義也;周文之掩朽骼,至仁也。絕友之義,蔽主之仁,何以事君?”(《舊唐書·王方翼列傳》)說完,派人將趙持滿的屍體收殮,然後又按禮儀將他埋葬。唐高宗肯定王方翼的做法,沒有加罪於他。王方翼的俠義之舉不僅使他在當時聲名遠播,也使後人對其讚頌不已。

此後,王方翼遷任肅州(治酒泉,今甘肅酒泉)刺史。由於肅州城荒毀已久,又無壕塹,所以常為突厥騷擾。王方翼到任後,發動土卒修築城垣,並引獨(多)樂水(即今蒙古共和國境內土拉河)環城,組成護城河,加強肅州城的防禦能力。儀鳳初年,河西走廊發生嚴重蝗災,其他州縣饑民流離,唯獨肅州境內安然無恙。當時各州縣的災民餓死者不計其數,很多災民都不顧路途遙遠投奔到肅州。王方翼早年在鳳泉的經歷使他銘記於心,於是組織人力大力賑災,來者不拒。同時還私自出資建造水碾、水磨,只收取很少的錢,然後又將所賺的錢全部用於賑災。王方翼在肅州城修建了數百間房屋,供饑民居住。所以當時災民雖多,但多數都活了下來,為此,百姓特立碑頌其功德。

鹹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攻陷西域18州,唐天山南路之地盡為吐蕃所占。當時西突厥在阿史那步真可汗去世後,各部落多有散失,酋長阿史那都支、李遮匐,收集餘眾,附於吐蕃。鹹亨二年(671年)四月,唐廷令阿史那都支為左驍衛大將軍兼匐延都督,安集所屬部眾。此時,阿史那都支及其別帥李遮匐卻聯合吐蕃,進兵安西(都護府治所碎葉鎮,今俄羅斯托克馬克),威脅唐在西域的統治。

調露元年(679年)六月,唐廷商議發兵討伐事,吏部侍郎裴行儉提出智取之策。唐高宗遂命裴行儉為安撫大食(今阿拉伯)使,以護送波斯王子回國繼位為名,領兵西進,準備在途經西突厥境地時,見機行事,擒獲阿史那都支等人,以安定西突厥各部。因為此行是以護送為名去西域,不能派大軍,所以裴行儉必須找一個得利的人充當自己的副手。裴行儉得知王方翼的事跡後,便奏請以王方翼為副使,充任檢校安西都護。此舉得到了唐高宗的同意。

王方翼隨裴行儉到西域後,很快便平定了西突厥,擒獲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裴行儉親自押俘二人返回長安,將王方翼留在安西,負責經營西域;唐廷又以前安西都護杜懷寶為庭州(治金滿,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刺史。安西都護府是唐在貞觀十四年(640年)八月攻滅高昌後,於九月在西州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北雅爾湖村附近)設定的,負責管理西域地區軍政事務。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唐軍進駐龜茲國以後,便將安西都護府移至龜茲國都城(今新疆庫車),同時在龜茲、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築城堡,建置軍鎮,由安西都護兼統,故簡稱“安西四鎮”。貞觀以後,安西四鎮時置時罷,軍鎮也有所變動。永徽元年(650年),唐高宗根據當時的西域形勢,罷四鎮,安西都護府也遷回西州。顯慶二年(657年),唐政府平定了西突厥阿史那賀魯的叛亂。次年,安西都護府又遷回龜茲城,四鎮隨之恢復。吐蕃攻陷西域18州後,四鎮再罷。

王方翼這次留在西域的任務就是重置安西四鎮。與以往不同是,王方翼這次以碎葉水旁的碎葉城(又稱素葉城、索虜城,在今俄羅斯伏龍芝市北楚河南岸楚伊斯闊葉附近,一說在今俄羅斯托克馬克附近)替代了焉耆。從此時起,安西四鎮改為碎葉、龜茲、于闐、疏勒。和一般羈縻州府不同,這四鎮乃是唐朝西域邊防的軍事重鎮,所以,都修築得非常堅固。碎葉城是安西四鎮中最西的一個軍事重鎮,在當時為役屬於突厥的商胡雜居地,並非如龜茲等國尚各有其王。碎葉本自有城,城周六七里。但對於一個軍事重鎮來說,這還遠遠不夠。為此,王方翼在故城的基礎上,另建新城。經過50餘日的建設,碎葉新城築畢,“立四面十二門,皆屈曲作隱伏出沒之狀”(《舊唐書·王方翼列傳》)。當時西域的胡人競相前來參觀,“莫測其方略,悉獻珍貨。”(《新唐書·王方翼列傳》)碎葉城的建成,對鞏固唐的西北邊防和維護中西陸路交通,都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方翼在西域取得一定成績後,唐廷卻將他遷任庭州刺史,而以庭州刺史杜懷寶鎮守安西。由於杜懷寶不善於處理同西域各族的關係,西域形勢慢慢緊張起來。

永淳元年(682年)二月,西突厥十姓(10個部落)在阿史那車薄的率領下,舉兵反唐,並於四月圍攻弓月城(今新疆霍城西北),威脅唐西北邊疆。唐高宗本以禮部尚書裴行儉為金牙道行軍大總管,率3總管兵分道進攻西突厥。但裴行儉尚未出師,便已去世。王方翼率軍救援弓月,行至伊麗河(今伊犁河)時,路遇前來阻擊的突厥軍。王方翼率軍縱擊,大破之,斬首千餘級(一說千級)。隨後,咽曲三姓(活動於今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部族兵與阿史那車薄合軍10萬,抗拒王方翼部。王方翼退兵碎葉城以東的熱海(今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附近地區,再次進擊。激戰中,流矢貫進王方翼手臂,王方翼以佩刀割去,左右不知。所部少數民族兵70餘人謀反,妄圖捕方翼以應阿史那車薄。王方翼察知後,佯作厚賜軍資,將其召集於軍中,以次引出斬之。時值大風,王方翼乘風振鼓,不聲不響,逐個處斬,鞏固了內部。隨後,王方翼派出副將分道襲擊,大破阿史那車薄和咽曲兵,擒其酋長300人,西突厥遂平。經此戰,西突厥日漸衰落。

王方翼獲勝後,以功遷夏州都督。時夏州境內發生牛疫,畜力缺乏,許多耕地因此荒廢。王方翼遂“造人耕之法,施關鍵,使人推之。”(《舊唐書·王方翼列傳》)稱“耦耕法”,並推廣各縣,成效顯著。王方翼的發明也成為後世耕架代牛的開端,後世多效彷。如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歐陽必進在鄖陽府(今湖北鄖縣一帶)“仿唐王方翼遺制,造人耕之法”。

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詔王方翼回京,詢問西域邊事。席間,唐高宗見王方翼的衣服上有血漬,便問其中原因。王方翼便將熱海激戰一事告訴了唐高宗。唐高宗親視其傷,讚嘆道 :“吾親也 。”(《舊唐書·王方翼列傳》)對王方翼厚加賞賜。

永淳二年(683年),白鐵余領導當地農民舉行起義。白鐵余為綏州步落稽(少數民族)人。為準備起義,利用民間信佛心理,先將銅佛埋於地下,過後聚集民眾挖出“聖佛”,裝入數十層雜色綾囊內,揚言“得見聖佛者,百疾皆愈”。數年間歸信的民眾越來越多。白鐵余組織他們於永淳二年四月二十七日,據城平縣(今陝西清澗東北)發動起義,自稱光明聖皇帝,設定百官。然後率領起義隊伍,進攻綏德(今陝西清澗西北)、大斌(今陝西子洲西南)二縣,殺掉官吏富豪,焚其房舍。唐高宗令王方翼隨右武衛將軍程務挺出兵進剿。唐軍攻拔城柵,生俘白鐵余,將這次起義鎮壓下去。王方翼因功封太原郡公。

後阿史那元珍入寇唐邊,王方翼奉詔進擊。當時庫府空虛,“無完鎧”,王方翼遂“斷六板,畫虎文,鉤聯解合”(《新唐書·王方翼列傳》),敵軍戰馬見後,受驚而逃。唐軍不戰而勝,俘大將二員,並降桑乾、舍利二部。

自顯慶(656—661年)末年起,武則天乘高宗體弱多病之機,遂專國柄,威勢日重。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唐中宗李顯即位,武則天臨朝稱制。嗣聖元年(684年)二月,武則天廢中宗為廬陵王,立睿宗李旦為帝,繼續臨朝稱制。武則天在奪取政權的過程中大肆翦除異己,打擊政敵,並濫殺一些被她懷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于志寧、裴炎等人,少數被貶逐,多數遭誅殺。當時王皇后的親屬中只有王方翼還身居高官,王方翼認為自己屢立戰功,希望憑此不受到牽連。但武則天早決心除掉王方翼,暗中蒐集王方翼的罪過。但王方翼為官清廉,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所以口碑非常好,使得武則天一無所獲。但武則天並沒因此放棄加害王方翼決心。

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原故司空李績(本姓徐,賜姓李)之孫眉州刺史、英國公李敬業討伐武后。程務挺因與唐之奇、杜求仁(李敬業所部)有交往,被誣陷參與了起兵,於十二月被殺。王方翼因與程務挺共過事,而且關係一貫友善,武則天便以此為藉口,將王方翼投入獄中,隨即流放崖州(今海南瓊山)。王方翼沒能走到崖州,便於途中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歲。神龍(705—707年)初年,唐中宗恢復了王方翼的官爵。

王方翼有三子,長子王臣、次子王瑨在唐玄宗開元(713—741年)初年官至中書舍人,三子官至兵部侍郎、秘書監。

王方翼不但是當時名將,還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與魏叔琬齊名。

點評:當時唐與吐蕃都將主要精力放在河隴方向,雙方在西域都有兵力不足的問題,因而都很注重與當地土著連兵。王方翼經營西域的成功,正是抓住這一點。此後,吐蕃在西域的發展勢頭被有效地扼制住了,這些都是王方翼的功勞。吐蕃因在西域無功,河源防線又因河源軍經略大使黑齒常之經營有方,牢不可破,只好改向劍南南方向(治益州,今四川成都)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