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閎簡介

落下閎

落下閎,字長公,西漢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人,公元前2-前1世紀之際的民間天文學家。

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中,有如下的一段記載:

"昔之傳天數者:高車之前,重、黎;於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鹹;周室,史佚、萇弘;於宋,子韋;鄭則裨灶;在齊,甘公;楚,唐眜;趙,尹皋;魏,石申夫。"

這裡,司馬遷列舉了一連串古代天文學家的名字,但在這些專職天文工作者中,卻很少包括巴蜀人,而在我國古代巴蜀,從事天文學的人是不少的。以天文為重點的《大荒經》是巴人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海內經》是蜀人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它們在巴蜀以至整個西南地區廣為流傳。巴蜀的大文學是學有淵源的,這裡天文人才薈萃,測天之學流傳於民間,正所謂"天數在蜀"也。

因此,西漢元封年間(公元前110一前105年),漢武帝決定採納太史令司馬遷等人的建議,下詔廣泛徵聘民間天文學家,改革曆法時,落下閬在同鄉礁隆的推薦下,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從四川來到了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參與了改歷的工作。

落下閎一到長安,便忙著"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於四方,舉終以定朔晦分至,離弦望",在實測天文數據和理論計算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改歷方案。與此同時,其他民間天文學家和官方天文學家共20餘人都各有方案,相持不下。經過激烈的爭論,最後形成了18家不同的曆法。"於是皆觀新星度、日月行,更以算推"。經過仔細比較,落下閎和鄧平的曆法"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壁,五星如連珠",大大優於其他17家,遂被採用,於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頒行,並改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稱新曆為《太初曆》。

太初曆在行用後,受到包括司馬遷在內的官方天文學家的反對,張壽王甚至提議改回到古時候的殷歷。然而孰優孰劣,還要以實測為準。為此朝廷組織了一次為期3年的天文觀測,同時檢驗太初曆和古六歷(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的數據,結果表明,太初曆更合於天象。從此太初曆便站穩了腳跟,而且一直使用了近200年(公元前104一公元84年)。為了表彰落下閎的功績,漢武帝特授他以侍中之職,落下閎卻堅辭不受,而鄧平則被任命為太史丞。

太初曆具備了後世曆法的主要要素,如24節氣、朔晦、閏法、五星、交食周期等,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曆法。太初曆採用夏正(以寅月為歲首),與春種秋收、夏忙冬閒的農業節奏合拍;太初曆規定以無中氣(24節氣中位於奇數者,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之月為閏月,比以前的年終置閏法更為合理;太初曆使用的交食周期、五星會合周期都比較準確,其28宿赤道距度(赤徑差)值,一直沿用了800多年,到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被一行重新測定的值所取代。

為了制歷的需要,落下閎還親自動手,製造天文儀器。他製作的觀測儀器,即渾儀(又名渾天、渾天儀),是由赤道環和其他幾個圓環同心安置而成,直徑8尺。有的環固定,有的則可繞轉,還附有窺官以供觀測之用。

據文獻記載,落下閎還製作過天文顯示儀器,即渾象(又名渾天象),"於地中轉澤天""正東西運轉,昏明中星既其度分至氣節,亦驗在不差而已"。

正如近代天文學史家朱文鑫所說:"自漢落下同作渾天儀,始立儀象之權輿"看來,落下閎對於天文觀測儀器渾儀和天文演示儀器渾象這兩種類型都進行過研製,而且已經大致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後來的天文曆法家如賈送、張衡等人,則在落下閎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發展。落下閎在天文學特別是渾天學上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後的作用,他對於中國天文學的發展,真是功不可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