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偉簡介

飛向太空的航程分析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從遠古時期嫦娥奔月的神話,到敦煌的飛天壁畫,再到人類真正的“航天始祖”萬戶,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飛天夢已經做了幾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隨著中國國力的富強,科技水平的提高,國人才能親眼目睹這一夢想的實現。當舉國歡慶“神舟”五號飛船載著中國自己的航天員飛向太空的時刻,我們更多的是喜悅和自豪,卻很少知道為了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經努力了近半個世紀。這篇新聞就回顧了這段歷史。

本文的導語部分是1、2、3段,點明這則新聞想要傳達的最主要、最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發射,並且指明“這是人類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響的發射,它標誌著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這一方面指明了這一事件的意義,同時點明這則新聞的新聞價值所在。

後面的部分是新聞的主體,作者並沒有繼續敘述“神舟”五號飛船發射的經過,而是叉開一筆,用一個過渡段過渡到對中國航天研究史的回顧中。這一部分所占篇幅最長,引用的都是一些背景材料,這就使得本文和同題材的其他新聞報導有了很大的不同。大多數新聞都是很詳細地描述火箭發射的經過,黨中央以及國人對於此事的關注,飛船上天后楊利偉的所見所感等,即使有一些背景材料,也只是寥寥幾筆。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他們認識到“神舟”五號發射的成功是中國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們的目光不應該只是關注這樣一些瑣碎的場景,讀者急需了解這一事件背後的故事。所以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歷史的深處,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中國的飛天夢以及我們實現飛天夢的艱辛過程。也正是因為把事件放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在這一段回顧中,有幾個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需要把握:

一是1958年毛澤東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國第一枚火箭的成功發射。三是1970年中國成功地將自己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戰略決策。五是“長征”系列火箭發射久經考驗。六是“神舟”一~四號飛船的成功發射。

文章的結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個過渡段把筆拉回到了現實事件中,這樣從頭至尾形成一種首尾圓合型的結構。

二、問題研究

1北疚謀晏庥惺裁春義?

本文標題有兩層含義:其一,本文要傳達的新聞事實是中國的載人航天飛船飛向了太空,並且取得了成功,標題可認為實指“神舟”五號飛船發射的過程。其二,中國的航天夢經過了幾代人不懈的努力終於取得了成功,標題也喻指這一探索過程。

2斃攣瘧ǖ狼康骷笆斃裕強調關注當下的事件,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敘述中國航天史,是不是有點不像新聞了?

新聞報導的確有及時性的特點,關注當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質,但允許引入一些背景材料。這樣的材料雖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對於補充說明新聞事實有很大的作用,是新聞報導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本文雖然用很大的篇幅敘述中國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敘述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基礎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為新聞背景材料來用的。面對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感到自豪,同時也迫切想知道中國的航天工程走到這一步,到底經過了什麼樣艱辛的歷程。在這個時候,本文提供了翔實的資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資料,而且把這些資料以歷史的形式系統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這對於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無疑是及時的。另外,這種狂歡之中的冷靜回顧,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義更加突出。

關於練習 

一、標題是新聞的“眼睛”,好的標題可以吸引讀者。課文的標題就很有特色,請你說說它的含義。你還見過什麼好的標題?介紹給大家,並就此談談標題對於新聞的價值。

設題意圖:標題是新聞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本題旨在引導學生注意積累、鑑賞好的標題。

參考答案:

參見“問題探究1”。

二、新聞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聯繫平時看到的新聞,結合本文,總結一下。

設題意圖:旨在由這一典範的文章了解一般新聞小說詩歌文學作品的結構特點。

參考答案:

本文導語部分是1、2、3段,點明這篇新聞想要傳達的最主要、最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發射,這是一個國人矚目的事件。後面的部分是新聞的主體,按照時間順序,敘述國人的飛天夢,以及為了實現這個夢想,科學家們所做的不懈努力。

另外,這篇新聞還是一種首尾圓合型結構。本文首尾兩部分記錄的是“神舟”五號的發射場景,中間則穿插了中國航天史的簡要回顧,二者很自然地銜接在一起。這是不同於一般新聞的地方。

總結:新聞一般由導語和主體兩部分構成。導語放在開頭,由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或依託新聞事實的議論組成;而主體則具體展開對新聞事實的敘述。

三、為了圓中華民族的飛天夢,中國的航天人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不懈努力。聯繫課文內容,並補充課外有關資料,編一份“中國航天大事記”。

設題意圖:一方面梳理課文內容,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關注這一重大科技事件。

參考答案略。

教學建議 

一、中國載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國科技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感到自豪。本文字裡行間充滿了這種對民族發展進步的自豪感。引導學生體會這種高尚的情感,養成關注時事、關注科技進步的習慣。

二、課文結構很簡單,是一篇典範的新聞報導,各個構件都很清楚,因此可以作為學生閱讀和寫作新聞報導的範本。

三、對於重大歷史事件的記錄,高明的作者總是把它放在歷史的語境中去看,這就使得現實事件有歷史的縱深感。本文和《別了,“不列顛尼亞”》都有這樣的特點,可以互相參照體會一下這種歷史和現實結合的寫法。

有關資料 

一、“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誕生內幕(南香紅)

誰也不知道,中國究竟要造一個什麼樣的載人飛船。

專家們為自己心中的飛船爭論不已時,作為飛船總設計師的戚發軔常常陷入兩難境地。沉思中他的銀白的頭髮會微微顫抖著垂落下來。

前蘇聯和美國從發射無人飛船到建立長期性空間站,歷時30多年,經歷從無人飛船到永久性空間站5個發展階段,其間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慘痛的挫敗,中國人該怎樣邁出自己的第一步?

在中國之前,美國和蘇聯都把人送上了太空,那么我們的“神舟”飛船是不是可以在先行者的肩頭起步,或者與國外進行項目合作?

戚發軔說:“沒有。我們曾經很想,但沒辦成。我們就決定:自己乾。”

點火:上演生死時速

“零故障、零缺陷”在地面上可以做到,但只要一上天,有很多事就難以預測了。

“挑戰者”號爆炸的烈焰每一個航天人都不敢忘記。

李頤黎是“神舟”應急救生系統的主任,他要考慮的是從發射、上升、運行到返回著陸的救生對策。

飛船發射的瞬間可以說是千鈞一髮。設計師們根據世界載人航天歷史上的失敗教訓認定,此時的危險源主要是火箭或飛船推進劑泄漏、著火,火箭發生故障等。

發射前最後5分鐘,航天員系好束帶,關閉頭盔面罩,戴好手套,兩手抱膝靜坐等待升空。

突然故障檢測系統報告出現緊急情況,航天員迅速從座椅處攀上近2米高的艙口,快速打開飛船艙門,以最快速度鑽出飛船。飛船艙門正對著第九層發射塔架,旁邊有一個航天員專用防爆電梯,但是沒電。航天員快速跑到撤離滑道口,縱身向幾十米深的緊急撤離滑道跳下去……

這是逃生演習中的一幕。

緊急撤離滑道是一個鋼套管和高彈力阻燃材料救生袋製造的高約50米的細長的尼龍口袋,航天員叉開雙腿,用肘部及手使勁撐住袋壁,以便下滑得慢一點。尼龍口袋裡層是張力為鋼材10倍的特殊纖維層,只要用力撐,就可以控制下滑速度或者停止,防止溜得太快太遠而摔傷。

尼龍滑道是濕的。這是為了防止磨擦產生靜電而澆濕的,航天員從口袋裡鑽出來,到達發射架下的地下掩蔽室,至此,航天員就安全了。

但這只是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的逃離辦法,火箭一旦點火,就不可能再停下來。“神舟”五號的救生辦法是:火箭頂端的逃逸塔迅速點火,拉著飛船以超過火箭幾倍的速度逃離火箭。逃逸塔上四個又輕又薄不會變形的柵翼格會自動打開,控制飛船穩定飛行。

逃逸塔的作用是火箭點火的前5分鐘到起飛後120秒鐘,也就是飛行高度0公里至39公里,幫助航天員脫離危險區。在世界載人航天史上,逃逸塔只被使用過兩次。

回家:闖過死亡關口

飛上207公里的飛船就進入軌道了。浩淼的太空離地球很遠,但並不意味著沒有危險。

一個可能是飛船失去控制,飛向更遠的太空回不了家;第二個可能是飛船的航天員座艙被流星或太空垃圾擊穿;第三個可能是飛船上的某個閥門泄漏。

1960年5月15日,前蘇聯首次發射了無人駕駛的衛星式飛船1號,飛船姿態控制系統故障,制動火箭點火後將返回艙推向了更高的軌道,1962年9月5日飛船才返回大氣層並燒毀。

回家和上天,一樣充滿風險。返回是載人飛船的事故多發段,不少航天員在回家途中死去。

飛船控制專家陳祖貴的四個摞起來有30厘米厚的大本子上寫滿了計算公式。他要給飛船安上“眼睛”和“大腦”。他習慣了人們這樣和他見面打招呼:“飛船能不能回來?”

2001年1月,“神舟”二號飛船返回的前一圈,突然飛船發生震盪,返回姿態不穩,軌道艙泄壓,此時距離飛船的返回只有一個半鐘頭了。指揮大廳的空氣幾乎凝固了。陳祖貴拿出可信的數據,說明飛船完全在控制之中,可以發出“回收”命令。果然,一切如常。

“神舟”飛船的落點範圍精確到了正負10公里左右,這相當於打靶十環的水平,而俄羅斯的水平是30多公里。

據說,為了讓攝影師拍攝到飛船在火紅的晚霞中徐徐降落的情景,制導導航專家們特意設計了偏航機動技術。按推算,“神舟”一號的最佳發射視窗時間是上午,那么飛船就會在漆黑的晚上返回。而使用偏航機動技術,就無需考慮發射視窗,它可以在任何時間發射。當“神舟”一號降落在晚霞中的大草原時,沒有人想到,科學和浪漫竟然會結合得如此完美。

假如返回座艙發生泄漏,“神舟”五號的控制臺會發出壓力報警信號,航天員必須在10分鐘內穿好航天服,接通供氣管。航天服可連續6個小時保證航天員的氧氣供應。在這6小時內,飛船可以在10個應急著陸場中選擇著陸。

假如險情十分緊急,飛船可以啟動立即返回功能,設計師保證飛船有2個小時的時間,瞧準第一個來得及著陸的地區著陸。

假如兩台變軌發動機發生故障,另兩台會立即補上;假如4台發動機停火,另有8台小發動機,足以讓飛船完成自動調姿,順利返回。

假如著陸緩衝發動機不工作,返回艙底部安裝的y高度儀會使緩衝發動機點火,給飛船一個向上抬的力,足以讓航天員安然著陸。萬一發動機不點火,航天員的座椅下部脹環式緩衝器,能夠起到“彈簧”的作用。

返回艙里為航天員準備了所有能夠想到的救生物品:遠距離呼救電台、信號槍、閃游標位器、太陽反光鏡、光煙信號管、海水染色劑、急救藥包、蛇傷自救盒、蚊蟲驅避劑、食品、飲水、指北針、抗風火柴、防塵太陽鏡、引火物、救生船、漁具、驅鯊魚劑、抗浸防寒飄浮裝備、救生手槍、生存刀、救生手冊等。

飛船落地後其頂端的閃光燈以每分鐘閃動55下的頻率發出白色的閃亮,可以連續閃光25小時;假如落在海里,飛船上配備的染色劑會把飛船周圍的海域染成綠色螢光區,便於飛機搜尋。

細節:洞開生之門

1967年1月27日,美國阿波羅4a飛船和土星5號火箭進入了倒計時,突然通話器傳來密封艙員呼救:“著火了!” “快放我們出去!” 但等救援人員跑去打開艙門時, 飛船里的3名航天員已全部被燒死。

這只是一次地面聯合模擬飛行試驗,就讓美國損失了3名航天員。阿波羅飛船座艙里氣壓較低,著火後,艙內形成負壓,無論裡面還是外面在短時間裡都無法打開門。

中國的“神舟”飛船的艙門無論從裡面還是從外面,不超過3秒鐘就能迅速打開。

生之大門因為一個小小的細節而洞開。但是這個門可能有幾百上千種方案和樣式,你必須有能力和智慧選擇出最佳的一種。

這個門如果寬一點航天員逃生可能更為順利,但它可能因為大而密封不嚴從而造成隱患;這個門可能因為密封很好而讓人放心,但它可能因為過於密封而開啟困難。矛盾、蕪雜、紛亂,有時候可能你向左了就不能向右,這時候就必須在針鋒相對中進行趨利避害的選擇。

而選擇的智慧不是天生的,它來自於反覆的實踐。“神舟”飛船的降落傘是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降落傘中最大的一種。它展開有1200平方米,它的每一個針腳都要求一致、細密,為了保持一致性,有的活必須一個人從頭到底。據說,一個縫紉女工一年只能縫一面傘。

降落傘對於航天員的生命是至關重要的。大沙漠試驗場上,伊爾76大型運輸機從1萬米的高空把模擬返回艙拋下。主傘先開一個小口,慢慢地全部撐開,此時五彩繽紛的主傘鋪開在藍天上,返回船悠悠然地向下飄落。在落地的一剎那,返回艙上的切割器“咔嚓”一聲切斷傘繩吊帶,1200平方米的降落傘如一片彩雲隨風而走。

如此情景反覆實驗了70多次,但科學家們還是不放心,特意配備了2名“大刀手”,一旦傘繩不能自動切斷,大刀手就要衝上前去飛刀斷繩。

如果返回艙落在水裡,傘艙正在航天員頭部的上方,水就會湧進傘艙里,使返回艙沉沒。設計師妙思解難,設計出一種特殊的排水功能。傘艙底部被裝了一個氣囊,返回艙落水裡氣囊就會自動充氣,膨脹成一個體積為150升的大氣包,不僅能把水擠出傘艙,還能24小時充當浮筏,讓返回艙漂浮起來。

一個細節和一個細節之間如連環鎖一樣緊緊相扣,它托起的是航天員的生命。

飛船環境:承載生命重量

內蒙古大沙漠,“神舟”五號空投實驗。飛船返回艙從高空拋下,濺起一股沙塵。

科技人員跑過去打開艙門,一股刺鼻的白煙竄出來。“像火藥燃燒的味道。”一位科技人員回憶。

這是一次偶然發現,但這個發現是致命的。返回艙內有害氣體嚴重超標,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飛船必須給人提供一個像地球一樣的生存、生活和工作的小環境,否則,人在太空是連一分鐘也不能生存的。

飛船艙內的空氣必須是新鮮的,這是第一要素。航天員所呼吸的空氣是由飛船自身攜帶有氧氣瓶和氮氣瓶提供的,通過艙內安裝的壓力調節系統,不斷地為座艙補充氧氣和氮氣。使艙內的大氣成分和壓力始終保持在適當的範圍內,同時,艙內的通風淨化設備不停地將航天員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廢氣進行過濾和淨化。

這股意外的臭氣從何而來,為什麼“神舟”一號、“神舟”二號沒有發現?後來一分析,發射無人飛船時,返回艙要在落地一段時間後才開艙。那時味道已散開了,所以問題沒有進入研究的視野。

飛船總指揮袁家軍、總設計師戚發軔親自帶領盤查,發現氣體來自兩處,一是火工品工作時間艙內泄漏的燃氣,二是從艙內非金屬材料排泄出有害氣體。

改進是必然的,但這意味著所有的密封結構設計、墊圈選擇和安裝工藝等都要重新做一遍。

“堵”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有害的氣體排出去。他們在飛船返回艙身上鑽通一個個的小孔,這些小孔的奧秘是,既能把有害氣體排出艙外,又能保證艙外的氣體流不進艙內來,保持密封。

就這樣的一個問題,攻關小組竟工作了兩年才完全解決。

飛船上有了人,濕度問題隨之而來。人呼吸、排汗每天可產生1公斤多的水汽。這些水汽在飛船的艙壁、儀表表面凝成霧,電氣設備就會短路。

因為沒有載過人,所以沒有考慮到人的呼吸和汗氣會造成如此大的影響,原先的設計中,許多電纜接外掛程式沒有防水功能。

所有電纜接外掛程式都做了模擬結露結水試驗,以找出會出問題部位。有趣的是科技人員發現,嬰兒尿不濕的纖維織物對吸水吸濕很有作用,於是類似的材料被聰明地用在飛船上。

一個飛船有20多個“視窗”,它們有舷窗、傘艙、發動機艙口,每一個視窗都是一種考驗,都可能隱藏著一種危險。這些視窗必須是密閉的,又要是防熱的。

舷窗在設計者的手裡變成了多層,最外層採用耐高溫的材料,這種外層玻璃只隔熱但不密封,中間多層玻璃之間採用真空密封設計,類似於暖水瓶。

太空臥室:讓機器充滿人性

戚發軔為航天員設計的家周到、美麗。

飛船座艙內儀表是黑色的、走電線的內壁是鐵灰色,座椅的四周是乳白色的,艙內的照明燈也是乳白色的,燈管的外面還罩著漂亮花紋的燈罩。但是每一樣材料的選用完全不同於家庭裝修,材料的用與不用,都有科學依據。艙內照明捨棄了白熾燈,因為它可以產生熱量,現在用的是冷光源的u形螢光燈,既明亮又不刺眼。燈罩的作用是收集燈管破裂後的碎片,並使亮度二次均勻分布。

航天員在飛船上的坐姿始終是窩著的,身體被緊緊地束縛在太空椅上,手臂能夠到的地方有限,飛船上的儀表台、控制台、按鈕的安放都比較矮,航天員不用改變身體的姿勢就能夠到。太空椅邊還放置了一根小棒,如果手臂夠不到,用小棒就可以控制開關。

航天員因為戴了手套,手指要比一般人粗些,因此飛船上各種按鈕和開關的尺寸都做得比地面上的大,之間的間隙也很大。

何宇、朱光辰、柯倫被稱為“飛船工程師”。何宇坐上宇航椅,立即發現從這個位置上夠到操作板是不容易的,於是進行了改進。從飛船軌道艙到返回艙,都安有扶手、腳蹬子,便於航天員經過時使用。但當飛船工程師們穿上笨重的航天服時,發現腿打不了彎兒,腳蹬子的距離就顯得太大了,腳蹬子因此多了幾個,不用的時候還可摺疊收起,方便了航天員的進出。

飛船報警的時候螢幕上的漢字,字型是仿宋體而沒有用黑體。仿宋字比較柔和,可以緩解感官上的刺激,報警語句最多不會超過9個字,用的是女中音,讓人聽起來會感覺到沉穩和踏實。

飛船發射前的幾小時,何宇等人最後一次進入飛船,檢查閥門、按鍵、照明燈、儀表顯示,然後鄭重地在確認單上籤上自己的名字。

(選自2003年10月17日《南方周末》)

二、目擊飛天時刻

之一:“飛天”前後的航天人(楊虹)

離發射還有60分鐘。

我站在測發樓的“總體網工作間”里,透過明淨的玻璃牆,基地飛行指揮控制中心──我們稱之為測發大廳──里的情況一目了然。

微笑著的胡錦濤主席,正與載人航天各系統負責人握手。當他走到火箭系統總指揮黃春平面前時,停留的時間似乎更長些,可以看到黃春平在說著什麼。事後黃春平告訴我,他當時作出了保證:一定會安全順利地把中國首位航天員送入太空。

人們的表情那樣平靜,就像大戰之前,一切消聲。

現在,航天員已經進入飛船,而各系統負責人也在紅底金字的15份《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還有15分鐘。

我快步來到測發大廳的樓頂上。發射場周圍的喧囂與大廳里的平靜對比鮮明,外面的人們穿著節日的禮服,與已經長身而立在15公里外的火箭合影。

清晰的倒計時傳來……火箭升起來了!

發射後兩分鐘,“長二f”消失在遙遠的天際。那餘留在長空的一道白煙,仍讓我們為之瘋狂地歡呼。

我跑回測發大廳。天!這間約200平方米的房子,擠進了幾百人。人們關注的目標只有一個──大螢幕中首名中國太空人楊利偉的一舉一動。

楊利偉仍像發射前那樣面帶微笑,他是我見過的最沉穩的男士。他給了我們一個友好的眼神,我們開始鼓掌;他打開一個本子──聽說是航天飛行手冊,又贏得一片掌聲。

黃春平和火箭總設計師劉竹生仍然嚴肅地坐在那裡。他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因為在發射後的大約600秒──箭船分離的那一刻,才是這兩位老總卸去擔子的時候。

升空後大約4分鐘,楊利偉向我們揮手。又是一片掌聲。587秒,大螢幕終於顯示出箭船分離的畫面。火箭不辱使命,飛船進入軌道!兩位老總抱在一起。

兩位60多歲的老總帶著他們的秘書和我,歡快地跳上一輛越野車,直奔15公里外的指揮大廳。

當我們4人擊掌慶賀的時候,劉竹生開始不停地揉眼。黃春平哭了,我也哭了。

當黃春平和劉竹生進入指揮大廳時,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的領導紛紛向他們祝賀:“你們的神箭真神!”

之二:700米外,我拍到了“飛天”(王寧)

早晨6時30分,我提著攝像機,趕到發射現場,來到發射塔正南大約700米的地方。

我很幸運──除了太空行者楊利偉,或許我是距飛船最近的人,其他參觀者大都撤到了數公里以外。

支起三角架,調試機器。攝像機的鏡頭裡,七色光圈與平靜的大漠相輝映。“神舟”五號發射塔架的大部分支撐機構已經張開,長箭孤獨地聳立在戈壁里。

我的心在跳──這是一次艱巨的任務,略帶危險。

幾年前,在西昌基地,“長二e”火箭發射奧星時發動機緊急熄火,我就站在距離它200米的地方拍攝──沒有退路,1公里內都是危險區。

我已經養成了在每次發射之前給每位家人打電話的習慣。但這次我很有把握,我跟蹤了這枚火箭從研製到生產到今天的全過程──它一定行。

航天員出征的場面像一幅畫,在我眼前不停展現著。今天早晨5時30分,我與楊利偉的距離是那樣近──只有不到1米,我用攝像機記錄了他從容的微笑。

還有15分鐘發射。我的心慢慢靜下來。

我把景別調到最大,包含了整個發射架。這樣,在火箭飛出塔架前的10秒鐘,鏡頭可以連續不斷。

還剩1分鐘。塔架頂部與火箭相連的電纜和擺桿,正在緩緩打開。長箭將甩開一切,沖向我的夢中之地。

可以清晰地聽到倒計時的口令。然後是巨大的、沉悶的轟鳴!沒有任何樂器能將它表達出來,也沒有任何機械的聲音能與之相比。它讓我熱血沸騰。

火箭燃燒著,帶著很快的加速度飛出塔架。我丟下攝像機,拿起數位相機,不停地按動快門。

它飛上天了!此時燃燒的“嗶啵”聲從空中傳來,而長箭外表保溫層脫落的碎片,宛如雪一樣滑落而下。

火箭升空後大約30秒,我又拿起攝像機,追拍它的飛行軌道。角度很刁,我躺在地上,鏡頭對準天空。那道白煙──像龍一樣的白煙──拖在火箭後面。

我不敢呼吸,怕胸部的動作影響拍攝的穩定性。“長二f”漸漸變成一點,120秒後,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我放下機器,凝望著藍天上的那道白煙。

它好美,是我平生未見的奇觀……

(選自2003年10月18日《南方周末》)

三、讓“背景”成為一景(胡延寧)

美國記者沃爾特·福克斯在《新聞寫作》一書中寫道:“迄今為止,‘背景材料’一詞都用於表示那種為讀者完全理解一篇報導所需的事實信息。它從基本的信息,如新聞事件所涉及人物的姓名、年齡、職業和住址等,一直到與此前內容相關的各種信息──記者只要提出正確的問題一般差不多肯定可以獲得的信息。”

我以為,這段話基本上回答了訊息需要什麼樣的背景。

要使背景成為一景,應該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是把背景寫精。在採訪中要廣泛占有背景材料,為寫好背景做大量積累,然後抽取精華。作者一定要弄清楚所要報導的新聞事件為什麼會發生,發生的內外部原因是什麼,這些背後的新聞與剛發生的新聞構成了什麼聯繫。這些都是“讀者完全理解一篇報導所需要”的。廣泛占有並不等於全部寫出,這時候,一定要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仔細篩選,把那些在讀者理解報導時所必需的背景信息精選出來,再精練地寫出來。這裡講的精,不僅僅是短,主要指的是精華、精練。《參考訊息》2003年9月26日刊登的一則新聞《美評估報告初步顯示──伊拉克沒有違禁武器》中,背景介紹只有一句話:“認為伊拉克擁有非常規武器曾是布希政府宣布對伊拉克開戰的主要理由。”含著諷刺,帶著嘲笑,還有幾分揭露。如果沒有這個精練的背景介紹,讀者就不明白為什麼美國要跑到伊拉克去搞評估報告,以及美國和全世界為什麼都對這份評估報告如此關注。

二是把背景寫準。背景材料是為了讓讀者更好更準確地理解一篇報導,說的都是“為什麼”,所以,一定要準確無誤,千萬不能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如果連“為什麼”都搞不清,那就會為讀者理解報導造成困難,甚至把讀者引入理解的誤區。比如說,關於中國載人航天的新聞報導,正確的背景應該是中國要發展自己獨立的航天工業,正當地參與國際太空競爭,而西方一些新聞媒體卻別有用心地將背景偷換為中國要發展太空軍事,要成為軍事強國,進而鼓吹中國威脅論,以謬誤的背景來誤導客群。再比如,常見一些報導,移花接木,偷梁換柱,把一個新聞背景改造後用於許多新聞報導。像一個連隊在上級組織的比武中獲得了軍事考核第一名這樣的背景材料,就常被用於表明“軍事訓練好”“政治教育好”“後勤保障好”“支部建設好”等各方面情況,這種濫用背景材料的做法也是新聞背景不準確的一種表現。

三是把背景寫活。把背景寫活,首先要打破格式化。不要總是把背景放在訊息的第2段,也不要總是講過去怎樣怎樣,以前如何如何,為了什麼什麼,這樣就很難讓背景活起來。《火箭兵報》2002年9月6日一版頭條刊登的訊息《全軍第一棟制式化士官家屬樓落成》,把背景材料放在了報導的最後:“士官家屬臨時來隊住房難的問題是從1998年士官隊伍擴大後急劇出現的。作為高科技部隊,第二炮兵士官編制人數相對較多,這一問題尤為突出。士官家屬臨時來隊住房項目的啟動,使二炮士官家屬來隊住房難的問題有望在‘十五’期間基本解決。”介紹的都是實情,說的都是實話,看到的都是可信的信息,這樣就使原本容易枯燥的背景材料變得鮮活起來,並使其成為整篇報導一個有力的“豹尾”。

四是把背景寫短。千萬不能喧賓奪主地為了突出背景而故意抻長文章。因為背景畢竟是背景,再亮麗也不可能成為主體,多了反而成為累贅。路透社2002年10月29日發出的一篇電訊稿《美軍只剩下一個總司令》,背景只有一句話:“國防部官員說,拉姆斯菲爾德考慮這個問題已有一段時間了。”這一句話背景至少傳遞了這樣一些信息:這項改革是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搞的;這項改革經過慎重考慮。

五是把背景寫散。把背景散於文章之中,就會不見背景而有背景,不寫背景而成背景。當然這種散要用信息連線,要有助於文章嚴謹,要形散,不能神散。我們所讀到的許多國內外新聞訊息名篇,許多都難以分清背景信息和新聞信息,因為作者巧妙地把背景材料隱藏在整篇報導中,使其渾然一體。

六是把背景寫美。一篇訊息好比一台戲劇,背景好比舞台上的布景和燈光,別讓訊息背景成為乾巴巴的幕布,應該成為色彩亮麗、內容和諧的景色,以此加深和幫助觀眾對劇情的理解。

毛澤東所寫的新聞名篇《中原我軍占領南陽》中介紹背景時這樣寫道:“南陽為古宛縣,三國時曹操與張繡曾於此城發生爭奪戰。後漢光武帝劉秀,曾於此地起兵,發動反對王莽王朝的戰爭,創立了後漢王朝。民間所傳28宿,即劉秀的28個主要幹部,多是出生於南陽一帶。在過去一年中,匪首蔣介石極重視南陽,曾於此設立所謂綏靖區,以王凌云為司令官阻遏人民解放軍向南發展的道路。上月,白匪崇禧使用黃維兵團三個軍的力量,經營整月,企圖打通信陽、南陽間的運輸道路,始終未能達到目的。最近蔣匪因全局敗壞,被迫將整個南部戰線近百個師的兵力集中於以徐州為中心和以漢口為中心的兩個地區,兩星期前已放棄開封,現在又放棄南陽……”這裡,作者巧妙地運用背景材料,縱橫古今,濃墨重彩,交待了歷史故事和人物,地理特徵和戰略位置,在作者如椽巨筆的描繪之下,展現了一幅壯美的畫卷。

(選自《軍事記者》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