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騮簡介

袁家騮.高能物理學界的大師

他與他的夫人吳健雄一起, 雙雙創造著物理學上的輝煌,雙雙蜚聲世界。

在二十世紀的著名物理學家中,大概沒有一個人比得上袁家騮的家世顯赫。他的祖父袁世凱是清朝末年的首席軍機大臣,北洋軍閥的首領,又是中華民國的第一任大總統,還當了八十三天洪憲皇帝。大概也沒有一個人比他早年的奮鬥更艱辛。他三歲時祖父去世,家道中落,寄人籬下。他二十多歲時懷揣二十五美元隻身闖美國,靠助學金和兼任助教所得維持學業,獲得了博士學位。而且,他的 愛情婚姻的美滿也是無人可以媲美的,他的夫人是被學界譽為原子物理學皇后以及“中國的居里夫人”的吳健雄博士。他們夫妻雙雙創造著物理學上的輝煌,雙雙蜚聲世界。

袁家騮小時候天資聰穎,十三歲入天津教會學校就讀。他的物理和數學啟蒙於劍橋博士哈特和在北洋大學就讀的舅舅。自然科學的瑰麗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使他嚮往終身從事科學研究。1930年,他入燕京大學師從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謝玉銘。在名家的導引下,他在科學的迷宮裡漫遊,奠定了終身從事研究的堅實根基。

在校期間,他對剛剛發明的無線電發報技術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與有著同樣愛好的燕大校長司徒雷登共同研討無線電技藝,還常通過無線電波與國內外同行進行交流。1936年,經過司徒雷登引薦,袁家騮踏上了隻身闖美國的旅程。他帶著僅有的40美元,乘坐簡陋的三等艙,在近20天的航程中,只靠充滿腥臭味的鹹魚果腹,連一元一碗的稀飯也捨不得吃。到達目的地時,他體重下降了十幾斤,身上只剩下25美元。

他就讀的第一所學校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這兒聚集著一大批年輕有為的物理學家,有發明並建造了“回旋加速器”的勞倫斯,有被稱為核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等等。他靠助學金讀完了第一學期的課程。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美國加深了對亞洲人特別是對中國人的歧視。他的助學金被取消了。為了繼續學業,他試著給加州理工學院寄了一份入學申請。很快,院長密立肯教授親自回了信,歡迎他到該校享受獎學金學習。密立肯曾因測出電子的帶電荷量而獲得諾貝爾獎,這位大科學家的惜才之舉成就了未來的物理學大師。此後五年,袁家騮靠獎學金和兼作助教繼續學業,憑著一股“虎瘦雄心在,人貧志氣存”的豪氣,他終以優異成績獲得了博士學位。這期間,作為一種精神支柱,吳健雄——這位來自江蘇的美人給他的愛情力量也是不能等閒視之的。學業的優秀加上人品的出眾,終於使這位才貌超群的東方美人與他這位窮光蛋於1942年5月30日在密立肯院長家中舉行了婚禮。

1942年,二次大戰進入激烈的對峙階段,美國作為同盟國參戰。有著豐厚物理學素養和豐富無線電實踐經驗的袁家騮受命到美國rca公司從事國防軍事設施連波雷達的研製工作。這種雷達的研製成功使飛機的飛行高度及飛機間的距離可以自動控制。戰後被套用於民間,大大增強了民航飛機與輪船的安全係數。

二戰結束後,袁家騮先後在美國國家科學實驗室和普林斯頓大學長期從事基礎物理研究,並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在“中子的來源”,“高能質子加速器”,“共振物理學”等領域,都有新發現和新成就。這都是袁家騮與合作者們智慧的結晶

由於這些突出成就與貢獻,1959年以來,他曾獲全美華人協會傑出成就獎,駐美工程師協會科學成就獎。他曾受邀擔任歐洲、法國、前蘇聯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核物理、高能物理研究機構與大學的訪問教授,他先後被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十餘所大學聘為名譽教授。

袁家騮長期身在海外,但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中國。多年來,他們夫妻往返奔波於大陸和台灣,為炎黃子孫的科研和教育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1981年,雙雙身為台灣中研院院士的袁家騮和吳健雄向台灣提出籌建第三代同步輻射加速器的建議。這種加速器被廣泛套用到各種科研領域,對科學和技術有極大價值,被稱為“科學神燈”。從1981年起的十二年間,在他們夫妻的全程參與下,同步輻射加速器於1993年10月16日正式啟用。這一成果使中國人在這一領域取得了與美國、歐洲在世界鼎足而三,在亞洲第一的地位。在這期間,他們頻繁往來於大陸與台灣之間,關懷著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和合肥同步輻射加速器的研製計畫,並促成了南京大學等四所高校的學者赴台進行同步輻射加速器的研製與使用的學術交流與訪問。可以這樣說,海峽兩岸的高能物理研製成果處處凝結著他們的智慧和心血。

對於袁家騮最不幸的是他的愛妻於兩年前因病去世。共同生活的55年中,他們無論在事業上或精神上都已融為不可分離的一體。耄耋之年的袁家騮撫慰失妻之痛的方式是帶著200萬人民幣再次到愛妻生前為家鄉捐助的明德學校去了卻她要為明德學校建一座科技大樓的遺願。據不完全統計,自1988年以來,他們已為明德學校捐獻了近400萬元人民幣。

一代傑出大師對科學的貢獻和對祖國的奉獻所展示的智慧和人格的光輝將使中華民族精英的星空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