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簡介

“入伍”韓柳墅

作者:周汝昌

自顧平生,一名村童,經歷卻絢麗多彩;當過綁匪巢穴中的“秧子”,做過津海關“暫用”小員,教過國小、大學裡的課,當過出版社的編輯,進過“牛棚”“幹校”,出國開會、講學,做學生時也上過舞台串過戲,在“文革”中彈過月琴……給“老外”講過《紅樓夢》……但最不宜忘掉的是還入伍當過兵。

牐犇鞘1936年在南開高中二年級,學生要接受軍訓。先是在校內,然後是全市各校集中在市郊韓柳墅,正經八百地“入伍”。

牐犗刃鸚D謐魑軍訓課程的概況。別校不知,只說我們南開,要統一穿軍服,記得是淺綠色海軍式制服,胸前是兩排紐扣,海軍帽,下肢卻是打裹腿。派來的教練是正式軍官,連長級,有文化水平,南方人,身著呢子軍服,佩著刀,腳蹬馬靴,相當神氣———這還是政府派來的,與二十九軍不是一回事。

牐犝饈保軍訓課還限於作“操”,如行、跑、“跪”(這是一種命令口號)……種種集體動作。學生們非常認真,精神奕奕,軍官為了顯示成績,命學生隊伍出校上街,一聲口號,行止整齊,嚴明之至!老百姓群立觀看,那軍官見“威重令行”,面上現出得意的神情。

牐牷辜塹靡晃渙長有一次喚我去為他寫字———進他辦公室,方知是為他小楷抄寫工作報告

牐牴了一個時期,命令傳來,要集中軍訓了。大家又都興奮起來,因這與在校大大不同了,又有點擔心,又很好奇,等待嶄新的生活方式和“滋味”

牐犝飠兀可算“入伍”了,不只是校內“操場”的一門“課”了。

牐牎叭胛欏筆裁囪子呢?聽我粗述梗概——

牐牭諞唬學生們的“洋式分頭”不得留,一律剃光!

牐犘脛,這群十六七歲的小青年,從未見過自己的與同學的“光葫蘆瓢”,此時互視和鏡子自照,不禁同發一笑:原來“本相”如此!哈哈哈……

牐牭詼,發了軍裝,粗灰布單衣,有皮帶。這並非“訂作”,是真二十九軍的兵服,調來分給學生,各挑其合身的穿著,立即喬裝改扮。

牐牭諶,發了步槍,每人負責這一新武器。只不發給子彈。那是舊式老步槍,入手沉重得很,恐怕若是國中的同學會“承受”不了。

牐牼駝庋,軍訓營在韓柳墅立起來了。最高長官是位營長,下面若干位連長、班長,各司一職。這些都是從二十九軍精選調來的,他們身材高矮不一,面容各異,“風度”也各自不同,有嚴肅,有和藹,有幽默……但對待學生卻是一致的:愛護,訓而不厲,教而不峻,知道這不過是一群青年學生,與舊時的“當兵的”不可同日而語。

牐犝飠兀就不再只是“開步走”、“向右看”、“稍息”……的事了,我們是“兵”了,要學打野戰,每個班是一個作戰“單元”,學“列陣式”,諸如什麼“散兵線”(各列陣之間的相互呼應),事隔整整70載,已是記不清了。每日清晨,軍號一響,立即起身(無床,睡地板),必須只用三五分鐘的時間將一切軍裝穿戴整齊,並要將被褥疊成長方形摞好,外面要用白單子包得“見稜見角”,差一點兒也過不了“關”。然後,列隊出發。

牐犝庖懷鋈ィ就直到晚飯時才回營,中午是帶“乾糧”,小休。那時,北郊是“原野”,找塊地,有小墳頭,有溝,菜田……各樣“地形”,學會利用地形隱身,是“守”,然後左右前後,同班聯絡,向“敵方”進攻。

牐犇恰罷蕉貳幣埠堋凹ち搖保在野地里爬、滾,渾身是土,不能算不累,但這些“新兵”卻都無“怨言”,精氣神讓軍官們十分稱讚。

牐犖頤悄俏話喑げ輝躚能幹,是個笨人,無甚文化,說話也不太行。一次,“打野外”時他沒安排好,也不聽命令,連長怒了,喝命“跪下”,拔出軍刀,狠抽他的脊背。這班長乖乖地聽命受責。看來,軍令是不能含糊的。

牐犖頤塹氖沉烤人地天天增長。我剛入伍,只能吃半個“刀切卷子”(即不團作圓形的發麵饅頭類),後來竟能吃到6個!家裡人聽說後評為“瞎說”,絕不相信。其實,我這疲弱孩子在班裡是最不能吃的,最高的“紀錄”是一位同班,一頓是十一個大卷子!

牐犌錛荊漸漸涼了,有一天遇上雨,都淋濕了,軍令不來,誰都必須嚴守陣地,一動不動。軍官們很高興,給以鼓勵嘉言。晚飯前,先準備好了綠豆薑湯,怕學生受屈生病,真是無微不至。

牐犚估錚輪值站崗。深夜起來,一切穿戴合格,房門外來往巡邏探望。其實,還是長官們不畏辛勞真站崗,學生不過是個“樣式”,讓他“經歷經歷”就是了。

牐犖頤茄Щ岫十九軍的不少歌,“一天工作又完了,平安快樂去睡覺……”,“夜深風雨要聽音,站崗特別要小心……”我們唱得聲徹雲霄!

牐犌只日軍的風聲愈來愈緊了。我們軍訓也越加帶勁兒。我還作了一首抒發愛國抗戰情懷的詞,詞牌早已忘記,曲詞也只記得一句:“冠發指櫻京!”交給“營”里,頗獲好評賞。

牐犎歡,烽煙日益迫近了,考慮學生的安全,最後終於宣布解散,軍訓結束。營長正式集合大隊宣布此令時,全體無不落淚。

牐牳奼鵒耍依依難捨,軍官們為我扛行李上車,緊緊握手……

牐牨鵒恕U廡┲謝好男兒,再也沒有重聚。他們為了抗戰,怎么樣了?至今想念他們。

牐牻裱÷嫉筆彼作詩一首:

牐牳塹仂耗拗鴝庸,英雄殺敵渡關河。

牐犃叫邢闃蚶杳窶幔一語金鐃壯士歌。

牐犐去無妨擇駿馬,死歸何必倩明駝。

牐犖言心血誰先瘁,大將鬚眉暗裡皤。

牐牥國不是一個空洞“名詞”。我這小小的回憶之文,也許還有歷史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