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辯論賽辯論技巧

對方無法狡辯,只得乖乖接受教育。

《演講與口才》

1990

年第

10

期第

28

頁有一則徵答題:

青工小王有錯不改、我行我素,朋友勸他:

“小王,你不能這樣啊!我們都是青年人,應當

爭口氣,為什麼總讓別人說呢?”小王說: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對小王用名言佳句

來詭辯,我們的駁斥可以這樣:

“對,走正路、直路、好路,是不需要別人阻止和指指戳戳。

但是,如果前面是懸崖與深淵呢?也不需要別人來勸阻嗎?”先順承其意,突然轉折,加

以反問而駁斥。

4.

例證反駁法。

名言佳句往往是從某種意義上說的,即其真理性有一定的局限,有時從另外的或更全面的

角度看,名言佳句也有片面性。但儘管如此,詭辯者引用名方,你也不宜直接反駁名言佳句本身。

如有段時間教育界強調智力開發,有人就引用愛因斯坦的名言佳句“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來

證明培養想像力極端重要,顯然是失之偏頗的。反駁時不妨用古今中外的偉人之所以取得

偉大成就,其想像力與知識豐富都重要等來說明。如說,我們知道吳承恩具有超凡的想像

力,寫出名著《西遊記》

,勾畫出一個色彩斑斕的天宮世界,塑造了眾多活靈活現的神話人

物,但他是憑沒有知識或只有少量知識就想像出來了嗎?姑且不談他在語言文字方面的知

識,也姑且不談他在小說中涉及的天文、歷史、建築、地理、風土人情等知識,就是主要

情節來源於玄奘和尚西遊取經及有關孫悟空的傳說,也正是作者靠多年的學習與走訪、傾

聽而獲得的。沒有這些知識作支撐,吳承恩無論怎樣想像也建構不起《西遊記》的。運用

此法時,要注意選例的典型性與豐富性,否則將降低說服力。

5.

詞句辯析法。

1

15

詭辯者引用名言佳句歸根到底是對名言佳句的濫用。有時我們對名言佳句本身詞句加以辯析就可以

看出名言佳句不足以證明詭辯者的結論。如有個人十分固執,對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始終不予

承認,無論眾人如何闡述,他仍持偏見,末了,他還說“不要以為你們人多就可以說服我,

一個偉人不是說過嗎,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對他這一言論的駁斥就可抓住

“往往”

二字,

“這句名言佳句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並不是說一定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也有可

能不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另外,為我所需,斷章取義是“文革”遺風,現今仍有一些人截

取名人的話來證明詭辯言論。又如,某君曾高談闊論:年輕人跳舞、打牌,自尋娛樂,總

比無所事事,擾亂社會安定好,正像毛主席所說的“這要好好地推廣。

”你就可以不客氣地

反擊說:毛主席可能說過這句話,但是請問他是在什麼時間、地點,針對什麼事說的?其

中“這”指什麼?是指你所說的“年輕人該跳舞,打牌”嗎?同志,奉勸你不要亂引用。

不傷和氣的爭辯技巧

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會遇到相異於自己的人。大至思想觀念,為人處事之道,小至對

某人、某事的看法一評論。這些程度不同的差異都會外化成人與人之間的爭執與論辯。留

心我們周圍,爭辯幾乎無所不在:一場電影,一部小說,一個特殊事件,某個社會問題都

能引起爭辯;甚至連某人的髮式與妝飾也能引起爭辯。從某種意義上看,不同見解的爭辯

過程玉是尋求真理的過程。辯論,就是為了探求真理,堅持真理,維護真理而相互勸說。

然而由於論爭的任何五方都想推翻對方的看法,樹立自己的觀點,故比,辯論和尋常說話

不同,它是帶有”敵意”的語言行為,因而有所謂唇槍舌劍之說。於是,大凡爭論留給我

們的印象都是不愉快的,最容易使我們良好的交際願望落空。如果你能夠在論辯之前多投

入一些思考,在論辯結尾搞好”善後”工作,就能使你在辯論這種特殊交際場合,既做到

個人心情舒暢,探求了真理,又不傷人際和氣。

一、

為爭辯定下一個積極的格調

(

)

避免無益的爭辯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意見與人相左時,當你的言行遭人非議時,你的知一本能大

概就是奮起辯駁。許多毫無意義的事情往往就在這時發生了。為了避免無益的辯論,此時,

你需對如下問題進行冷靜思考:

1.

如果你能最終獲得爭辯的勝利,

它有什麼意義?沒有什麼積極意義,

大可不必動用你

的”唇槍舌劍”

,一笑置之最妙。同樣,你向別人提出”挑戰”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