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在2024年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敬業 樂群 博習 親師

學習是艱苦的事情,但我更希望大家能從中體味到快樂。“當代畢昇”王選先生曾說:“一個人要想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必然要失掉不少常人能夠享受的樂趣,但也會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樂趣。科學研究本身就是一種美,給人帶來的愉快是最大的報酬,是一種高級享受。”同學們很快就會發現,原來在老師眼中的科研新秀、同學心中的學術“大牛”,也許過不了多久就會在你身邊出現,希望大家以此自勉,更加努力!

當然,我這裡談的學習,還有更寬泛的意義,這就是要“博習”。北大曆來鼓勵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鼓勵大家在各個領域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北大有258家學生社團。其中基於專業和興趣愛好的就有179家,像大家所知的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生物基因研究會、機器人協會、阿卡貝拉清唱社、街舞風雷社、山鷹社等等。希望同學們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積極參加其中一項或多項,當然你有更好的創意你也可以獨樹一幟,自立“門派”。我們有一個社團叫中樂學社,據說其成員中沒有一個是文藝特長生,很多同學入社之前對於樂器演奏甚至是零基礎。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進步很快,多次參加學校大型演出活動並贏得了很好的讚譽。我想,同學們在那裡收穫的不僅是一件樂器的演奏技藝,更重要的是個人興趣愛好的培養和在團隊中的合作和友誼!

大家知道,代表老生講話的雷聲同學,在前不久第30屆倫敦奧運會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拿下第11金,取得了中國擊劍隊第一枚男子花劍奧運會金牌。我還要告訴同學們,同樣也是新聞傳播學院的王皓同學,在第45屆比爾西洋棋節特級大師邀請賽中超越世界頭號棋手卡爾森等多位名將,勇奪桂冠。雷聲和王皓的奪冠不僅是“教體結合”的成功案例,更使我們看到了讓體育回歸教育的趨勢。除此之外,我們多個學生社團也多次在國際上為北大爭得榮譽,他們展示的不僅是才藝,更是北大乃至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希望同學們不僅是專業學習拔尖、學科成績優異,而且要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和不畏強手、頑強拼搏、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精神。

生活在集體中,我還希望同學們要“樂群”。一個宿舍,一個班級,一個實驗或實踐團隊,大家都是當中的一員。要處理好和同學們的關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座的應該都是“90後”,你們來自不同地區,家庭狀況可能差別也很大。大多數可能是第一次遠離生長的故土和父母的呵護,第一次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全方位的“獨立”,能否處理好在大學中的同學關係直接影響著你們的學習狀況、日常生活和精神狀態。同學們在校學習,和你們最親的就是身邊的同學,不僅要有良師,更要有益友。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們要珍惜難得的同門之誼、同室之情和同窗之緣,要尊重每一個同學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習慣,真正做到友愛相處,誠信相待,志趣相投,道義相勖。要見賢思齊,砥礪共進,在學習、生活中多交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生摯友!

馬克思說過,“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團隊澆灌“科研之花”,北大很多院系重大科研成果都是通過團隊協作的形式取得的。比如,化學學院“稀土功能材料化學”、“表界面納米工程學”,以及“有機合成與方法學”3個研究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資助,老師們為了解決共同關心的問題走到一起,在合作攻關中相互配合,團結創新,以發揮各自的長處。不僅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出類拔萃的學術領軍人物也不斷成長出現。在面對強大對手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團隊的力量。今年我國在倫敦舉辦的奧運會上取得38枚金牌和88枚獎牌的好成績。在這些健兒身後,有著全國人民的矚目和支持。大家可能還不知道,當葉詩文遭到西方媒體充滿偏見的質疑特別是國外某著名學術雜誌發表了很不客觀、很不嚴謹的歧視性報導後,我校生命科學學院饒毅教授、工學院陳十一教授、化學院吳凱教授等共商對策,最後由饒毅教授主筆致信該雜誌主編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改正錯誤並向葉詩文道歉,否則我們北大人和中國科學家將共同抵制這個刊物,很多北大的老師、同學、和校友加入了這個抗議,終於成功促使該刊公開道歉。這種不約而同的集體行動,再次展現北大人強烈的家國情懷,同時,也展現了北大人在維護國家、民族的尊嚴上永遠是一個團結而強大的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