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農村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二)強化試點帶動示範作用,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全縣上下要把新農村建設納入今後農村工作的重要日程,以“千村示範、萬村提升”工程為契機,把新農村建設同全縣城鄉建設管理、推進城鎮化、發展旅遊產業工作結合起來,按照城鄉建設一個規劃嚴格實施,確保建一個成一個,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標。今年重點推進17個省級示範村建設,要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和政策支持,嚴格按照規劃標準,採取每村一位縣領導包保的方式,全力推進各省級示範村的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相關鄉鎮(場)及各包保部門,要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全面加大投入力度,確保完成泥草房改造、村屯道路硬化、環境衛生整治、村屯綠化美化、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等任務,著力改善村容村貌,增強示範帶動功能。縣委、縣政府督查室要加強對示範村建設工作的督促檢查,並將督查結果作為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在17個示範村中,今年要突出建設3個“樣板村”,由崔書記、我和庸林縣長分別包保,打造成我縣新農村建設的樣板。要在全縣範圍內組織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重點是公路和鐵路沿線的村屯,各鄉鎮(場)要下大力氣推進,讓我們的目光所及之處不再髒亂不堪。要積極爭取統籌推進城鎮化建設資金,加快瞻榆、興隆山、向海等區域小城鎮建設,提升城鎮功能和承載能力。

(三)科學調整種植結構,加快適應高效農業發展步伐。圍繞農業產業化,進一步調整最佳化種植結構,突出發展適應高效農業,規模設施農業,美葵、辣椒、棉花、甜玉米等適應高效作物面積發展到200萬畝。要加強項目資金的支持力度,重點扶持棉花、甜玉米等產業發展,棉花種植面積達到8萬畝以上,甜玉米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重點推廣葵瓜套種、地膜覆蓋、旱作節水、測土配方施肥、保護性耕作等實用技術。擴大地膜植棉、地膜植椒、棚膜蔬菜的種植面積。整合資金,新建大棚經濟示範區100畝,積極探索規模設施農業發展模式。要進一步組織實施好糧油高產創建活動,提高科技創新水平。支持新作物品種的引進與開發,加快良種試驗示範推廣進程,實現全縣良種全覆蓋。要加大種源的監管力度,堅決杜絕假種入市、跨區引種等現象,確保不出現任何問題。

(四)堅持轉變牧業生產方式,加快發展效益牧業。要採取政府協調貸款、整合項目資金、嚴格落實惠牧政策等方式,逐步破解牧業發展資金不足難題。通過嚴格禁牧政策和採取補貼措施,加快推進舍飼精養步伐,新建規模化、標準化牧業小區30個,培育畜牧業養殖大戶和現代化飼養場。緊緊依託奶站加快奶牛園區建設,新增奶牛3萬頭。繼續實行奶站“兩證一單”制度,整頓和規範奶站的建設和運營,推動奶牛業健康發展。繼續抓好肉羊、生豬、白鵝、絨山羊等產業發展。這裡重點強調通榆中國草原紅牛產業的發展。通榆中國草原紅牛作為本縣培育的品種,歷時五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國內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檔肉牛品種,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今年我縣引進了山東維多利集團開發通榆紅牛品牌,走高端牛肉的路子,總體目標是實現基地規模化、發展產業化、飼養標準化、產品高端化,力爭用五年的時間把紅牛產業打造成通榆牧業支柱產業。縣委、縣政府成立由我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出台了《關於加快通榆中國草原紅牛產業發展的意見》,所有事涉部門、鄉鎮(場)都要把這項產業作為牧業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按照《意見》要求,提供一切優惠政策和方便條件,採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形成強大發展合力,推動紅牛產業快速發展。今年要實現企業正式落戶,並加快紅牛總量擴充,年末發展到1.4萬頭。要加快推廣飼料加工、疫病防治、品種改良等實用配套技術,不斷提高生產經營者科學養殖經營水平。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業務部門保免疫質量”的要求,有效地開展好動物防疫,確保全縣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