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畢業班會議發言稿

老師,我想對您說

松江七中初三(7)班顧郡雯

老師,我不了解您每天懷著怎樣的心情,欣慰?興奮?感動?還是……些許擔憂,擔憂我們的明天、後天、未來。收拾近四年來的一本本書,才發現,我寫過的作業本堆起來竟比我的個子還高,隨意翻一下,時不時會有幾個鮮紅的字型闖入我的眼帘,那……是您的筆跡。“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讓我們一起努力”、“不要放棄!”……老師,感謝您的殷殷關切,讓我們自信地一路走來。回首一幕幕,是你們,在每天清晨儘早站在班級門口,等待我們,等待我們近四年來的蛻變。

過去的近四年,我們風雨同舟,將來的三個月,我們需要以更優秀的姿態來面對,因此僅以我的觀點對您提四條建議:

老師們,有空請您多讀幾本書。總是有老師對我們說:“你們要去看看《細節決定成敗》。”而我,真誠地希望各位老師去看《生命,因賞識而美麗》、《愛,讓教育充滿陽光》等書籍。並不是因為不優秀,而是我們都試圖讓自己更優秀。其次,老師們面對的是處於青春期、瞬息萬變的我們。既要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收穫豐富的知識,還要關注我們人格的塑造;既要教給我們學習的能力、解題的技巧甚至升學的技能,還要教給我們立足社會的本領,引領我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既要關注我們身體的成長,又要關注我們思維的成熟和心靈的感受……老師是精神產品的傳播者和創造者。因此,老師需要有豐富的內涵。而讀書、反思是充實個人精神世界、涵養教師良好素養的最佳渠道。這樣,我們才可以站在您的肩膀上觀賞更美的風景。

老師們,請您關注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不論他的表現是好還是差,品行是優還是劣,成績是出色還是尚有欠缺,出身是貧窮還是高貴,老師都需要以心對心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去包容學生的過失,去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一位當代的知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這是切斷後進生源的重要手段。”寬容學生善待學生應以理解、尊重、信任學生為基礎,給他們以尊重和信任的時候,才會激發他們的潛能。“於細微之處見真情”,老師,請您讚賞每一位學生取得的成績,並和學生一同去品嘗我們的成功和快樂,悲傷和淚水!

老師們,請您多給我們一些自由支配的時間。“每天10至12小時坐在那裡讀書、聽講、思考、記憶、回想、再現,以便能回答教師的問題,——這真是一種無法勝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勞動,它歸根結底將會摧殘學生的體力和智力,使學生對知識產生冷淡的和漠不關心的態度,使得一個人只有學習,卻沒有智力生活。”前蘇聯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如是說。學習活動本來就應該是豐富多彩的,課本僅僅是學習的一小部分,背誦和解題又是學習的一個方面,可現在這些一小部分的學習卻變成了學習的全部,變成了一個學生生活的全部。每位老師,都應該認真思考每一節教學,是否給了我們獨立思考的時間,是否給了我們主動學習的空間。在作業的布置上,能不能做到少而精,而不要一味地靠量而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