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在招商引資鼓勁會上的講話

三是盲目樂觀。盲目樂觀從我開始,主要是我們的領導層存在盲目樂觀。我曾對有的同志說:“我向省政府的領導和調研組匯報時講,現在來##考察的每年都有##萬多人,##萬元以下的項目我們都不談了。”這樣說為了什麼?為了讓省政府給我們投入,從而加快招商引資。剛才聽了匯報,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有幾個?所以我們應當謙虛一些,不要太樂觀了,我們的領導不能盲目樂觀。看看我們的周邊市縣,##集團投資項目上億元,亞洲發電進入##後投資7.8個億,此外兩個風力發電項目同時開工,今年年末投產運營;再看##現在是沒有地方擺項目;##20萬噸的複合肥、813尿素項目改造都是上億元的大項目。再看我們,除了小木加工之外,有一些貿易和房地產開發公司,還引進了什麼大項目。所以要自我加壓,這種競爭是自然化的,項目不去你那,就來我這。所以說我們在這執政,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只盲目樂觀,無所作為,是不行的。

四是項目質量不高。真正能留的下、站的住的項目是加工型項目,它能安排勞動力就業,能為財政交納稅金,但是

我縣這樣大型的加工企業太少。

五是個別部門環境反彈。我們有的單位,企業辦事要去10多趟。你不要只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對待它,有的企業剛發展起來,利潤率低,非常困難,怎能不幫助它們一把呢?有些單位只管收費,只按條框辦事,你們沒錯,我也同意。但是如果縣委、政府不站在一定高度,不再強調這件事,都按條文去辦,##會有發展嗎?所以說,各單位也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不能只考慮部門利益,不要只按條條框框去辦,應當在依法行政的基礎上靈活辦理。此外,還有一個誤區是招商引資費用問題。今天我們定一下,##縣招大型加工企業,可以實行招標制。你去招商,縣委、縣政府給你出費用,100個商我們招成10個就有價值了。##企業今年能上繳稅金5000萬元,今年財政收入2億多元的話,就占全縣的四分之一。我們不為這樣的企業做好服務,人家去那不能發展。南方客商曾說:“東北與南方的差距在軟環境,而不在硬環境上。”東北有電、土地,交通運輸條件也不差,差在哪呢,差在人上,首先是觀念,其次是素質。到上海工業園辦事,沒有說不行的,只有說怎樣辦行的。而我們有的單位,不是說今天沒人,明天來吧;要不就說人家這缺一項,那缺一項。這種態度,誰還會到你這來投資呀。

二、搶抓機遇,乘勢而上

##縣正處於一個大發展的前夜,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我們有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個政策機遇,否則香港企業誰會上你這來,別說來投資,看都不會來的。另外還有對俄經貿的戰略升級,沒有這個機遇,省政府借##萬元給##發展,讓##報6個億的省開行貸款項目,這都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大環境,我們面臨大發展的環境,如果搞的好,我們就上去了,如果搞不好,就要下去。我為什麼說“三不”呢?不張揚,不言敗,不爭論。不張揚是因為面對##的具大壓力。你們是否體會到,我們所有外事活動都遭到俄##公司的擠壓。示弱是一種策略,##拉來人家上千客戶,客商都到##來了,人家的市場不就小了嗎?##說:“我不要錢,交##元定金,床位就租給你先幹著。”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任何市場的發育都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長短取決我們策略的正確與否。所以說這事不能張揚,有的事只能幹不能說,有的事只能說不能幹,有的事既不能說也不能幹。不爭論是內部不要打仗。沒有你高我低,我們都是為了工作,不要內部鬧矛盾,內部不團結班子不就亂套了嗎?不言敗,也是一樣,都面臨著共同的機遇,誰做的好誰就上去。難道我們輕易就認輸嗎?今年我們財政收入能達到##億多元,可以給大家開##個月工資,考核後可以發獎金、漲工資,大家都受益。這不只是今天在座各位的事,而是老百姓的事,##的經濟發展是全體老百姓受益。縣委、縣政府動員各單位捐了##多萬元,建立了大病救助基金會,這些錢可以救助很多人的命啊!經濟如果不發展,能掏出來嗎?再有縣委##屆##次全會提出了“##”的目標,這是##的延伸和發展,也是它的具體化。“##”不是指面積擴大,如果指面積的話,搞好的話,5—7年##面積也會擴大的。現在火車站在建##大市場,##馬上要和火車站連線上,##工業園區已經和##連線上,##就會變的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