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生育培訓材料

同志們:

今天,我給大家上本次培訓班的第一課,講課的題目是:新時期計畫生育工作形勢與任務。主要是和大家一起分析新時期我區計畫生育工作面臨的是怎樣的一個新形勢,主要工作任務有那些新變化;在思想觀念上我們應當怎樣認識和看待新時期計畫生育工作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通過學習,使大家都能夠對新時期計畫生育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牢固樹立和落實新時期做好計畫生育工作正確的全局觀、工作觀,熟練掌握新時期計畫生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真正做到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增強在本職崗位上做好新時期計畫生育工作的自覺性。下面,我著重講三個課題。

一、新時期人口形勢和人口問題

我國自七十年代初全面推行計畫生育以來,計畫生育工作在我國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有效的控制了人口過快增長,使生育水平下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即平均每對夫妻生育不到兩個孩子)。推行計畫生育30多年來,我國共少生了近4億人口(如果不推行計畫生育,我國現在總人口就已經達到近17億人,而我國國土的人口最大承載力是不能超過17億,這是我國人口安全的底線);如果按照1970年的生育水平推算,30年來我省累計少出生5000多萬人口,我市少生了580多萬人,我區少生人口近20萬人,相當於現在全區總人口的78.9%。30多年來,計畫生育對於促進我國、我省、我市、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

進入新世紀,我國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正處於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新的發展時期,儘管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已經實現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傳統型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現代型的歷史性轉變,總和生育率已下降到已開發國家水平。然而,由於我國人口轉變的途徑與已開發國家的轉變途徑有很大的不同,我國的低生育水平具有不穩定性和不平衡性兩個顯著特點,我國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依然是十分嚴峻的。

(一)新時期穩定低生育水平將是長期的艱巨任務

1、我國目前的低生育水平與西方已開發國家相比,有四個方面的明顯差異:

一是,我國實現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的時間短。西方已開發國家實現人口再生產類型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進入低生育水平階段,大約經歷了100多年的時間,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逐步實現的。目前,西方已開發國家的生育,主要是以家庭計畫為主,國家沒有指令性要求和行政干預。一些國家還採取獎勵優惠政策鼓勵國民多生育,以解決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不足等問題。我國實現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只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是在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主要依靠行政制約的手段提前實現的。因此,我國的低生育率面臨著很強的反彈壓力。

二是,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還比較高。目前,西方已開發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平均為2‰,不少國家的人口出現負增長。而我國人口“四普”到人口“五普”10年間,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長率仍高達10.7‰,我國人口仍處於慣性增長的態勢,低增長率與高增長量將長期並存。

三是,我國生育水平的地區差異比較大。西方已開發國家地區間的生育水平是比較平衡的,而我國廣大農村,特別是中西部農村的生育率還比較高,一些省、自治區還沒有實現人口再生產類型向現代型的轉變。就是經濟較發達地區計畫生育工作也是不平衡的。廣東經濟高速發展,但生育率很高,人口密度太大,來我們山東學習經驗,但他們已失去了最佳時期,在計畫經濟時期,我們山東抓計畫生育採取的行政強制措施非常嚴厲(抓、打,錯了不錯),而廣東不嚴,現在市場經濟不可以像過去那樣了,民眾懂得維權了,他們吃不消了,所以我們的基礎比他們好。從我省的情況看,東、西部地區的差異也很大,能相差20年(我區已連續5年負增長,我市已連續3年負增長,而西部要到2024年才能實現零增長,到2024年左右才能實現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