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長在村幹部培訓班上的講稿

同志們:

非常高興有機會和各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道就新形勢下的村級組織建設進行探討。

我今天主要就:(1)農村黨的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2)如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建設;(3)向劉銀昌、孫開林等模範村黨支部書記學習什麼;(4)如何當好村黨支部書記;(5)村委會黨支部建設三大問題;(6)選派村黨支部書記的利與弊;(7)以法治方式管理農村事務等7個方面和大家進行一些交流和探討。不對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農村黨的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

(詳見《農村基層幹部實用讀本》299-302頁、神組通[XX]4號檔案)

二、如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建設

(詳見《農村基層幹部實用讀本》312-314頁)

三、向劉銀昌、孫開林等模範村黨支部書記學習什麼

(詳見《農村基層幹部實用讀本》314-3316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典型案例選編》)

四、如何當好村黨支部書記

(詳見《農村基層幹部實用讀本》316-317頁)

五、村委會黨支部建設三大問題

村委會黨支部是我黨在農村最基層的組織,加強村委會黨支部建設,是我黨固本強基工程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國農村正處於一個體制和社會的轉型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村民自治組織的建立,村委會黨支部建設面臨嚴峻的挑戰,出現能力、威信和體制的三大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1、村委會黨支部駕馭農村工作的能力問題

目前,農村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都集中在村一級,但黨支部的能力不適應形成很大的反差,具體表現為“四弱”:社會治理能力弱;發展經濟能力弱、解決困難能力弱;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弱。其主要原因是農村是我國社會結構中的人才弱勢地帶,農村黨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專業知識。所以,雖然農村大多數黨員政治素質都較好,主觀上都想做好工作。但這種文化水平和年齡結構客觀上適應不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複雜局面,往往是老一套辦法解決不了問題,新的辦法又拿不出。農村黨員的能力決定黨支部的戰鬥力,黨支部的戰鬥力決定黨在農村的執政能力。農村黨員能力的弱化,導致村委會黨支部駕馭農村工作能力弱化。這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從村委會黨支部的現狀分析,提高其執政能力的核心是人才問題。解決的思路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對現有黨員尤其是班子成員實施教育工程。提高黨員素質,結合農村實際,著重對黨員進行有關專業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培訓教育。這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必須長抓不懈。二是與時俱進,以改革的精神對黨員尤其是班子成員逐步進行戰略性的結構調整。首先改變農村黨員的單一農民身份結構,從農村社會各階層的優秀分子中大膽發展新黨員。其次是加大在農村知識青年中發展黨員的力度。再其次是從機關選派優秀的年輕幹部到村委會支部任職鍛鍊。

2、村委會黨支部在農民中的威信問題

目前的村委會黨支部普遍存在著面對民眾的信任危機,威信降低。具體表現為“三不”:講話民眾不聽,許諾民眾不信,指揮民眾不從,這種現象在經濟落後村和邊遠村更為嚴重。這些問題產生的現實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少數支部黨員以權謀私,侵犯民眾利益;二是一些農村的封建勢力和宗族勢力的影響;三是農村分戶經營制的實施,黨支部喪失了對農村生產資料的直接配置權。同時由於集體經濟薄弱,無法給農民看得見的利益和實惠。甚至連農民遇到的危難問題也無力給予救助。因而導致黨支部領導普遍感到:“辦事無實力(無錢),講話無牙力(無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