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審計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要繼續堅持突出重點近年來,全省審計機關始終堅持“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方針,工作很有成效。今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還要繼續貫徹這一方針。應該說,目前,由於我國正處於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重要時期,結構調整和體制轉軌中的各種漏洞還不少,經濟上的違法、違規的現象還比較嚴重,整頓財經紀律、維護經濟秩序、保障經濟健康發展的任務相當繁重。從近幾年的審計結果看,財經領域中的腐敗問題十分突出,一些部門私設“小金庫”、偷逃稅款、損失浪費,侵吞、侵占國有資產嚴重;一些人挪用公款、貪污受賄,詐欺走私,擾亂經濟秩序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認真解決,審計機關在這方面也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但審計機關力量有限,面面俱到不可能,必須著眼全局,集中力量,抓大事要事,重在搞深搞透,提高質量。特別是要圍繞關係國計民生和涉及各項巨觀調控政策落實,突出重點行業、重點部門,抓住那些政府關注、民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和難點,對資金額度大、涉及範圍廣、性質嚴重的問題,重拳出擊,一查到底,深入揭露,切實起到審計的威懾作用。對那些經濟運行中錢權交易、貪污挪用、揮霍浪費、造成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等腐敗行為,要加大力度,力求突破,嚴肅查處,決不姑息。針對社會上信用環境較差的問題,以揭露企業造假賬和經營成果反映不真實為重點,抓住典型,深入解剖,公開曝光,為建立社會信用機制奠定基礎。這裡還要特彆強調,預算執行審計還是審計工作的重點,要繼續圍繞規範財政秩序,推進財政支出制度改革和支出結構調整,抓住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深入檢查和審計預算執行中存在的不真實、不合法、不規範等行為,促進建立科學、規範、有序的公共財政體系。同時,按照國家的要求,要突出對“收支兩條線”問題的審計,這是杜絕腐敗根源的一項重要措施,要通過加強審計,嚴格規範和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這裡,我強調一下,就國有資產管理而言,加強審計應該從兩個方面著眼。一方面是國有資產的流失,主要是國有資產產權在轉讓、重組過程中,國家權益的損失;另一方面是國有資產的消失,就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吃掉了國家註冊的資本金,虧了老本,造成國家權益的消失。國有資產流失,是產權轉讓過程中的問題,而國有資產消失是經營過程中的問題。工作中,我們往往注重國有資產的流失,而沒有注重國有資產在經營過程中的損失,這種損失是悄悄的,不算賬不知道,必須通過檢查才能發現。所以,我們要把兩個方面都兼顧到。當前,按照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要求,要建立國有資本出資人制度,將來要考核出資人營運國有資本是否能夠保值增值,是否造成了國有資本權益的損失。所以,對國有資產流失和消失的問題,一定要高度重視。

二、要進一步加大審計整改力度

今年,朱杌總理在聽取國家審計署工作匯報時指出:“要加強對審計決定的跟蹤、檢查和落實,這是檢查督促審計結果執行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審計監督的一項重要職責。”審計工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促進和改進工作的手段,所以,既要檢查監督,還要提出建議,更要在處理上加大整改力度,解決實際問題。整改應體現在審計的全過程,要發現和反映問題,還要督促幫助其整改,做到檢查與整改相結合,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制度。特別是要具體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區別是由於經辦人素質低,還是由於為了小團體利益或個人私利的主觀故意行為,注重從源頭上防止類似的問題再度發生。審計力量有限,對同一個單位不可能今年查了明年再去查,可明年接著再犯怎么辦?這就要著眼於既治標,又治本,標本兼治,既要即查即改,又要注重從長遠和源頭上預防,建立起有效的機制。這樣,才能對已經和

正在發生的違法行為及時遏制,堵塞漏洞,規範管理;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對玩忽職守、謀取私利的責任人繩之以法,以儆效尤。否則,查出了問題不進行改正,不及時處理,審計的成果就不能得到鞏固,問題可能繼續延續,故態復萌,審計也會失去威信。應該說,近幾年,我省審計機關審計出的問題,糾正和查處工作還不是很理想,有的不了了之。當然,這不光是審計部門的事情,還涉及到政府領導及有關部門的認識。政府領導也要樹立一種意識,不要認為審計部門是專挑毛病的。審計檢查你,是為了幫助你“治病”。對此,一定要引起重視,認真加以解決。去年,省政府已決定每年專門就預算執行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和整改情況進行通報,並形成制度,省人大也要專門聽取整改情況報告,這已成為今後一個時期人大和政府重點關注並下大氣力著手解決的問題。通報情況,就是讓政府所有組成部門的負責人都聽一聽,這也是增強大家法制意識,加強財政財務管理的一種教育。在其他問題上,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採取措施,逐步建立起案件移交、查處工作機制,審計部門要加強跟蹤,及時反饋和報告落實情況,提高審計工作成效,不要一交了之,要對審計結果負責任。同時,要認真總結和探索“即審即改”的做法,去年在審計整改方面,採取了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現場整改的辦法,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問題,要從依法規範和建立科學機制上進行完善,努力形成制度,不斷改進審計工作方式。對那些不糾正、不整改、不落實、屢查屢犯的,一定要加大懲處力度,以絕後患。

三、要積極推進經濟責任審計

經濟責任審計,是加強對領導幹部的管理和監督,從機制和源頭上預防治理腐敗,推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社會組織依法辦事、企業依法經營的一項有效措施,是黨中央、國務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賦予審計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經濟責任審計,體現在對黨政領導、國家機關負責人、企業法人的考察和評價上,審計結果是考察和評價幹部的重要依據。要從踐行“xxxx”的高度,以對人民負責、對事業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目前,我省按照國家要求,積極開展了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幹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審計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較好效果。今年,要進一步在推進、規範和提高上下功夫。繼續做好縣級以上黨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試點工作,與幹部的調整緊密結合起來,逐步擴大覆蓋面,按規定應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都要審計。同時,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中,要特別關注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營者的決策問題,好多企業管理混亂、經營艱難,與企業經營者的隨意決策或惡意決策有關,造成嚴重損失,要研究通過審計促進建立健全企業決策機制,追究企業經營者決策失誤的責任問題。另外,要大力加強制度建設,深入研究制定評價準則和法規體系,提高工作質量。經濟責任審計不是很容易,什麼是實實在在的政績,很難考核,評價難度也大,特別是地方的主要負責人,究竟哪些是領導者應履行的責任,履行得好不好?是不是急功近利?有沒有短期行為?這些方面,還有很多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的課題。目前,《*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和《*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操作規程》已經起草,要抓緊討論研究,儘快出台,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儘快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