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工作會議發言

二、把實現發展轉型作為當前普通高中教育的突出任務

進入“xxx”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全市普通高中教育無論是規模、速度,還是結構、質量都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已經成為xx基礎教育響亮的品牌。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轉型、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的旺盛需求,聯考質量處於相對高位狀態、高中教育的功能和生源發生變化,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徵,高中教育必須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去年的全市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會議上,我們已經提出必須實現普高教育轉型發展這一命題。應當說,一年來,普高教育的轉型發展已經破題,“聚焦課堂、關注教學、追求有效”已經成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在今後一段時期內,xx的普高教育要唱響“規範·優質·特色”的主鏇律,繼續擔當xx基礎教育的領跑者。總體要求是實現“四個根本性轉變”,即從較多關注學校硬體建設向更加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和規範管理的轉變;從較多關注物態改造向更加關注人文建設的轉變;從較多關注規模普及向更加關注質量提升的轉變;從較多關注外延擴張向更加關注內涵提升的轉變。具體要求是:

1.必須實現教育發展理念的轉變。轉變教育發展理念,關鍵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成才觀和質量觀。要堅決摒棄主要以升學率和考試成績評價學校和教師的錯誤做法,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素質教育實施水平、校長和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區域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等作為教育政績的主要指標,以解放學校和教師的素質教育熱情,為教學改革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由於傳統文化的影響,加上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社會和家庭只關注學生能否上一個好學校,考試成績如何,升學是否理想等現實情況。各地各校要建立相應的社區教育委員會、家長教育委員會,加強教育行政部門、中國小校與社會、家庭的溝通,用素質教育的質量觀影響社會和家長,充分發揮先進教育思想的輻射、引導作用,為教學改革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必須實現教育投入結構的轉變。相對於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而言,普通高中教育事業的投入政策滯後,政府投入比例偏低,投入保障機制不夠健全,嚴重製約著普通高中的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明確要求,普通高中以財政投入為主,其他渠道籌措經費為輔的機制。就我市而言,當前要進一步增加普通高中發展專項經費,撥足教師工資,努力提高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按標準解決教師培訓經費問題,積極化解學校債務,切實改變“工資靠政府,運轉靠收費,發展靠貸款”的狀況,讓普通高中輕裝上陣。如果普通高中繼續“帶著鐐銬跳舞”,不僅自身發展步履艱難,社會、學生、家長也很不滿意。

3.必須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學的主戰場在課堂,目前我市普通高中課堂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教師“一言堂、一講了、一鍋煮”,學生被動接受,效益很差,低效、無效的課堂還比較普遍。必須創新教學模式,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讓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式學習。要創設對話的課堂,倡導民-主平等的教學、溝通合作的教學、互動交往的教學、創造生成的教學,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相互啟發和討論,實現學生個體對知識的自主建構和主體的全面發展。要創設開放的課堂,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可以不再刻意追求課堂教學程式的嚴密和教學結構的完整,可以不再墨守封閉性教學過程的預設,靈活地安排教學程式,適時地調整教學環節,不斷提高教學實效。要創設活動的課堂,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要創設生活的課堂,引導學生在課堂生活中舒展著自己的生命,體驗著自己的生存狀態,享受著自己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