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工作會議發言

4.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切實解決部分教師形象不佳的問題。目前,社會對教師從事有償家教問題、教學責任感不強問題,以及亂訂濫訂教輔資料問題反應強烈。這些問題,雖然是少數人或者說是個別人所為,但影響很壞,嚴重損害了人民教師在學生心裡、在民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從學校領導來講,主要是對師德建設認識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管理不得法。有些學校在教師培養過程中,重教學業務培訓而忽視職業道德教育,對一些“骨幹教師”的不良行為熟視無睹,不敢批評、不善抵制。有些學校領導在師德建設上存在麻木心理,認為“當前社會道德水準普遍下降,教師難以自潔”。有少數學校領導處理師德失范教師有“投鼠忌器”心理和“護短”行為,害怕影響教師整體形象。前不久,市教育局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的意見》和《xx市中國小教師違反師德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各地各學校要按照“懲防並舉、依法問責、強化導向”的原則,依法規範教師的從教行為,對於存在師德失范行為的教師,要給予嚴肅批評教育,對少數嚴重違反師德且屢教不改、造成不良影響的,要依照《處理辦法》給予嚴肅處理,堅決維護教師隊伍形象。

5.要實踐用教育家精神辦學,切實解決校長能力建設的關鍵問題。曹衛星副省長在全省普通高中校長暑期學習研討會上,希望普通高中校長要提升終身學習、統籌協調、價值引領、改革創新、社會溝通的能力,努力做適應教育現代化要求的優秀高中校長,這為每位校長指明了前進和努力的方向,希望大家銘記在心,落實於行動。這裡,我也對大家提幾點建議。校長要有自己的思想。校長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長們對教育價值的認識。教育思想不等於一個、一個的教育口號,不僅僅是張貼在牆上的教育理念。只有這些口號、這些理念得到教師的普遍認同,並全面徹底地貫穿於學校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才能稱之為校長們的教育思想。校長們的教育思想是對教育價值進行自主選擇的結果,這樣的選擇應該體現在對國家和民族核心價值的選擇,對當代主流價值教育的選擇,對學校傳統價值的選擇和校長對自我價值的選擇。這些價值選擇的依據,說到底,是校長自身對教育的價值判斷和選擇。校長要有道德的關切。高中教育應該是把整個教育的基點放在育人上,放在合格公民的培養上,要讓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一直強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但從黨的xx大以來,在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同時,開始強調德育為先,這是教育方針的重大變化。意味著中央對德育,對學生德行的成長,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愛因斯坦曾說過:“單靠知識和技巧不能使人類走向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類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標準和道德價值的發 現者位於客觀真理的發現者之上。”校長們要捫心自問,你為那些沒有考上大學的學生準備了什麼?又為那些考上大學的學生準備了什麼?校長要有開放的情懷。《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要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要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吸引境外知名學校、教育和科研機構以及企業,合作設立教育教學、實訓、研究機構或項目。近兩年,我市普通高中的國際交流和合作工作已經啟動,但發展不夠平衡,有的學校對開展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認識不足,思考研究不多,這種情況要徹底改變。各學校要通過辦學的國際化、師資的國際化、學生的國際化、課程的國際化切實推進教育的國際化進程。校長要有特色的追求。當前普通高中教育存在著“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現象,既難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發展要求,又難以滿足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特色建設不僅是解決當前普遍存在的“千校一面”問題的有效辦法,更是提升普通高中品質的必由之路,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要求,是“教育家辦學”的重要標誌,是普通高中內涵發展的核心內容。把更多的辦學自主權還給學校,把更多個人發展選擇權交給學生,讓每一所普通高中都辦出特色、凸顯個性,這既是普通高中發展的當務之急,更是普通高中校長必備的看家本領。校長要有抓落實的真功夫。魏書生總結教育的一段話值得我們深思:“教育沒有太新鮮的事兒,教育絕大部分的事都不是觀念不清楚。百分之九十的事,非不知也,是不行也;非不行也,是不恆也;非不恆也,是不樂也。”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根本守住,把過去對的好的東西守祝作為校長,大家要按照教育規律辦事,安安靜靜地辦學,認認真真抓好落實,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要把自己的理想變成每一天的努力,把日常的繁雜工作與追求理想融為一體。學校是課程實施的基本單位,校長一定要聚焦教學,要從學會在學校課程和教學工作的各個關鍵環節上實施有效領導,體現校長專業水準和管理才能,體現校長的“硬功夫”。根據市教研室調研的情況,許多一線教師缺乏必要的教學基本功。希望校長們從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提問能力、啟發引導能力和作業設計、試卷設計能力等方面入手,體現好自己抓落實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