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治理亂開荒亂移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全縣治理“亂開荒、亂移民”工作會議,這是在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結束之後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專項會議,充分說明當前荒地資源和移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會議的主要任務就是認真分析全縣土地開發和移民管理工作面臨的基本形勢,動員各級幹部民眾進一步轉變觀念、統一認識,加大工作力度,嚴格落實縣人大、縣政府制定的各項政策措施,堅決制止亂開荒、亂移民現象。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近年來開荒、移民管理的基本情況

縱觀這幾年全縣荒地資源管理的情況,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鼓勵開荒階段

XX年以前,由於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在認識上的偏差影響,上下在主導思想上鼓勵搞土地開發,把西部大開發變相的搞為大開荒,98年縣政府出台了鼓勵開荒的《暫行辦法》,制定了誰投資、誰開發、誰所有、誰受益的開發政策,並通過向上爭取資金,申報項目等方式,對土地開發給予了大力扶持,這一階段,可以說是政策扶持,條件寬鬆,手續快捷,從而在全縣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開發高潮。至XX年底,全縣共開發荒地45833畝,占全部開荒面積的82.2%。在這一階段由於政策上的鼓勵和扶持,開發的荒地面積最大,現在看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最為嚴重。

(二)規範管理階段

XX年10月,省委辦公廳發出《關於嚴禁亂墾荒地的通知》後,地縣相繼下發了《關於嚴禁亂墾荒地的通知》,縣上立即停止了一切形式的荒地開發審批,對以前審批的荒地進行了整頓規範。這個時期上下管理都還不到位,名義上管,實質上沒有管理,開荒的勢頭雖有新緩解,但沒有得到有效治理。XX年7月市人大作出《關於禁止無序開墾荒地資源的決定》後,縣上對荒地開發採取嚴管禁開的政策,除國家立項的開發項目外,再沒有審批開發項目,這一階段,縣上儘管花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對荒地資源進行了加強管理,但亂開荒、亂移民的問題也還沒有得到有效制止,開荒不斷,移民遷入不斷,治而不止,禁而不絕,由此而引發的矛盾也比較多,給以後的土地管理工作和社會穩定都留下了許多隱患。

(三)全面治理階段

XX年7月,市人大做出《關於禁止無序開墾荒地資源的決定》後,縣上對荒地開發下決心進行了全面整治,XX年3月,縣人大出台了《關於禁止開發荒地資源的決定》、《關於禁止農村移民的決定》、《關於合理利用地下水資源的決定》等三個決定,縣政府採取有效措施,立即開展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抽調近50名工作人員組成清查組,認真開展了各項清查活動,經過近2個月的地毯式排查,徹底摸清了全縣亂開荒、亂移民的詳細情況,全縣98年至XX年3月,共有9515家單位、集體和個人開發荒地78178畝,至XX年3月,全縣未入戶移民共1081戶,3939人。為了解決已經出現的問題和潛在的穩定隱患,縣上統一出台了政策,對已發生的亂開荒、亂移民行為,穩妥進行了處理。對1998年至XX年底省、市、縣《關於嚴禁亂墾荒地的通知》下發之前屬於國家政策鼓勵、支持開發的荒地,全部自XX年起計入納稅面積,再不做處理;對XX年1月至XX年3月縣人大常委會發布《關於禁止開發荒地資源的決定》前而未經鄉(鎮)、村(組)同意開發的荒地,每畝處以30元的罰款,共處理亂開荒戶2320戶,面積7743畝,收繳罰款21萬元。對自作主張,越權批准土地開發的鄉、村組織,提出嚴厲的批評。對有住房,且與原住戶辦理了土地流轉手續的;或者已經承包了鄉、村組集體農場的土地,居住時間較長,有穩定的生活來源的未入戶的移民,嚴格按照個人申請、村民討論、村組兩級研究同意、鄉鎮審核把關,公安局核實批准五個步驟,共為172戶,563名移民辦理了入戶手續。通過XX年的清查治理,各級幹部和廣大農民民眾對治理“四亂”問題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有效的遏制住了亂開荒、亂移民的行為,對後期的治理產生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