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統計基礎建設保障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統計基礎是統計調查活動賴以開展的前提和條件,統計基礎事關統計調查活動能否正常開展,任務是否順利完成,結果是否準確可信,事關政府統計公信力。當前,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落實,社會經濟不斷進步發展,黨和政府,社會各界對統計需求日益加大,對統計數據的關注度日益提高。同時,國際組織和社會公眾對統計數據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統計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要搞好政府統計工作,必須建立可靠的統計基礎。統計基礎工作涉及統計活動的方方面面,要對統計基礎有比較準確的認識,應從對政府統計體系入,釐清什麼是政府統計,什麼是政府統計基礎,政府統計基礎目前狀態如何,存在什麼問題,對統計結果的什麼樣的影響。重點探討建立什麼樣的統計基礎體系,以保障統計調查結果真實可靠,維護政府統計的公信力。

一、政府統計體系

(一)什麼是政府統計

政府統計也稱之為官方統計,它是國家政府為了滿足管理國家和向社會公眾提供統計服務的需要,利用公權力開展的各種統計調查和管理活動。現代政府統計的特點:一是政府統計調查活動有相應的統計法律支撐和約束;二是統計調查的目的為滿足政府管理國家的需要和向社會公眾提供統計信息服務;三是統計調查活動是利用公權力開展的,占用公共資源,調查經費來源於公共財政支出。

我國政府統計的目的,在《統計法》中立法宗旨中有這樣描述,“發揮統計在了解國情國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第二條中,統計的基本任務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諮詢意見,實行統計監督。第四條,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應加強對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為統計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統計法》把我國的政府統計目的、特點描述的相當清楚了,既符合政府統計的一般特徵又具備中國特色。

(二)政府統計模式

政府統計模式指政府統計體系架構,政府在管理國家時需要對本國的國情國力有所了解,尤其是處於戰爭中的國家更是對人口、糧食、生產力(兵器生產)等重大國情國力要了如指掌,知己知彼,可以說有政府就存在政府統計活動。目前,國際上根據政府統計在國家政府綜合統計機構和政府有關部門之間的分工情況將政府統計畫分為三種模式:集中型、分散型和集中與分散結合的混合型。

集中型是指國家政府設立專門的統計調查機構承擔政府統計工作,各政府部門不承擔政府統計工作;分散型國家政府不設立單獨的統計調查機構,政府統計由政府各部門和地方政府承擔;混合型是國家政府設立專門的統計調查機構,統計工作由國家統計機構和政府部門、地方政府共同承擔。

集中型模式政府統計機構主要行使政府統計職能,統計信息涵蓋社會經濟方方面面,因此,國家政府統計機構設定門類齊全,既包括統計專業部門,也包括統計方法制度管理、統計標準制定、統計信息處理和統計諮詢服務等部門,機構部門比較龐大。但是,根據法律,政府各部門有責任和義務根據國家政府統計機構的要求,提供本專業的各種行政記錄和統計信息,經統一加工整理形成政府統計數據,並向社會和地方政府提供服務。如:荷蘭、挪威、丹麥、比利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分散型模式政府統計由政府各部門負責收集、整理、發布,統計工作分散在各部門,與行政記錄結合較為緊密。如:美國、英國、日本、印度等;混合型模式是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的結合,共同承擔政府統計任務,橫向管理比較分散,垂直管理比較集中。如:韓國、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等。

我國政府統計體系,《統計法》第三條規定國家建立集中統計的統計系統,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統計管理體制。在政府統計調查項目管理上,《統計法》第十一條規定:統計調查項目包括國家統計調查項目、部門統計調查項目和地方統計調查項目。國家統計調查項目是指全國性基本情況的統計調查項目。部門統計調查項目是指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專業性統計調查項目。地方統計調查項目是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的地方統計調查項目。同時規定,國家調查項目應當明確分工,相互銜接,不得重複。可見我國的政府統計既有集中的國家統計系統,又有部門統計相結合,不過當前我國政府部門統計相對較弱,數據共享程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