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統計基礎建設保障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六)提高統計信息化水平促進統計效能提高

統計信息化是提高統計效能,保障源頭數據質量,促進基層統計業務流程規範,阻斷人為干擾的重要手段,統計信息化是基層基礎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信息化水平的高低體現統計管理水平的高低,體現統計管理規範程度,體現統計管理的效能水準。當前,基層統計使用的軟體種類繁多、軟體平台各異,甚至相互衝突,一台計算機中要安裝各種統計數據處理軟體,一名基層統計人員要熟練使用不同的軟體,還要學會處理軟體中存在的瑕疵。目前,亟待提升基層統計信息化水平,建立以統計信息網路為基礎,以統一統計軟體為支撐,以統計業務流程控制為手段,以提高統計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源頭數據質量為目標的統計管理平台,進一步夯實統計基礎。

四、對工業企業統計基礎建設的思考

(一)工業統計基礎現狀及存在問題

從目前南京工業企業統計基礎情況上看,總體評價較好,主要是南京的工業大企業在工業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大中型工業企業達297家,占全市工業66.7%,這些企業在企業管理上,人員管理上和經費保障上都給予了一定的投入,以保證企業管理信息準確、快捷、流暢。

南京工業統計基礎工作存在很明顯的特點:一是地區性差異較大。城區由於工業企業近年來外遷較多,留在城中的企業相對較少,企業規模相對較大,管理比較規範。統計部門在統計管理上便於指導,難度相對較小。在城區中下關區、鼓樓區、建鄴區幾年前就在工業企業中推行了“工業企業統計電子台賬”,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省統計局統計督查中,企業良好的統計基礎給檢查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部分郊縣的鄉鎮,由於對企業缺乏指導和督促,企業統計基礎工作相對較弱。二是企業間差異較大。對於管理規範、規模較大的企業,由於企業管理的需要,很多擁有完善的erp系統,統計基礎數據較為完整。而企業規模較小的企業,財務由財務公司和代賬會計來承擔,統計基礎工作相對較弱,存在統計人員不穩定,統計管理和統計管理不健全現象。

目前企業統計基礎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統計管理和統計人員不健全,企業無相對固定的統計機構或統計崗位,這裡的統計機構和統計崗位並非指獨立的機構和人員,而是指企業在處理統計報表時機構和人員不固定,工作臨時分配;二是缺少統計台賬,報表中的數據來源不清,計算過程和基礎資料不完整;三是統計資料管理不健全,企業對處理統計報表僅僅滿足報送任務,表現在企業對報出的資料不留底,歷史資料不歸檔、不留存;四是統計人員缺少必要的培訓,沒有取得統計從業資格證。

(二)影響企業統計基礎工作的主要原因

目前影響企業統計基礎工作主要有企業內在和外部環境兩大原因。

從企業內在情況分析,對企業統計基礎工作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企業經營者對統計工作的認識不到位。企業統計基礎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經營者對統計工作的認識,有什麼樣的認識就有什麼樣的結果,就有什麼樣的統計基礎工作。只有認識到位了,統計管理和統計基礎才能搞得好。首先,統計工作是企業自身管理的需要。要提高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必須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統計信息是進行有效管理的基礎和條件,是管理者進行經營決策的依據,缺少統計信息和必要的統計分析,企業必然會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其次,報送統計報表是統計法規定的法律義務,《統計法》第七條規定: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等統計調查對象,必須依照本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提供統計調查所需的資料,不得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不得遲報、拒保統計資料;第三,認真履行法律規定的統計義務是企業形象的良好體現,體現出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