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人才會議講話

21世紀是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紀,各國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是對人才的競爭。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書記人才會議講話,僅供參考。

書記人才會議講話(一):

同志們:

為加快我市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市委決定召開全市人才 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總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 政治局和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推進觀念、體制和機制創新,開闢優良政策 環境,提供可靠事業保證,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為我市全面建設小康 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人才開發的戰略意義,切實增強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深刻認識人才在 經濟社會 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學判斷當前競爭加劇的新形勢,對於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準確把握人才工作規律,做好新時期人才工作,推動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至關重要。

(一)實施人才開發戰略,是迎接知識經濟浪潮和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的緊迫需要。我們正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就是人才經濟、“頭腦”經濟、智慧經濟。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改變了過度依賴自然物質資源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使人才資源成為一個國家發展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發展知識經濟的關鍵和核心在人才。已開發國家人才資本占總資本的比例高達50%,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高達80%。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我們要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擁有大批高素質人才。但是,我們卻面臨一場沒有硝煙的全球人才爭奪戰,世界各國特別是已開發國家正加緊在全球範圍爭奪人才。據不完全 統計,世界500強有近400家在華設立機構,其中有90%的人才來自我們國內。人才的大規模流失,將對我國“人才安全”構成威脅,並由此影響到國家的經濟安全。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內人才競爭也是愈演愈烈。XX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在人才上存在“先天不足”,如果缺乏人才資源開發的戰略意識,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等適應不了國際國內激烈的人才競爭,那么,在當今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競爭中,我們將落後甚至被淘汰。

(二)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是 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施XX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部署的緊迫需要。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關鍵要在結合上下功夫,在落實上見成效,在增強區域競爭力上做文章。從當前XX區域經濟發展形勢來看,在經過幾年艱難的“爬坡”之後,我們逐步進入了經濟快速增長期,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幅排在全省第7位。但我市的經濟發展還僅僅是低水平上的快速增長,20xx年底,我市人均GDP僅排在全省第13位,與省內先進市州相比存在明顯差距,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差距更大。要縮小差距,就必須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為此,市第五次黨代會確立了今後五年GDP年均增長10%以上,力爭到20xx年GDP在20xx年的基礎上翻一番的戰略目標。提出了構建煤電路化綜合發展的新型工業體系、現代 農業、現代化大城市、川滇黔渝結合部 物流中心、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等戰略構想。實施這樣的發展戰略,哪一樣都離不開人才。建設西部化工城、構建煤電路化新型工業體系,需要大量的經營 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經營城市、構建現代物流中心,需要一大批能夠適應現代城市建設、管理和發展需要的各種專門人才;加快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需要大量的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實用型人才;加快地區發展,需要大量懂經營、善管理,具有 領導 區域經濟發展能力的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一句話,沒有堅強的人才保證,再美好的構想也只能是空想,要推進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必須強化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三)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是改變我市人才資源狀況,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的緊迫需要。近年來,我市加大了人才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深入分析我市人才資源狀況,還存在許多不足。一是人才總量不足。我市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4%,而人才總量只占全省人才總量的4.5%;專業技術人才密度僅達西部地區平均水平,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二是人才結構和行業分布不合理。人才結構與經濟結構不相適應的矛盾比較突出。第一產業人才嚴重匱乏,二、三產業中很多行業缺乏人才支撐。重要經濟領域,特別是支柱產業的專業技術人才嚴重不足,化工、 機械、食品飲料和旅遊等產業中的專業技術人員僅占全市專業技術人員總量的16.5%,工程技術人才、高新科技人才嚴重不足,人才密度和質量與產業發展要求很不適應。三是市場配置人才的程度不高。人才部門所有、單位所有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人才流動不暢,急需人才進不來。這些問題歸結到一點,就是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進展慢、程度低,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機制尚未形成。我們必須增強人才競爭的危機感,增強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我們的目標是:堅定不移地推進“人才強市”戰略,通過在觀念、思路、政策和措施上的大膽創新,在管理體制、激勵機制和人事制度上的重點突破,著力解決我市人才總量不足、整體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閒置與短缺並存等突出問題,力爭到20xx年,人才總量達14萬人,人才密度達299人,重點領域的人才建設得到明顯加強,形成數量充足、門類齊全、結構最佳化、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使XX具有強大的人才資源優勢。

二、轉變觀念,努力營造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良好政策環境

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關鍵是要推進觀念、體制和機制創新,重點是要通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企事業單位和人才兩個主體的能動作用、經濟利益和社會價值雙重激勵作用和政府的巨觀調控作用,構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人才開發新機制。

(一)創新人才觀念,營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圍。提倡什麼樣的人才觀,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社會導向。不走出人才認識上的誤區,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就是空談。創新人才觀,主要是樹立三個觀念:一是樹立開放人才觀。樹立以實績論人才、有用即人才的觀念。要走出“人才=學歷+ 職稱”、“人才就是全才”、“人才官本位”等認識誤區。二是樹立市場人才觀。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投資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的觀念。打破人才部門所有、單位所有的局限,形成按照市場規律配置人才的機制。三是樹立人才資本觀。樹立人才資本是第一資本,經營人才資本就是經營第一生產力的觀念。要讓人才資本同金融資本等其它生產要素一起參與利潤的分配。通過思想大解放,觀念大突破,切實做到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營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圍。

(二)創新管理機制,消除禁錮人才流動的體制性障礙。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關鍵是要消除 計畫 經濟體制的影響和束縛,用市場手段最佳化人才配置,促進人才合理流動。

一要破除人才單位所有、部門所有的障礙。進一步深化改革,變“單位人”為“社會人”。引導企事業單位富餘人才向適合其作用發揮的單位、行業、地域有序流動。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積極推動人才柔性流動,讓願意流動的人才來去自由。允許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不損害國家和單位利益、不違背國家法律的前提下,受聘到其它企事業單位工作、從事第二 職業或兼職兼薪。

二要加快人才市場建設,暢通市場化配置渠道。繼續加強市人才服務中心、XX經營管理人才中心和市勞動力市場等人才服務機構建設,加快發展區縣人才市場,形成覆蓋全市、功能完備、服務一流的人才市場體系,提升人才市場的信息化水平。

三要完善人才流動的各項配套措施。全面落實和完善企事業單位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 組織中各類人才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 保險,做好人才在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之間流動的社會保障接轉工作。落實省優專家、省市兩級學術帶頭人、市級拔尖人才等優秀人才的醫療優惠待遇,鼓勵社會各界為優秀人才在購房、交通、子女入學入托等方面給予優惠,讓他們舒心工作。

(三)創新選用機制,不拘一格聚集各類優秀人才。推進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實質就是要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創新人才選用機制,拓寬引才渠道,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類人才。

一要加快企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進一步落實企事業單位用人自主權,發揮用人單位主體作用。繼續探索和完善企業選人用人的新機制,形成企業改革愈深化,人才選用機制愈靈活;人才選用愈科學,改革愈成功的良好態勢。全面推行以聘用制為核心的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推進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逐步向企業轉制。

二要積極穩定和開發現有人才。大力改善人才工作、生活條件,拓展服務範圍,積極為各類人才提供資金、信息、司法保障等方面的創業幫助。充分發揮離退休專家的作用。

三要大力引進人才。採取措施,積極引進各類優秀人才。對引進的高級緊缺人才,用人單位要認真落實有關優惠待遇。廣泛吸納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到我市工作。

(四)創新培育機制,促進人才資源開發和增值。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人才培養是基礎。要以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為主題,以人才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培養人才的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加大投入,加大培養力度,促進人才資本增值。

一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才開發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把人才開發投入列入 財政預算,以此為基礎,吸納社會投資和個人捐贈,建立人才開發專項資金。財政供給單位職工 教育經費要列入年度預算,企業人才培訓費用要有保障。積極鼓勵民間資金以多種方式投資人才培養。形成政府、單位、個人和社會共同投資教育培訓的新機制。

二要整合教育資源,提升人才素質。充分挖掘現有教育資源潛能,最佳化教育結構,切實加強我市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繼續依託北大、清華等高校辦好培訓班,鼓勵各類人才在職參加學歷教育。

三要突出重點,大力培養高層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加快企業經營管理者職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步伐,面向全社會開展企業經營管理者資格認證工作,培養一大批掌握現代經營管理知識、熟悉世貿規則、善於科學決策的優秀企業家和高素質的職業經理人。要在五年內培養100名複合型優秀黨政 領導 人才,100名化工高級專業人才,100名農業高級人才,100名經營城市的高級人才和100名外貿經營人才。

(五)創新激勵機制,激活人才資源裂變的內部動力。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人才的資本性作用,關鍵是要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讓人才在創造價值中實現自身價值。

一要建立分配激勵和人才獎勵制度。深化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認真貫徹落實勞動、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政策,建立和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分配機制。將人才的收入與崗位、業績、貢獻掛鈎,實行協定工資制、崗位工資制、年薪制和業績工資加項目工資、基本報酬加效益提成等多種形式的績效分配方法。建立以政府獎勵為引導、用人單位獎勵為主體、社會獎勵為補充的多元化人才獎勵制度。

二要探索建立人才資本產權制度。建立人才資本社會評價機制,制定產權分配的相關政策。鼓勵用人主體將人才作為資本進行投資、開發和經營,建立企業兼併重組中人才資本及科研成果的轉移制度,推行人才資本有償轉移。鼓勵用人單位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進行股權、期權激勵。

三要建立人才社會價值激勵制度。支持和鼓勵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在對作出貢獻的優秀人才給予重獎的同時,授予各種社會榮譽,實施多種形式的精神激勵。努力提高各類優秀人才的政治待遇。深化職稱改革,推進職稱評定社會化。做好農村實用人才、各類行銷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職稱評定工作。通過各種途徑和措施,讓各類人才的活力競相迸發。

以上五個創新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五個創新貫徹好了,我們就建立起了推動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加速器”,人才資源轉變為人才資本工作就會步入“快車道”。因此,請與會同志認真結合本單位實際,加大“五個創新”力度,真正做到創新觀念不打折扣,創新體制不打折扣,創新機制不打折扣,貫徹落實不打折扣,全面開創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優良政策環境。

三、加大力度,努力構建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事業平台

政策環境的營造僅僅為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提供了可能,要使人才資源真正轉變為現實的人才資本,還需要一個介質,需要一個“轉換器”,這個“轉換器”就是事業平台。事業平台是人才資源的聚集地和人才資本的再生地,是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有效載體。只有搭建好事業平台,現有人才才能夠穩定、存量人才才能夠盤活、急需人才才能夠引進、未來人才才能夠成長。推動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在XX就是要推行“人才資源+事業平台”的人才開發模式,也就是通過搭建事業平台聚集各類人才,通過發揮人才作用推動事業的發展。

(一)精心搭建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事業平台。搭建事業平台,必須從區域發展戰略中尋找著力點,圍繞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來建平台。從XX的區域發展戰略來看,就是要重點抓好西部化工城、城市經營、農業產業化、教育發展四大創業平台的建設。建西部化工城平台,就是要大力推動四大化工園區和六大化工支柱產業建設,力爭用3—5年的時間,化工產品銷售收入達到80億元,到20xx年,銷售收入達到400億元的規模,使XX成為全國有影響的化工基地。建城市經營平台,就是要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經營城市,提升城市檔次和品位,形成“中心城市—縣城—小城鎮—中心村”梯次分布、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增強XX在全省、全國的城市競爭力。建農業產業化平台,就是要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完善農業服務體系,發展農業科技園區、特色經濟區和產業帶。建教育平台,就是要進一步整合現有教育資源,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覆蓋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發展新體系。在重點搞好四大事業平台建設的同時,要圍繞興建XX現代物流中心、川南交通樞紐、清潔能源轉換基地、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等目標,搭建更多事業平台,確保只要有人想幹事,就能有事乾,有多大本領,就給他提供多大舞台。

(二)充分發揮事業平台的作用,大量聚集和培養人才。要通過事業平台的磁場效應、窪地效應,努力盤活存量人才,大力吸引增量人才,培養提高一大批所需人才。一要依託平台盤活現有人才。充分開發現有人才的潛能是人才工作首當其衝的大事。要採取措施,把由於種種原因閒置起來的人才吸納、集聚到各種事業平台中去。不能“引來女婿,氣走兒子”。要倡導事業留人、感情留人、以適當的待遇留人。要通過事業平台進一步穩定現有人才,讓XX現有人才都能留在XX幹事業。二要依託平台廣泛引進人才,引進智力。有了事業平台,就有了幹事業的良好環境,就能吸引大量的人才來幹事業。我們要依託項目平台大量吸引人才,特別是引進XX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招才引智是一項長期工作,依託平台吸引人才,還要根據人才需求狀況,多方面引進各種不同層面的人才和智力。三要依託平台大量培養人才。充分發揮事業平台的培養功能,推動人才在崗位上成長,在成長中奉獻,在奉獻中實現自身價值。依託各類平台積極推進崗位育才和崗位成才,促使我市各類人才的整體素質得到明顯提升。

(三)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積極推進事業發展,促進事業平台做大做強。搭建平台的最終目的,在於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推動事業發展。人才的作用要發揮好,關鍵在於要把人才政策落實好。市委對依託平台發揮人才作用已經有了配套舉措。在農業產業化平台上,我們要實施農村“小康快車星火示範工程”,整合科技、人才和農村基層組織優勢,建立農業科技園區和“農業專家大院”,向農業重點產業、重點區域派駐“科技特派員”。在高層次人才的引進方面,要積極從中央、省級機關引進一批覆合型領導人才到XX掛職,並先期拿出一定數量的住房作為“人才公寓”。市委已決定引進兩名博士到市級機關任職,大家要尊重和支持他們,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在人才開發的經費保障上,從20xx年起,每年投入100萬元資金,以後隨可用財力增長還要遞增投入,以此為基礎設立人才開發專項資金。同時市財政要落實人才工作經費,保證人才開發工作的正常開展。要將平台建設與政策落實有機結合起來,採取措施強力推動,逐步形成“搭建平台聚集人才、聚集人才促進發展”的生機勃勃的良好局面。

四、加強領導,開創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工作新局面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對於推進XX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各級黨委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切實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努力把我市人才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最近,黨中央在堅持黨管幹部原則的基礎上,提出了黨管人才原則。這是我們黨根據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們黨所處歷史方位發生的重大變化,站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高度,對現行幹部人事制度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性調整,是黨管幹部原則在新世紀新階段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我們要從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深刻理解、認真落實。要加強對人才工作的巨觀指導,管理好人才隊伍建設的全局,抓好人才隊伍建設的大事,解決好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問題。做到謀劃發展同時考慮人才保證,制定 計畫 同時考慮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時考慮人才導向,部署工作同時考慮人才措施。

(二)明確責任,形成合力。各級黨委要把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工作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市人才開發暨知識分子工作領導小組要統籌協調全市人才工作。今後,凡是出台有關人才工作政策,都要經領導小組進行綜合協調,避免政出多門。各區縣也要成立相應機構,整合人才工作力量,保證人才工作制度化、經常化。區縣黨政“一把手”、市級各部門“一把手”要切實履行抓“第一生產力”和人才工作的目標責任,黨政“一把手”要把人才工作作為大事親自抓。要通過明確責任,切實做到認識、分工、措施、目標、責任、經費“六個到位”。

(三)狠抓落實,確保人才資源資本化轉變工作收到實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實施意見》和配套檔案,形成了我市加快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的一個比較完整的政策體系。轉變有無成效,總的靠工作來檢驗。幾年後,人才總量沒變,結構沒變,那說的就是空話。各區縣、各部門要認真貫徹,結合實際,抓緊制定配套政策,特別是有關人才培養、選拔、激勵、流動等方面的具體實施細則,使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同志們,我們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黨管人才的原則,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努力推動我市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轉變。我們堅信,通過這次會議,一定能調動起各類人才和全市人民的積極性,一定能開創我市人才工作的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