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公共關係中的演講藝術

(二)撰寫講稿或提綱

1.在選題確定之後,要圍繞主題認真選材。

2.設計嚴密、周詳的結構。

3.進行認真、得體的修辭。

4.推敲修改,加工成文。

(三)熟悉講稿,理清思路

1.意義記憶法。即抓住內容,加深理解,記住意義。

2.結構記憶法。即緊扣線索,遵循邏輯,記住結構。

3.形象記憶法。即圍繞事件,根據過程,記憶形象。

4.情感記憶法。即運用情感,認真投入,記住情理。

記憶講稿,切忌機械背誦。登台演講時,應根據臨場狀況作適當調整,即作適當的補充或刪減。在這種意義上講,記憶講稿只是為了理清思路。

(四)反覆練講,找準感覺

登台演講之前,無論是老將還是新兵,無論有無講稿,都要進行反覆的練講。有講稿者可以照著稿子練講,沒有演講稿者要在自己的頭腦里練講。

無論自我練講,還是在他人面前預講,要緊的是心裡要有聽眾,要對登台演講時的情景進行預設,如禮堂有多大,出席者有多少,什麼人出席,出席者會對演講報什麼態度,怎樣將演講推入高潮等。

練講就像戲劇的彩排一樣,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一定要認真對待,反覆演練,練到自己滿意為止。

三、演講的設計

(一)演講姿勢

演講既是藝術,姿勢就須講究。演講時的姿勢會帶給聽眾某種印象,一方面,不可隨隨便便、松松垮垮;另一方面,不可一本正經,故作姿態。雖然個人的性格與平日的習慣對此影響很大,不過一般而言仍有方便演講的姿勢,即所謂“輕鬆的姿勢”。登台時應自然大方,充滿自信,精神飽滿,舉止文雅,儀態優美,情緒愉悅,步履自然,面帶微笑,應力求給聽眾以彬彬有禮、文雅莊重的第一印象。

(二)開場白

演講的開場白就是演講的開頭,它是演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好的開場白能起到吸引聽眾、控制場面、調動情緒、交代講題、樹立形象、引起興趣、鋪墊信息、激發情感的作用。

在處理開場白時應注意:

1.不可太長。

2.不可故弄玄虛。

3.不可不顧對象特點。

4.不可照本宣科。

(三)演講的用語技巧

1.演講的語音、語義。

演講時的語音應儘量做到以下幾點:

(1)字正腔圓。即咬字準確、發音清晰、聲音圓潤、自然流利、清亮甜美。

(2)抑揚頓挫。即在音調方面要講究陰陽上去四聲;語速應注重緩急,語勢應講求強弱、輕重。

(3)服從內容需要。語音的處理必須根據演講內容的需要而決定,受內容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制約。

正如季世昌在《演講學》[3]中所說:“一般說來,講到思想重要處、情感振奮處,語調要高些、強些、短些、快些;講到悲壯、痛苦、憂鬱、疑難之時,語調要低些、弱些、長些、慢些;如表示愉快、責備的意見,語調要先強後弱;表示不平、熱烈的意思,聲音就要先弱後強;表示優雅、莊重、滿足的意思時,語調就要頭尾弱,中間強。”

演講的語義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準確恰當。即說人述物、表理達情應當儘量實事求是,不能有歧義。

(2)明白易懂。即演說時所用的語言要與聽眾的文化水平相一致,不可故作高深。

(3)生動形象。即演講的語言要活潑新鮮,讓聽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