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學校領導發言稿(長篇)

(6)、提醒——學會批評,學會分擔

要真誠地提醒。賞識教育不僅不否認批評、懲罰,而且認為只要擺正位置,注意策略,就可以更大膽地批評、懲罰。周弘發現,人們往往會把“好朋友的提醒”當作生命的珍貴禮物加以接受。批評時講究點“幽默”是個好辦法。應該在充分鼓勵的前提下批評。可以這樣來表達批評——“太好了,除了不對的地方”,或者是“太好了,還可以更好嗎?”

學會分擔是最好的提醒。很多情況下,孩子犯錯誤、考低分不是故意的,他們自己也很傷心,這時候,家長應該真誠地安慰孩子,為他分擔痛苦,而不能在傷口上抹鹽,雪上加霜。這叫“夠朋友”。

案例:如何面對孩子的錯誤

孩子的成長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錯誤。關鍵問題是在孩子的錯誤面前,做家長的是大驚失色,想一棒子打掉錯誤呢,還是熟視無睹,任其發展?

“孩子,這段時間在學校表現如何?”晚飯後,來到女兒的書房,看她正在收拾書包,我隨意問到。“還不是跟以前一樣。”10歲的女兒也顯得心不在焉,逕自收拾她的書本。好長時間沒有關心她的學習了,我突然想起該看看她的作業了。女兒似乎有些不樂意,但她還是把本子遞給了我。一頁頁都是工工整整的書寫,幾乎每天都有老師的紅色“a+”符號。我為女兒的出色學習而暗喜:儘管我沒時間管她,但她學習還是挺自覺的。突然,一個“a++”符號躍入我的眼帘,我有些驚喜:女兒的作文真是越寫越棒了!不由得仔細地讀了起來,題目是《巧撈菜刀》,說的是她跟哥哥去池塘幫媽媽洗菜不小心把菜刀掉進了水裡,用磁鐵把刀巧撈起來的經過。邊讀我邊納悶:沒有的事兒呀?我們這兒哪來的池塘?再說也不可能到池塘里去洗菜呀?女兒顯然對我的表情變化沒有察覺,繼續清理她的書桌。

“女兒,你和哥哥到哪裡洗的菜?洗菜還要帶菜刀嗎?”我儘量讓自己的語氣變得平和些。

“上一次,你不知道的。”女兒在狡辯了。

“你明明寫的是幫媽媽洗菜,我怎么會不知道呢?”我窮追不捨。

“給我!我要裝進書包了,煩人!”女兒顯然怕事情敗露,在耍賴了。

我沒有說什麼,而是悄悄翻看了她的《字詞句篇》,我真的找到了她們正在學的單元的範文《巧“撈”菜刀》,跟女兒作業本上的內容大同小異。一切都明白了!我覺得事情非同小可,這不是“仿寫”與“創作”的問題,而是關係著做人是否誠信。於是,我明確地給女兒指出:“你這是在抄襲,是在偷竊別人的勞動成果。是不道德的。”女兒顯然還不太懂什麼是道德,什麼是抄襲,她強詞奪理:“我不會寫,仿照著寫都不可以嗎?老師說過可以仿寫的。”

“你這不叫仿寫,女兒,仿寫是仿照別人的寫法,而不是搬內容。你這樣抄別人的文章,一旦被作者知道,他會把你告上法庭,說你侵權。”我儘量把後果說得嚴重些。但我還是擔心未諳世事的孩子根本就不懂什麼是“侵權”,於是我繼續嘮叨,“再說了,雖然老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你打了a++,但同學們多數都有《字詞句篇》,他們會發現你是抄的,到時,他們就會認為你是個不誠實的孩子,甚至你以前寫的那么多好文章,他們也會認為你是去抄的。誰願意跟一個不誠實的孩子一起玩呢?……”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先前氣呼呼的女兒居然嚶嚶地哭泣起來。這是我沒有料到的,因為女兒遇事總認為自己是對的,根本不會哭。“你怎么啦,瑤瑤?”我關切地撫摸著她的頭,問的語氣儘量放的溫和。“媽媽……”女兒跪在我面前,早已泣不聲。我知道女兒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如果我再步步緊逼,後果不堪構想。於是,我扶起可憐巴巴的女兒,抬起她的小臉,淚水在她臉上縱橫,我心中有說不出的愛憐。女兒趴在我懷裡,邊哭邊訴:“媽媽……我,我不想上學了,我害怕!”“怕什麼?”我的心一縮,意識到自尊心極強的女兒可能將要面對的種種傷害。“同學們有的已經知道了我那篇作文是抄的,他們會瞧不起我,他們會告訴老師,他們會不理睬我的……我該怎么辦?我不敢上學了。嗚嗚……”女兒連珠炮似地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擔憂。難怪她那么傷心呢!女兒的擔心我完全能夠理解,她剛轉到這所學校,一個月後因為表現出色又被選為中隊長,應該說她除了脾氣不好外,其餘各方面都還不錯。如今這一念之差,讓她要擔負起即將來臨的“暴風驟雨”,稚嫩的心靈怎堪如此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