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校家長會上的講話

教學目的:

1、通過於家長地交流,使家長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

2、改變兩種家長的不當做法:即不管不問型和過分溺愛型。

3、讓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即孩子是活動的主人,家長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4、讓家長學會引導孩子成為孩子真正的合作夥伴。

教學過程:

各位家長,大家好:

今天我說的題目是《轉變教育理念,實施素質教育》。這個題目比較大,我今天只講其中的一部分。經過我的了解和調查,發現現在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上仍然存在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關心過度,什麼都代勞,幫孩子解決一切困難,排除一切干擾,只要孩子學習好。另一種是不管不問型,這樣的家長教育理念是,孩子能成才自成才,他還很有理由的說,我們小時候不就是這樣嗎?誰管我們呢。不也成才了嗎?他沒想到自己小時候的環境與現在的環境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時候環境本身就能教育人。可現在的環境非常複雜,稍有不慎,孩子就會誤入歧途。還有一種家長在培養孩子上,也付出了許多的努力,但效果往往不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許多家長對未來社會的需要不了解,不善於抓住培養孩子的關鍵內容,培養的方法不恰當。教育理念有待商討。

如上個星期我發了份調查表其中一項是問:思想品德、良好習慣、思維能力和學習成績哪個最重要,其中有34%的家長認為學習成績最重要,實際上要想孩子學習好,沒有其它幾個方面作基礎,是不可能的。人們常說的有心載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就是這個道理。那么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們應怎樣教育孩子?應具有怎樣的教育理念呢?我認為應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是:孩子是活動的主人,家長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那我們在實際活動中怎樣使孩子成為活動的主人呢?

這裡介紹幾種方法,供各位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參考。

一、給孩子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現在,許多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總想方設法保護他們,什麼都代勞,幫助孩子解決一切困難,排除一切干擾,其實質就是溺愛。有這么一位母親,她把自己已經上二年級的孩子,費力地抱到離學校只有幾十米的地方,由於怕老師看見挨批評,才不情願地放下來,親了孩子之後,目送著孩子去上學。這位母親肯定極其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們可能都會清楚地感到,這種愛的結果將會是多么可怕!作為家長應該注意擴大孩子的空間,放手地去鍛鍊孩子,讓他們去想、去做、去體驗失敗,去感受成功。讓他們一步一步往前走。

二、給孩子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鍊。

培養孩子用拔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肯定要失敗的,但是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的態度,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遵照客觀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鍊,這才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做法。

我們有些家長,不但自己從沒想過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鍊,反而把學校創設的鍛鍊條件破壞掉。如某學校組織學生去軍訓,要求學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200米外的汽車上,竟有家長向學校提出“抗議”:把孩子累懷了誰負責?最後,這位家長還是自己氣哼哼地把學生的行李背到車上,而他的孩子卻心安理得地徒手走在後邊……難道這樣的家庭將來能幸福嗎?真不知道這位汗流滿面的家長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