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銜接指導家長會講話稿

親愛的家長朋友,大家下午好!

歡迎大家在百忙中,抽出寶貴的時間參加家長會,你們的積極參與就是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也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作為@#教師,我們的夢想,是給孩子插上知識的翅膀,我們的目標,是給孩子營造美好的人生,我們的信心,是孩子奮發拼搏的動力,我們的熱情,是孩子進步的保障。我們目標一致,才會讓孩子擁有精彩的人生。所以讓我們手挽手,心連心,共同打造孩子的七彩童年吧。本次家長會,分為以下環節:一、班級情況介紹二、孩子新學期團隊展示,節目欣賞。三、家園共育  四、家長須知 。

參考內容:

一、 幼小銜接研究的意義

1 、樹立正確”幼小銜接”觀念.

給家長和老師以正確的指導態度和觀念。統一思想,步調一致,提高幼小銜接的效果。

2 、尋找科學的指導方法和訓練策略.

採取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指導和培養,使大班幼兒作好各方面的準備,縮短適應期。

3、 研究小幼教育的系統性,一致性,為教育研究提供素材.

挖掘教育資源,豐富大班下學期的教學內容,作出相應調整和補充,在教學內容上做好銜接。

二、幼小銜接的原因------為什麼銜接

1 、幼兒生理心理發育特點

孩子在六歲之前的成長要經過許多的關鍵期和危機期。三歲入幼稚園時,是一個階段的轉折,出現了第一個危機期或適應期,產生分離焦慮,自我意識已形成。

六歲從幼稚園入國小,又是一個階段的轉折,又出現一個危機期或轉折期。在這一時期,孩子既感到自己長大了,在身體、年齡等方面長大了,但在心理上還不很成熟,這就出現了心理上的矛盾,既要獨立,又不具備完全獨立的能力。因此,有時表現出逆反現象。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發育特點,只要及時的注意,給予良好的引導和幫助,就可以把此現象降到最低。

2 、幼稚園到國小的六大斷層

(1)關係人的斷層:孩子入學後,必須離開“第二母親”角色的關係人—--幼稚園老師,而去接受嚴格要求、學習期望高的國小老師,孩子感到壓力和負擔。

(2)學習方式的斷層:幼稚園是自由遊戲、探索學習和發現學習的學習方式,而國小則是正規科目學習方式,孩子必須適應集體學習的新形式。

(3)行為規範的斷層:通常在幼稚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需要,在國小不再被重視,孩子入國小後,必須學會正確認識自己,融入集體,他們以往的感性將漸漸被理性和規則所控制。

(4)社會結構的斷層:孩子與幼稚園的夥伴分離,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結交新朋友,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並為班級所認可,產生新的歸屬感。

(5)期望水平的斷層:家長和老師都對國小生寄予很高的期望和壓力,為了學習減少遊戲,看電視的時間等。尤其是家長,希望每次考試要得100分,要當班幹部等。

(6)學習環境的斷層:幼稚園的自由,活潑的學習環境轉換成分科學習,有作業,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狀態或學習障礙。

以上這些斷層使30%國小生有不適應現象,導致學習興趣低落,恐懼,焦慮以及攻擊性強等行為發生。

三、 幼小銜接的內容 ------ 銜接什麼

(一) 激發良好願望,提升學習興趣:

1 、願望和興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和關鍵,通過各種手段,讓孩子知道自己馬上要成為一名國小生了,從內心感到自豪,驕傲,自信,具有上進心,期盼上學和戴上紅領巾的那一天,產生內驅力。並讓孩子了解國小生活的豐富多彩,而不要用上學和國小老師恐嚇、嚇唬孩子。

2 、提升學習興趣:

讓學習象遊戲一樣有趣----在遊戲中學習。

在學習中讚美孩子----“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結合,精神獎勵為主。

消除學習辛苦的印象----讓孩子喜歡學習,產生學習的動力,因為有動力就不覺得辛苦。

讓孩子領略學習的成就感---取得成績得到認可和讚許,會增強自信心、求知慾、滿足感,而養成勤奮好學的習慣。

(二)培養孩子的學習素質,即學習的能力。

1、觀察能力---觀察其實就是學習,觀察大自然、人事物。但觀察不等於毫無目的,東張西望走馬觀花,而是落到事物的細微之處,發現事物間的區別、現象、變化,並帶著問題去觀察。如觀察洗手間位置,家長止步線,老師辦公室位置,周圍同學,街道周邊標誌物等)

2、 專注能力---起到決定作用。要求孩子做事情專注的做10分鐘不要三心二意的一小時。家長首先做事情要專心堅持,要與孩子共同專心做一件事情,創設安靜環境,避免新奇東西干擾等。